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仗的方向

 杏坛归客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分四个方面:上下联之间对仗;互成对;句内自对;交股对。

上下对应是对仗的基本结构。如

东圃青梅发,

西园绿草开。

“东”对“西”,“圃”对“园”,均为上下相对。

作为一种微调,句中自对的现象在对仗中也不少见。

《文镜秘府论》所述“二十九种对”中,第五种称为“互成对”:即用于上下句相应位置可成为工对即属于同一门类的两个字,如果放在同一句中构成一个词或词组,先句中自对,然后与对句相对,这就叫“互成对”。互成对在永明体诗中已有用例,如沈约的诗:

岸险每增减,

湍平互浅深。《登玄畅楼诗》

增减和浅深就是互成对。

互成对可以是同一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圣明和衰朽就是互成对。

也可以不同词性相对,如动词对名词、动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形容词、动词对方位词: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天与地对,有和无对。

社稷依明主,

安危托妇人。戎昱《咏史》

社与稷,安与危互成对。

草深莺断续,

花落水东西。郑锡《送客之江西》

断和续东和西,互成对。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王实甫题敦煌阳关长亭联)

悲欢和聚散句内自对,南北和东西互成对。

传统诗学中所说的“当句对”又称“句中对”,可以视作互成对的扩展形式。

如: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周承忠嘉定秋霞圃蘋藻风香室联)

有情对无语。今日对前身。而有情不用和今日相对。

塔影在波,山光接屋;

画船人语,晓市花声。(苏州抱绿渔庄联)

在波和接屋对,人语和花声对。而接屋不用和花声对。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阮元题浙江贡院)

如果句中自对,上下可以不对仗。只要左右对仗就可以了

当句对在楹联尤其是长联创作中使用非常广泛。

如: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刘坤一题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落霞孤鹜对秋水长天,江上才人对阁中帝子,而不是落霞孤鹜对江上才人。

楹联使用当句对,上下联语法结构甚至节奏点位置都可以不一致: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康有为题开封龙亭联)

白日悠悠对黄河滚滚;城郭犹是对人民已非,结构和重字上下都不同。

句中自对的对仗方式,改变了上下对应的单一模式,有利于避免对句与出句的合掌,还能收到错综变化、精致灵巧的效果。

互成对与当句对这两种对仗变格,为古今诗联作者所娴熟运用,有些人会误以为这种对仗方式为“宽对”,其实这是自对仗规则建立伊始就一直使用的一种“合法”的工对形式。

交股对:

一种不常用的交叉的相对,叫蹉对,又称。是指两个词语在不同语法位置上交错相对的格式,最早出现在诗中,如李群玉《杜丞相宴中赠美人》“裙拖六幅湘江水,鬟耸巫山一段云。”“六幅”交错对“一段”“湘江”交错对“巫山”。

对联中的例子如咏月联

万古仰清高,吴宫月,汉宫秋,过目繁华成一梦。

婵娟祈四海,才人邀,佳人拜,团圆著意祝三生。

联的首句中“万古”交错对“四海”,“清高”交错对“婵娟”,末句里“繁华”交错对“团圆”,“过目”交错对“著意”。

这个似乎在词性对仗,平仄却无法对仗的时候特别适用。但从使用频率上来说不高。我们要做一个相应的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