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枉言 | 摄影】天津小三线,红卫医院

 枉言摄影 2024-05-24 发布于天津

红卫医院始建于 1967年6月
选址在河北省兴隆县东南沟大队第五小队
拐把子沟

从1964年到1980年
我国的十几个省、自治区开展了
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
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
称为三线建设
所谓三线
是由我国沿海、边疆地区向内陆划分为三条线
一线指沿海和边疆地区
三线指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湖南、湖北、河南等内陆地区
其中西南(云、贵、川)、西北地区(陕、甘、宁、青)
俗称为大三线
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区
一、二线地区各自的腹地又俗称小三线
三线建设主要是指三线和小三线地区的建设
也包括一线地区设备、人员向三线的迁移
历经“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
共投入 2050 余亿元资金和几百万人力
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
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动员之广,行动之快
在我国建设史上是空前的
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兴隆县地处京津唐(山承(德四城市结合部
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燕山深山区
自然条件适合战备需要
1964年始,天津市小三线工厂、医院
在兴隆县境内陆续开始筹建
位于兴降县的天津小三线军工单位9家
1、天津市小三线指挥部(1964-1988年),代号103指挥部
2、天津光明机械厂(1964-1988年),代号国营962厂
3、天津庆丰工具厂(1964-1988年),代号国营9179厂
4、天津市长城机床厂(1965-1987年)
5、天津金星农机厂(1965--1987年),代号国营9121厂
6、天津市红光铸造厂(1966--1982年),代号国营9189厂
7、天津市汽车修理厂(1967-1988年),代号国营673厂
8、天津市红卫医院(1967-1986年)
9、天津市胜利木制品厂(1969-1988年),代号国营9199厂

红卫医院一楼大厅成了鸵鸟的家

红卫医院,于1967年开始建设
1968年的时候
天津市卫生局按照参军的标准
从各大医院选拔了200多名骨干
前往兴隆县山区组建红卫医院

按照当时的说法
要把红卫建成“野战医院”和“战备医院”

主要是为小三线的军工单位提供医疗保障
战时为军工,平时为百姓
1969年正式开诊,1987年撤销

1987年,医院整体回到天津
大部分职工落户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1969年3月
红卫医院第一批去三线的军工
在天津海河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出发仪式
每个人戴着大红花

当年的车库
车库旁边的司机宿舍
人去楼空30年
司机宿舍后面有条上山的路
山上种满各种果树

从对面山上眺望红卫医院遗址


战备山洞
红卫医院撤离以后
当地村民曾在洞里养过羊,储备粮食
如今又成了酒窖

当年的礼堂


拐把子沟全貌

红卫医院的位置
【枉言 | 随笔2017】相隔10年的旅程和文字
【枉言 | 燕山行20141.崭新的县城
【枉言 | 燕山行2014】2.忘却的村庄
【枉言 | 燕山行2007】照片的故事
【枉言 | 燕山行2007】1.轻轻的我
【枉言 | 燕山行2007】2.县城旅店
【枉言 | 燕山行2007】3.我又回来了
【枉言 | 燕山行2007】4.山顶的小屋
【枉言 | 燕山行2007】5.彼此相忘
【枉言 | 燕山行2007】6.山庄

微信:vai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