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刘洪彪一幅早期书法作品,看书法的传承关系

 书法古今 2024-05-24 发布于陕西

刘洪彪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曾担任过中书协副主席和全国书法草书评审委员会主任等职,刘洪彪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曾经引起了各方面的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刘洪彪书法是功力深厚,自成一体,但也有更多的人觉得,刘洪彪书法缺乏传统功底,创新有余,传承不足,这两方面的对立意见,也给刘洪彪书法带来的许多看法。

刘洪彪早期作品

那么,书法要不要继承古人遗留下来的经典,还是要一味地去创新?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从刘洪彪一幅早期作品谈起,看看刘洪彪书法究竟是从哪里开始学起的。一位网友说,他找到了一幅刘洪彪早期的作品,不知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假如它是一幅早期的真迹,因为没有落款书写日期,更没有刘洪彪早期的其它作品印证,权当是真迹吧。

说它是真迹,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这幅作品的出处:它没有和古代哪位书法经典作品有所传承,而是与沈鹏的书法风格十分相似,可以说,刘洪彪的这幅作品,是模仿学习他的老师沈鹏先生的风格,尤其是字形上十分相似。第二,这幅作品的艺术性表现想法上,也是符合刘洪彪一直以来对书法艺术性的描述思想的,刘洪彪一直认为,书法要在结字大小、墨色上要有变化,这幅作品就表现出来了,因此可以断定是刘洪彪早年的作品。

书法是要以古人经典作品为楷模去学习的,这是一个定律,任何人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刘洪彪的遗留下来的诸多书法作品来看,许多人都有一个感叹,那就是刘洪彪的书法功底是看不出学谁的,他自己也曾说过,他擅长草书,而如何去学习草书?他说,他在早年学习草书时,专门购买了一本《草书字典》,遇到啥字去查去学,而且《草书字典》中也有多个古人的不同写法,如此,他就可以同时学会了多位古人的草法。

对于刘洪彪的这个草书学习方法,许多书法爱好者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尽管《草书字典》可以学到草法,但它并不是对古人对一个人 风格。例如,我们从书法展览上看到一幅草书作品是黄庭坚风格的,而那个作者就是学习黄庭坚草书的,经过长期的训练,黄庭坚草书风格就形成了,而刘洪彪在这方面恰恰是欠缺的,他当年并没有专心学习某位古人,因此,后来他的书法风格也就很难认定是学习哪位古人的了。

上面那幅图片中的刘洪彪早期的书法作品,从中也无法判断是学习哪个古人的,但更多的一看就是与他的老师沈鹏风格非常接近,例如第一个字“飒”,与沈鹏所写的如出一辙,是何等的相似甚至是照搬。也许有的人可能会说,学习老师的也没错,但是,这里的没错老师应该是两种人:一种人是实际上的老师沈鹏,而另一种老师便是古人,从作品中看到,刘洪彪的创作作品,并没有第二种老师的风格出现。

沈鹏作品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感到,书法还是要以古人经典作品为学习对象,而今人的书法风格可以借鉴,但不能作为创作的期望。以前有很多人认为,刘洪彪的书法功底欠缺,可能就是说他在学习古人书法时没有下足功夫,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刘洪彪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书法艺术性的表现之上,从而使传统功力不足,这也给他后来的书法厚度和创新高度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对于刘洪彪这幅早期作品来说,一些人认为,的确,这就是刘的早期作品,它的风格与他的老师非常相似,也有人觉得,不会吧,早期写得这么差!当然,还有人说,如果是他的早期作品,也不难看出他后来的作品写得那么差,原来是根基不牢啊。对于刘洪彪的这幅早期作品,大家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