分享

学习力犹如生命之盐

 京都闻道阁 2024-05-24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文丨吴刚

今天与大家谈谈“学习力犹如生命之盐”这个话题。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力?”这两个问题。
究竟“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力”呢?我最近查阅了不少资料,资料上都是这样解释的:关于学习,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断获取新知识、技能或者改进自我理解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可能意味着听老师讲课、做作业、考试,这些都是为了让你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但学习不仅限于校园,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的机会。比如,学习怎么做一道菜、怎么修理电脑、怎么用新出的App,或者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等等。
学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而学习力是一种自我内化能力,学习的核心在于如何让自己拥有更好的学习力。学习力的核心在于如何用心拆解课程底层逻辑,内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习力”一词最早由美国系统动力学的奠基人佛睿斯特于1965年提出,他在描述未来组织的理想状态时,提到了“学习力”,但并未进行清晰界定。从那以后,人们对“学习力”这个概念众说纷纭,尚未达成充分的共识。其实,“学习力”从广义的角度看,是一种自觉主动的与时俱进与自我更新的能力,人们将因此而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甚至引领时代的发展潮流。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快速而有效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或者说,是对于知识及信息的高效提取、整合、转化、运用与再创造的能力。通俗地讲,何谓学习力?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不仅指学习知识的能力,更包括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及如何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今,看到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爱学习的人特别少,而忙忙碌碌,机械做事的人却特别多,有的甚至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只顾埋头琐事,不愿抬头看路,在理论、业务学习上,基本处于“躺平”状态。事务主义者简单满足于经验主义,疏于学习、懒于思考,成为只会听命执行的“机器人”,导致工作就只能低水平重复,根本谈不上什么突破创新。
事务主义,整日埋头事务,不注重学习,很容易迷失工作方向,贻误事业的健康发展,危害不可小觑,必须从上至下加以根治。
学习力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犹如生命之盐,让人更加有力向上。学习力,作为我们探索知识的核心动力,不仅决定了我们获取新知的速度,更影响着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如果不增强学习知识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我们就会掉队,就会落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根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的结果:知识总量1750年到1900年,每150年翻一倍;1900年到1950年,每50年翻一倍;1950年到1960年,每10年翻一倍;1960年至1992年,每5年翻一倍;到2020年,每73天将翻一倍。

另据有关资料预测,2020年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至4倍;目前的知识量只占2050年知识总量的1%。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中说:“今天出生的小孩到了大学毕业,世界上的知识总量将增至4倍;当这个小孩50岁时,知识总量将是他出生时的32倍,而且,全世界97%的知识将都是在他出生以后才研究出来的。”大量新知识的涌现,使在校学习的知识占社会需求知识的比例越来越少,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校获得的知识,仅占一生所需知识的10%,90%的知识需要重新获得。
有关资料还表明,人类的知识量,19世纪约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约每30年翻一番,20世纪末达到每5年翻一番,到2020年,人类知识的半衰期只有73天。一个人学的知识每年不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一个人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之际就有相当部分已过时了。
人类知识总量翻番所需的时间,已从过去的100年、20年、10年缩短到现在的3年左右。以前,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80%是在学校学习获得的,其余20%是在毕业后获得的;而现在正好相反,在学校学到的不到20%,80%的需要自己在毕业后获得。复旦大学原校长杨家福教授曾说:一个大学生在毕业的那天,他在大学四年里所学的知识,有50%已经过时。可见,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
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在这个新的时代,一个人竞争力的大小,不在于你现有储备的知识与技能,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会学习,取决于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与能力,也就是学习力的大小。在这个新的时代,学习力远比知识和技能本身重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力,学习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要解决“江郎”如何不“才尽”的问题,跟上时代的步伐,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知识创造与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学习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主题。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怎样才能让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对社会有用之人呢?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是时代的不二选择。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家福教授曾说:一个大学生在毕业的那天,他在大学四年里所学的知识,有50%已经过时。可见,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新的时代,一个人竞争力的大小,不在于你现有储备的知识与技能,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会学习,取决于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与能力,也就是学习力的大小。在这个新的时代,学习力远比知识和技能本身重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力,学习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比学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学习力,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朋友不会,你的竞争对手不会。当下这个世界不会对任何一个原地踏步的人有宽容之心。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落伍,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习力,作为我们探索知识的核心动力,不仅决定了我们获取新知的速度,更影响着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刻意练习,则是提升学习力的关键所在,它让我们在挑战与磨砺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卓越。学习力,是我们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翅膀。它让我们能够迅速吸收新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他曾说:“现代社会,你要想要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不是挣钱,而是学习,因为学习才有可能为你带来最好的工作和最大价值。”这个时代,学习力才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只有终身成长,你想要的才会水到渠成。
盖亚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她被认为是世界的母亲和创造者。她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打造深度思考能力,拥有持久专注的学习力,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纵马驰骋,无惧无畏。通过认知觉醒走出困顿适用于每个迷茫无助的人,在书里:认知觉醒,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也是造成人与人差距的根源。那些善于学习的人,都是成长型思维。谁愿意接纳新事物,处理事情可以触类旁通,谁就可以快速成长。学习能力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没有知识又不会学习或者更新自己的人,很容易被淹没在未来的洪潮中。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是学习、学习力。一个人的学习力怎样,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个将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慈善家等众多称谓集于一身的美国人,也是唯一一个以非总统身份出现在100美元上的人,他说:“学习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亨利福特,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他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也是996和资本家的噩梦。《财富》杂志将福特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亨利·福特名列榜首。他说:“学习是一种持续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罗伯特·清崎,1947年4月8日生于夏威夷,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日语名清崎彻(KiyosakiToru)。他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在夏威夷州教育部任职。《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书籍的主要作者。投资家、企业家、教育家。他说:“学习是一种投资,回报无穷无尽。”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说:“一辈子坚持学习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虽然读书不能帮你立即暴富,但这个习惯一旦养成,你将获得无价的精神财富。学习拼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永远要以生命为长度去坚持。唯有如此,你可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提升思维认知,成为出色的人,帮助解决问题,最终改变命运。“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终身读书学习,是唯一抵御风险挑战、对抗平庸的根本保证。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哈佛有一句格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深入广泛地、快速高效地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习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而受用终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所以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要“活到老、学到老。”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精进自己,不断打破自我的天花板。
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对知识的热爱,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停滞不前,不能让自己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激情,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提高本领,胜任工作。一位哲人说过:“学习是生命中的盐。”众所周知,盐在人们生活中一天也离不开的物质,学习也应该成为人们事业、生命中“第一需要”。只有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才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忍受清苦,除去浮躁,守住寂寞,激发学习动力,焕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觉性,直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整个生命的旅程。
学习如井中取盐,锅中熬盐,需要的是时间、是功夫。现代人节奏快,工作繁忙,怎样读书学习,确实需要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学习入迷,就是在马上、枕上、厕上,也孜孜不倦。毛泽东主席无论是在爬冰卧雪的长征途中,还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间隙,无论是在日理万机的劳累之际,还是在年高体弱的晚年岁月,始终做到了分分秒秒不忘读书学习,做到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网上有句流行语是这样说的:“财力、学历、阅历,都不如学习力。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普通人的成功,更是要依靠学习,日积月累终将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不断学习精进,也会有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至江河的收获。不要害怕没有天赋,所谓天赋,不过是别人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只要保持每天进步,时间长了,你也会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央视网曾经报道过湖南流水线女孩孙玲的故事。孙玲高考失利后,在亲戚的介绍下到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面对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她用攒下的钱报了一个培训机构的电脑课,想学点本事,从眼前这个困境中跳出来。她一边打工,一边拼了命地学习编程。学成以后,孙玲顺利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成了一名白领。她随后又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学习英语,同时还报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远程教育。拿到文凭以后,她放弃了当时互联网的高薪工作,出国留学。结束学习后,她获得了EPAMSystems公司的offer,负责服务谷歌,工作地点在谷歌的办公楼,年薪税前12万美金。孙玲说:如果你没有资金,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学习能力就是你唯一的武器,也是你最强大的武器。从流水线女工到互联网高薪白领,再到就职世界顶尖公司,孙玲靠的就是她强大的学习能力。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比现在持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终生学习的能力。
学习力决定你的人生高度。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有用。只有深耕自己,独立优秀,才能与高人为伍。自己努力,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你向上的台阶。你学得越多,就离优秀圈层越近。不断向上的路上,你会遇到更好的人,过上更优质的人生。
在当今社会,“学习力”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就如同一棵树的树根,至关重要,决定着个人或组织兴衰荣辱甚至生死存亡!学习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学习没有毕业,只有毕生,没有一次性,只有一辈子,即使有很高学历的人,也需要不断地充电。就像人们对盐的摄入一样,只要吃饭,都离不开它,看似无影无形,却与你相伴一生。
立德以修身为先,修身以立学为本。学习是对自身最好的投资,是成功的阶梯。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一生都不能放松学习,自觉争做学习的楷模。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吴刚,曾用名吴绪承,湖北监利人,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曾任海军航空兵某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海军航空兵某高炮团代政委、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后勤部正团职政治处主任等职,海军上校军衔;现为公安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监警衔。闲暇时喜欢写一些通讯,散文,诗歌,随感;数10年来,有3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微信公众号,其中有百余篇荣获军内外新闻奖、优秀征文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