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分钟读完老子一生的哲学与智慧,让我受益无穷

 天天快乐者 2024-05-24 发布于上海
十分钟读完老子一生的哲学与智慧,让我受益无穷(深度好文)原创 每晚陪着你 达见 2024-05-21 21:21 河南 2380人听过点击蓝字 关注达见达见(DJ009080)——书如镜,照人生。每天读点好书,人生更加智慧。请立即点击标题下“达见”关注订阅,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看点的延伸阅读。在2,000多年前的函谷关,哲学鼻祖老子,浓缩了自己一生,留下5,000余言,倾其一生的哲学与智慧。 作者:达见XC1关于老子在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关于老子的记载,只有400多字。其开篇就写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历史上则称他为老子或老聃。史记对老子,主要记载了两件事,一个就是老子欲出关,关令尹喜留,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义5,000余言。一个是孔子问礼于老子。守藏室之史是干什么的呢?按现在的说法,叫图书馆馆长,而且,当时图书馆在周的都城。《史记》中的记载是说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春秋时期,老子看到周王朝的日趋衰落,但是又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辞去了守藏室之史。离开了生活了数十年的都城洛邑。西行至函谷关。尹喜从函谷关往东望过去,发现有紫气东来,意味着有大人物要过关了,然后他就在那迎接着。这个人就是老子。2,500多年后的我们,能够看到老子这样超凡的智慧,其实要感谢一个人,就是尹喜。尹喜当时把老子留下来,跟他讲我知道你要去隐居了,但是希望你能为我们著一本书。于是,老子就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这5000余字,这就是《道德经》。写完之后,老子就骑着一头青牛,向西而去,从此就没有了下落。在《汉书·艺文志》有记载说,老子过关后,喜去吏而从之。也就是说,当时的尹喜,追随老子而去。2老子,天生慧根老子也被奉为哲学开山之祖。何为哲学,哲人究天地万物之本源与法则,称为哲学。从老子年幼时期的成长经历来看,老子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智慧,离不开年幼时喜欢发问,并且他喜欢发问的这份天真,没有被人打破,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一切,要感谢老子在年幼时遇到的老师,就是商容先生。商容是老子的老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士传》里有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老子小的时候,到了该学习的年纪,他的父亲就带着他去拜见了一位叫商容的先生,让老子跟先生学习。老子的父亲对先生坦言,说把老子送到其他先生求学,人家都愿意收他,因为这个孩子总是爱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商容先生听闻后,很是好奇。年纪轻轻的一个孩子,究竟会问什么奇怪的问题呢?于是他就是老子:“你都问了些什么怪问题啊?”老子说:“我总在想,为什么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西边每天落下一个太阳,要存放多少个太阳啊?东边每天升起一个,还要多少个太阳啊?”商容先生没有觉得这个孩子很奇怪,觉得他问的很有道理,让他继续说。老子问:“天上有川泽湖海吗?”商容先生答:“没有。”老子问:“那雨水从哪里来?”商容先生答:“从云朵来。”老子继续问:“云朵从哪里来?”商容先生答:“这个我也不知道。”老子继续问:“雨落为水,水为什么流向低处?”商容先生答:“水入百川,百川归海,因为海在最低处。”老子问:“海是什么?”商容先生答:“海就是最广大的水。”然后,老子说:“海是最聪明的水。因为它知道守在最低的地方,于是长得最大。”这一言,把商容先生给惊住了,一个小小的孩子可以有如此的见解。然后,商容先生拿了一盆水放在桌上。问老子:“看到了什么?”老子答:“水。”他又让老子退后了一步。问老子:“看到了什么?”老子答:“瓦盆。”先生又让老子再退后一点,问他:“看到了什么?”老子答:“盛满水的瓦盆置于案机之上。”先生问老子:“你悟到了什么?”老子答:“悟到了,站的越远,看到的东西就越多,想要看清所有东西,要先往后退。”听完老子的回答,商容先生觉得这孩子真乃天生慧根,于是就收下了他。看来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启发?可见,老子在童年时,就保留了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喜欢追问。假如在他年幼时,没有遇到商容先生,让他的这份喜欢追问的天真得以保存,或许后来,就不会有老子对于天道的追寻。值得现在的家长深思,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天真?3老子悟道后来,老子在国学里,结识了他此生最好的朋友祁清,和老子一样爱问问题。看来,至于善于发问,才能够去找寻答案。古往今来,所有的哲人先贤,都是从善于发问开始的。再后来,老子与祁清一起入守藏室为吏。这个守藏室,就是当时周的最大图书馆,汇集了当时所有的书,有些书已经存放数百年。对于老子而言,能够在守藏室工作,如鱼得水,鼠入谷仓的感觉。对于他而言,这里是一个领悟大道的好地方。不论日月交替,世事变迁,这些书不变不动,就仿佛是一位千年的智者,等待着他去求问。老子在守藏室,书读了一卷又一卷,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年龄越来越大了,胡子也是越来越长了。但是,道对于他来说,依然是若隐若现,终究没能真正领悟。岁月经年,弹指一挥间。老子的年幼时,教他读书的商容先生也渐渐地老去,一次他去看望病重的商容先生。当时楚国和陈国正在打仗,先生生着病,却仍在关心民间的疾苦。先生对老子说:“你应当把幼年与少年时求知的欲望,转化为世间众生求大道、求智慧的心愿。你要领悟这种智慧,为世人,找到这种力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士传》里说,商容先生临终之前,老子去看望他,说您还能给我一些什么教诲呢?商容先生就张开嘴说:“你看看我的牙还在吗?”老子说:“不在了。”商容先生又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还在呀。”然后商容先生告诉他,这个道理叫做什么?其实,就是柔弱胜刚强。可见,老子的这位老师,也带给了老子追寻大道的很多教诲。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正是因为老子在年幼时喜欢发问,喜欢思考,对他追寻大道,都带来了很多启示。比如,年幼时期问的问题,太阳在东方升起,可以在西方落下,让他领悟出大道应如日之恒,万古不易。比如,海很聪明,它待在最低的地方,于是成为最大的水,百川汇海,乃成其大。让他领悟到,大道应该是福泽万物,成就万物,生发万物的。那是什么呢?老子想到的答案就是水,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对万物的福泽,就应该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水,是最接近于道。天、地、人与道本为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悟到了,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柔韧而至强,滴水可穿顽石,汇流可载巨舟。上善若水,水本无心,但能应万物所。曾经有一个人也向老子请教过,而他在后世也被奉为圣贤,就是孔子,他特来洛邑向老子求教。老子当时就告诉他,上善若水,世人应该学习水滋润万物的美德,上善若水,水之德如君子,水之美德的确值得世人学习。这就是《史记》中的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孔子当时算是幸运的,他当时去拜见老子的时候,见到了周朝守藏室最完整的样子。数年后,洛邑发生了变故,据记载,周朝守藏室迎来了一场浩劫。老子一辈子最好的朋友祁清,为了守护守藏室,也在这次浩劫中去世。最后,老子看到这个周王朝的日趋衰落,但是又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辞去了守藏室之史。离开了洛邑,西行至函谷关,遇到关令尹喜向老子问道,也就诞生了我们后世的《道德经》。老子是如何解释道的呢?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争,它听不见,也看不见,却永不休止,生生不息,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我勉强为它命名,叫作'道’。道无处不在,万物由它生成,依赖它成长,我们生于道之中,从无中,可以观照道的奥妙,从有中可以观照道的端倪。”它一直存在,但又无法言说,这就是老子口中的“道”。4那么,究竟老子《道德经》在讲什么?很多人感觉读不懂,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们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道德经》主要就是讲道、德、天、地、水五个字。道,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德,就是我们遵循道做事的方法。天,自强不息;地,厚德载物;水,上善若水。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字:道、德、天、地、水。达见拿出几句大家都熟悉的句子,来说下。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就是道是一个统一体,它内部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一生二”同时会生出阴阳两个方面。“二生三”就是阴阳两者相互作用。两者相互作用产生万事万物。所以就有了“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形成一个动态的和谐的世界。第二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本无心,前面这三句话九个字,出发点都是人。告诉我们“人法地”,要厚德载物;“人法天”,要自强不息;人还要敬畏天道,效仿天道。古人讲的“天无私负,地无私载”,就叫“道法自然”。“自”就是本该,“然”就是如此,“自然”的意思就是本该如此。人应该效法天地的精神,敬畏天道,这就走在正确的大道上了。道本该如此。第三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列举出水的七个特性: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在说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后,为了便于理解“道”,就拿水来举例。讲了水两个最重要的品质,“善利”与“不争”。后边他讲了七条,都是“善利不争”的例子。一、居善地。这个“善”是动词,行善的意思。意思就是水到不好的地方去行善,去不好的地方洗净污浊,滋润万物。二、心善渊。就是清的意思。“渊”就是深,水深才能安静,水深才能沉淀。所以一个人要拥有智慧,有两个条件:一,清净、宁静、安静,才能产生智慧。二,要会沉淀,像深深的潭水里的那种感觉,静水流深,宁静致远。三、与善仁。“与”就是给予,“仁”就是平等仁爱。我们在给别人东西的时候,哪怕对别人有好处,有恩德,也不要有施舍的态度出来,这样也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就把本是一件好事,做成了坏事。四、言善信。水有潮,潮水有信,拿潮水比喻讲信用。唐·李益《江南曲》有一句:“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句话很好理解。五、正善治。这个“正”和“政”是通假字,意思就是“政”要清如水。好的政治,好的政府就是政清如水。六、事善能。意思是,你看水的本事多大?水可以润泽万物,可以变雨雪落霜。告诉我们人也应该向是一样,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本事。对我们个人而言,多一份本事就多一份尊严。七、动善时。掌握机会。像水一样,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遇到过不去的地方,水可以绕过去。其实,老子就是在告诉我们:“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重点就是“利而不害”与“为而不争”。从而,再回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