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德鲁克共享元气早餐

 彭信之管理识堂 2024-05-24 发布于云南

自2022年11月开始,我们启动了德鲁克早餐会的节目。这是我们的第一档直播类节目,在每个周末的早上7点半到8点10分,40分钟的时间,如今已经过去一年半的时间。

源起

Results

为什么会想到早餐会的形式?
其一,在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研究生院,真的是这样一个节目,就是德鲁克早餐俱乐部。事实上,即使是在德鲁克过世多年之后,这个俱乐部依然存在,他们会在每个周五的7:30-9:00,请所有教职人员到学校的餐厅共进早餐,费用是每人15美金,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方式,边吃边聊彼此关于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心得。虽然没有亲身参与过,但是想一想都会觉得是一件有趣至极的事情。

其二,每个周六、周日的早晨7:30分是大家相对时间比较宽松的时间点,之所以没有安排在工作日,是想到您的每个工作日用早餐应该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而周末则不同,可以悠哉一点,享受一顿丰盛的早餐亦不是一件难事。

受此启发,我们推出了本公众号的第一个长期栏目:德鲁克早餐会,邀请您来与德鲁克一起吃早餐。

就这样,我们用了十个月,以周末早餐会的方式共读完成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

心得

Results

这十个月里,我有三点体会:

其一、经典需要慢读,经典必须慢读。

当我在学习《易经》、《论语》、《传习录》之时,我深知这些经典必须慢读,一个原因是快读我们也读不懂,其中大量的古汉语,需要知道,还需要理解,这都是需要花功夫的。但是今文相对通俗,于是我们的阅读速度自然加快,于是粗粗浏览成了习惯,反而没有办法静下心来一字一句的理解,只求看完已经殊为难得。

这是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慢的一次,没有之一,回头再看,发现书中做满了标记,是我读的最通透的一次,再谈《卓有》感觉已经完全不同。

当然,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慢读,我们必须要有所选择,而德鲁克的书毫无疑问是经典中的经典。

第二、把学习当日子过

管理作为通识教育,是我们在学生时代不曾接触,但只要进入社会之中就必须学习的知识,因为如此,才有了这个开线上读书会的打算。

今早在学习《传习录》时读到这样一句话“上达只在下学里”,深以为然。这个下学的过程,不能追求效率,不能操之过急,要把学习当日子过,慢慢来,有了这样的想法,再做直播时我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工作了。因为,这个过程正是我不断梳理思想,自我学习的过程。

我希望正在参加早餐会的你也是一样,享受学习的时光,享受师友相持的过程,不亦乐乎。

第三、线上的链接也可以充满温度

在这一年里,我与许多甚至未曾谋面的伙伴有了默契,大家从素不相识到在直播间里可以相谈甚欢,在这个过程当中,收获的是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是人与人之间的重新链接。

回到这两个月的空白期,在《卓有》已经读完,《创新》还没有出版的日子,早餐会又成了我与老朋友们重新链接的空间,在这里与久未谋面的于俊江老爷子,杜绍基先生,董慰老师,李洁老师,赵华老师,玉鹏,克克,陆颖,黎明,至军,无锐,亚涛,老仲一众兄弟姐妹于线上再次相聚,不再是行色匆匆,而是一杯清茶,徐徐道来,每一次,都乐在其中,每一次,都在期待下一次。

这样的链接还会继续,纵然天各一方,既然我们心在一起,路不远矣。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德鲁克“四书”的另外一本,也是创新学的经典之作:最新译本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如果有兴趣,不妨加入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