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气固汗汤治疗自汗

 和光ht同尘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组成:黄芪30克,焦白术30克,防风15克,炒白芍30克,桂枝15克,五味子15克,山萸肉15克,麻黄根15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10克
服法:水煎两次混合,分两次服。

功用:益气固表,和营敛汗。

主治:自汗 。
                            
组方依据:出汗本身是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比如劳动,运动,情绪激动,紧张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自汗,指不受任何环境,人为因素影响,而时时头面,颈胸甚或全身汗出较多,平素体虚易患感冒。现代医学称之为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认为病因为气虚失固,营卫失调。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补肾纳气,固涩敛汗。药用黄芪,焦白术,防风补中益气,固表护卫;炒白芍,桂枝调和营卫,敛阴止汗;五味子,山萸肉,麻黄根,浮小麦补肾纳气,固涩敛汗;炙甘草益气和药。诸药合用,共奏气盛表固,营卫调和,肾气收纳,汗液自止之功效。

加减:虚寒,四肢不温者,加附子,人参以温阳散寒;汗出较多,疲乏无力者,加人参以补气固脱;身体虚胖,面赤汗出者,为血热熏蒸,以前方去炒白芍,桂枝辛热之品,加知母,石膏以散热敛汗;伴见腹痛,大便溏稀者,加炮姜以温中散寒;大便干结者,加熟大黄以调便引热下行。


体会:自汗初见于虚证外,尚可见于湿热内蒸,津液外泄者,并可伴见发热口渴,脘腹胀闷,纳谷不馨,大小便欠利,舌苔黄腻等。此时宜清热利湿为主,不可进补,以免闭门留寇。

提示:本文源于网络,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