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对父子的经典对话,打脸多少人?教育最大的危险,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

 天地人和w 2024-05-24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图片

“我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吗?”


一天:

孩子:我不想学跳舞了?父母:为什么?

孩子:跳舞太累了,每天都要练基本功。我想学唱歌。

父母:好,那学你喜欢的。

一个月后:

孩子:我不想学唱歌了。

父母:怎么了?

孩子:唱的嗓子都哑了,还是唱不好。我想出去玩。

父母:算了,孩子还小。这个年龄就该玩,爸爸妈妈不逼你。

十年后:

老师:我们要举行元旦晚会,每人都要报名一个节目。

孩子:老师,我什么都不会。

老师:那你负责扫扫地,打扫一下卫生吧!

父母:元旦晚会很精彩,怎么没见你表演节目呢?

孩子:我什么都不会,怎么上台啊?你们当初怎么没给我培养个兴趣爱好呢?

父母:当初是你自己不愿意去了,怎么能怪我们没培养你呢?

孩子:我不愿意学,你们就不让我学了?我年纪小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吗?父母顿时语塞。相信这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对话。

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尊重”孩子的意见,还是到最后被孩子埋怨呢?

图片

 “为什么当初没能逼孩子一把?”

据说,99%的孩子都对父母说过:我不想学习了。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止99%的孩子不想学习,就连99%的大人也不想学习。

比起“热爱学习”,可能“厌学”才更符合孩子的天性。

但是,我们能因此“尊重”孩子的意见吗?不能!因为这是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

但是孩子还小,哪懂这么多道理?

孩子只能看见眼前的快乐,根本不知道不学习的人,将来会吃多少苦,经历多少磨难。

如果这个时候,连我们都轻易地让孩子打了退堂鼓,孩子很可能会在将来后悔,后悔当初的自己为什么没能咬咬牙坚持下去。我们也会自责内疚,为什么当初没能逼孩子一把? 

图片

图片

孩子没有长远目光,但父母要有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J·赫尔曼,用计量经济学证明了:投资孩子早期教育的回报率是最高的。

对0-3孩子投资1元有18元回报

3-4岁投资1元有7元回报

小学阶段投资1元有3元回报

大学里,投资1元只有1元的回报

赌王的儿子何猷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有人说:何猷君是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天之骄子,一辈子吃喝不愁。

可是他没有选择享受,他选择了努力学习,考上美国常青藤名校——麻省理工学院,还取得了硕士学位。

何猷君不仅成绩优秀,待人还和善,与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完全不一样。这样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呢?

何猷君的父亲常说:“我教小朋友要用功,财富不一定能跟你一辈子,但是知识永远受惠。”

等你长大之后,你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一个人精神世界。

孩子,努力学习,丰富内心世界,是帮助你塑造自己更好的修养和品格,成就更好的自己。

图片

孩子没有专注力,但父母要有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位孩子考上清华的妈妈告诉大家:“辅导孩子作业,我就陪着他,与孩子一起学习。”

有些家长会说:“我也陪了呀,孩子一写作业我就在旁边看着。”

先问一下各位家长,你是否做到了以下几条?

孩子做作业时,你不大声看视频?

孩子温功课时,你不放肆刷抖音?

孩子在复习时,你不去聚会不去玩?

很多家长也陪孩子做功课,但只是形式上的陪伴,实际上孩子有多少功课、功课的难度,家长心里也没底。

孩子不想学习,根本原因是遇到困难,越学越挫败,越挫败越喜欢想别的,注意力不集中,恶性循环。而家长只需要做到一点:每晚陪她解决当天所学的东西。

每天问问孩子:

今天每一科有多少作业?

每科作业的难点在哪里?

孩子想怎么入手?

孩子想从哪一科开始?

如果孩子的状态很饱满,那么就从最难的科目先做,先难后易,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如果状态很疲惫,那就先做些机械的作业,不需要太费脑的,等孩子进入状态,再加插难度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只跟孩子提一个要求,那就是专注。

这半个小时做这部分作业,专心做,做完了放下,做别的。也没有回头时间给你改动,想好了再做,做完了也别急着做下一课,专心检查。

图片

图片

孩子没有自制力,但父母要有

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如果从小父母就不帮助孩子塑造这样的信念,那长大后,谁还能帮他呢?

杨易高考时以理科状元的桂冠,考入清华大学。本科、硕士都念清华大学。

比学历更耀眼的是:2018年1月,杨易在一档云集了无数学霸的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中脱颖而出,一路杀入12强,又以几乎零失误帮助所在的团队夺冠,自己成为本届比赛的冠军,最终获封“脑王”荣称。

图片

“我不想学了”这句话,我们的“全球脑王”杨易也曾经跟自己的妈妈说过。

“当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天晚上做课外作业的时候看到邻居孩子聚在一起玩足球,而我当时做一道数学题目,已经错了三次。”“我就觉得很气馁,我不想做这些额外的作业,我想出去玩足球。”我就跟我妈说:“妈妈,我不想学了。”

后来吃晚饭时,杨易的妈妈说了这么一段话:

“一道题不会做、不想做了,很正常,可是很多事情就是要多花时间学一下才能学会的。如果你不学,考试或者比赛的时候遇到这道题目,你就只能想,我当时本来可以学会的,我本来可以考100分的,你想这样吗?”

图片

人生的痛苦和遗憾,往往不是源于“失败”,而是“我本可以”。如果杨易妈妈当时没有对孩子严加管教,哪里还有现在的“脑王”呢?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放弃很容易,但是坚持下来却很难。学什么课不重要,教孩子从小学会坚持,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最重要。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用终生。

其实,只要稍稍留心观察那些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就会发现,他们不是比谁更聪明,也不是比谁更富有,而是他们更加懂得坚持学习的道理。别让孩子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享受。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

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