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对情绪,今天你掉坑了没?

 居鲁思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丁香医生《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数据显示,在各种健康困扰中,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连续三年稳居第一!其中90%以上受访者表示,自己有情志问题,担心自己因此而患上抑郁症、焦虑症。

时下,各种情绪困扰已然成为了人们的重灾区,其中部分人,会选择“睡觉、锻炼和寻求亲友的安慰”等方式来自我调整情志状态;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人,会抗拒、控制和压抑自己情绪。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除了喜之外,其他统统被视为“负面情绪”。人们看到的是“负面情绪”带来的种种糟糕的体验,甚至是可怕的后果。

但是,被称为“负面”的情志状态,对人是有益的,它是一种提醒!是面对当下人事,提醒我们的意识或行为,已经偏离了本来,偏离了规律,偏离了中道。如果在情绪的当下,伴随着当下一觉,就能顺着情绪的藤,摸到成长的瓜。这难道不是负面情绪,带给我们的最大人生利益么?

01

应对负面情绪的坑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面对负面情绪,表现出来的是下面几种对待方式:
坑1不能接受出现情绪。情绪已经出来了,但是不能接受。潜台词是,“我怎么能有情绪呢,有情绪就是个弱者”,“我太不坚强了,怎么能有情绪?”...... 这些潜台词,只能说你对情绪太不了解!这样对待情绪,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让自己进入第二个负面情绪的坑。
这些对情绪的潜意识,根本在于有个“不可以有情绪”的人设,这个人设的产生恐怕就在过往的原生家庭、人生履历中。但是,你又不是机器,怎么能没有情绪?何况情绪的背后,是成长的利益!
坑2压抑情绪隐而不发。把委屈、无助、悲伤、愤怒,统统留给自己。但是能忍得下,却化不了,最后生生把自己憋出了病。“身体从未忘记”,最后承载这些情绪的就是五脏六腑,就是身体。很多重大疾病、慢性病,其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没有被消化的情绪事件。重病之下,无语问苍天,“我没做过什么错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命运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不公?”,可是情志致病的道理,就是这么清晰简单。
选择把委屈、愤怒忍下,咽到肚子里的人,需要问一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这样选择?这背后还有什么故事,让你产生了什么潜意识,形成隐而不发的行为呢?
坑3对人发泄不管不顾。情绪已经在这里,不能无视,但是直接对着当事人发泄,也有不妥。为什么?因为当下的人事,自己还没看清!情绪当下,你对人事的认知,极大可能来自于你过去某些成形的潜在认知,其实,你很可能还没看清楚对方怎么回事,自己已经掉进了潜意识的陷阱;或者,你对于人事当下的结果,不能接受,但却忽视了对方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误解可能就这样产生。
常常听说,“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在与人事对接中,你看到的,认知到的,都是自己世界的库存罢了。如果在情绪中,在没有看清楚人事的情况下,对人直接发泄情绪,那么造成的,就是两个人的伤害。

02

正确应对负面情绪

说完了几个情绪大坑,那么,你一定想知道要怎么应对情绪?
第一步,【觉察】。情绪起来的当下,先要有觉,意识到自己有情绪出来,很重要!这一觉后,对情绪不抗拒也不压抑,告诉自己,“成长的好事等着我呢”!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释放情绪。
第二步,【释放】。情绪本质是想法裂变产生的能量,是能量就有力量,这个力量既然产生了,如果想让它消失,就需要有出口!在合适的场景,用合适的方式,给情绪能量一个出口,令其释放,是应对情绪的根本。
第三步,【归零】情绪的那个能量出去了,人就能冷静下来,沉静的面对当下的人事。看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找到人事问题的根本,在根本处明理归道,人事归零,问题解决。

03

情绪释放的要点

在释放的环节,可以选择方式比较多,这里提供三种很有效的方式:
1. 在流水表中,流淌释放,就好像写日记一样,不需要思考,情绪能量在哪就写到哪;
2. 能量修复法中的能量疏泄,是当下情绪和过往沉积情绪释放的利器,具体参见【能量修复,画起来】
3. 直接释放情绪,这个方法最为过瘾,释放效果也最为明显快速。如果想采用这种方法释放,首先需要做好场地选择。
因为要配合声音和行为,所以场地选择以不扰民及不被打扰为前提。那么,私人房间、封闭的车、嘈杂伴随噪音的区域(譬如洗浴间,车水马龙的大桥)、或者干脆找个发泄屋,都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情绪,你掉过这样的坑么?是不是已经清晰该如何应对?至于更多不同情绪类型的释放方法,有机会再与大家分享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