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性结膜炎的辨证论治

 yygltj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过敏性结膜炎与中医眼科的“目痒”“时复症”“眼内风痒症“痒若虫行证”相近,是指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张氏医通·七窍门》云:“乃痒不可忍,非若时常之小痒,皆有痒极 之患”,指出了该病证的主要临床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当明确发作时的症状,辨别脏腑经络,以祛风、清热、养血、止痒为主要治疗原则,具体治法有辨证而治,别时令而治,分经络而治。外治法主要有敷眼法、点眼法、熏洗法、药丸纳眦法、针刺和艾灸。

图片
图片

外感风热证

       临床表现:眼痒难忍,灼热微痛,有白色黏丝样眼眵,白睛污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祛风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痒甚者酌加桑叶、菊花、刺蒺藜,以增祛风止痒之功;若白睛红赤、灼热明显者,可加牡丹皮、赤芍、郁金以凉血消滞退赤。

图片

湿热夹风证

       临床表现:患眼奇痒难忍,风吹日晒、揉拭眼部后加剧,泪多眵稠呈黏丝,白睛污黄,黑白睛交界处呈胶样结节隆起;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方药:除湿汤加减。常于方中加白鲜皮、地肤子、茵陈以增强除湿止痒之力;睑内面遍生状如小卵石样颗粒及有胶样结节隆起者,可加郁金、川芎以消郁滞。

图片
图片

血虚生风证

        临床表现:眼痒势轻,时作时止,白睛微显污红;面色少华或黄;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息风。

      方药:四物汤加减。方中宜加蒺藜、防风,以增祛风止痒之功;加炒白术、茯苓、南沙参以健脾益气,使气血生化有源。

图片

(原文见《益寿文摘》总第3399期 郭溪/文)

文字编辑:万静如

版面编辑:刘茜茹

审  核:夏 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