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3100点了!想入市,看这本书就够了!

 阿国宝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这是鱼和稻草人2024年的第39篇文章//

~文章共3500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图片

投资的世界里风云变幻,很多机会稍纵即逝,普通投资者似乎永远无法把握投资的规律。

但简单如巴菲特,买入某些公司后就不再理会市场的波动,历经几十年后却获得了另世人瞩目的投资业绩。

那么,在投资的市场里,是否存在某些穿越时空的智慧,能够指引我们顺利前行呢?

今天介绍的这本《财富是认知的变现》,就是一本分享投资智慧的好书。

书的作者是舒泰峰,做过多年的财经记者,后加入了重阳投资,成为一名专业的投资人。

在多年的投资生涯中,舒泰峰发现很多投资的规律竟与老子《道德经》不谋而合。

比如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应到投资中就是要严守自己的能力圈,“不懂的不碰”;

再比如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对应到投资中就是要严格遵守投资纪律,不为各种噪音干扰。

在本书中,作者总结出了普通人在投资时容易犯的12中典型错误,并通过《道德经》一一为其指出了解决之道。

在这个信息爆炸、变化莫测的时代,我们总是渴望寻找那些能够指引我们前行的智慧。

那么打开这本书,你就能体会到这种智慧的相互碰撞和启迪:大道至简,投资亦然。

一、投资如何避免被套牢

查理·芒格曾提到过一个概念——“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这是一种当我们即将得到某样东西却在最后一刻失去时,会感到极度痛苦的心理现象。这种痛苦远超过了我们从未拥有过它。

比如你买的彩票号码与中大奖的号码只差一位数,或者你下注的球队只差一分就能获得冠军等。

在这样的时候,你总会有种错觉,那就是成功马上就要属于你了,却在最后一步失去了。

作者在书中形容说,这种感觉好比“煮熟的鸭子飞掉了”。

在投资中,这种心理也常常出现:股票账户从浮盈转为浮亏,那种差一点就能获得收益却最终失之交臂的局面,会让人非常痛苦。

这种情绪会激发出你不轻易认输的决心,但往往也会导致更深的套牢。

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愿意面对损失,并会做出更多错误选择,以期挽回自己的损失,最后的结果却是将自己套的更牢。

作者认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损失是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必须要接受现实,及时止损。

即使是投资大师,也难免会有失误。在书中,作者分享了巴菲特投资迪士尼的失败案例,这是一个典型的“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故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最杰出的投资者,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反思。

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我们应该基于理性分析,不要让“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影响了我们的决策。

在投资前,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策略,包括入场点、退出点和风险管理计划。这样,即使市场出现不利变化,我们也能按照既定策略行动。

记住,智慧的投资不仅仅是关于数字的游戏,更是一场对自我认知和情绪控制的挑战。

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策略,避免成为那个“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悲剧主角。

二、投资的本质是发现价值

巴菲特告诉我们,投资的根本在于发现价值。股票的价格短期内可能波动无常,但长期来看,它必然围绕公司的价值上下波动。

正如格雷厄姆所说,股市短期内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计。

投资的本质,就是寻找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

那么,如何衡量一家公司的价值呢?

巴菲特指出,公司的价值由其盈利情况和净资产决定。

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深入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解其盈利能力、资产状况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

老子的智慧提醒我们,简单的事情往往不容易做到。

“低买高卖”听起来简单,但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投资者却寥寥无几。

原因何在?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真正了解一只股票的价值,他们被市场的波动所迷惑,缺乏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的耐心和能力。

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意思是:一个人必须谨守自己的本分,才能长久。

在投资中,我们的“所”就是价值。只有坚守价值投资的原则,才能在市场中长久生存和发展。

投资的本质是发现价值,这是一条简单而深刻的真理。

在投资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坚守投资的初心和本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市场的波动中保持清醒,把握住真正的投资机会,实现财富的增长。

三、如何避免投资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又称为从众心理。个投资者都像是一只羊,周围是涌动的羊群,而“市场先生”则如同牧羊人,引导着羊群的走向。

然而,盲目跟随羊群,不辨方向,往往会导致我们陷入羊群效应的陷阱。

在投资中,这种效应表现为投资者在市场情绪的影响下,跟随大流,追涨杀跌,最终往往导致投资失误。

格雷厄姆曾形象地将股市比喻为“市场先生”,这位先生每天都会情绪化地给出报价,但理性的投资者需要甄别这些报价背后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

巴菲特和芒格的“坐等投资法”是破解羊群效应的另一剂良方。

他们通过大量阅读和思考,耐心等待机会,而不是频繁交易。

巴菲特曾说:“我们花很多时间思考。我的日程安排并不满,我们坐下来不停地思考。”

投资是一项高度专业的事,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然而,投资又是一门心性艺术,需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干扰。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告诉我们,贪多嚼不烂,专注和简化才是通往成功的路径。

老子还提醒我们,过度的刺激会让我们失去判断力,而简单和专注则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清晰的头脑。

老子还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思想。也就是说,投资需要在知识上做加法,在心性上做减法。

在投资中,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积累知识,但在决策时却要尽量简化,去除不必要的干扰。

通过减少决策的数量,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那些真正重要的投资机会。

而老子的“无为”哲学,强调不妄为,顺势而为。

在投资中,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频繁交易,而是应该耐心等待那些最佳的投资机会。

当我们找到了这样的投资机会,就应该坚定地持有,而不是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干扰。

学会在投资中追求“少”的智慧,因为真正的投资成功,往往来自于对少数几个机会的深度理解和坚定持有。

结语

这本《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中,舒泰峰先生将投资与《道德经》的深刻哲理相结合,让我们认识到,投资不仅是数字与策略的游戏,更是一场心灵与智慧的修炼。

在这个信息爆炸、变化莫测的时代,我们追求的不应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应是智慧的传承与实践。

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都在告诉我们:简单、专注、深入,才是投资成功的真谛。

投资,就像一场修行,它不仅仅考验我们的知识与策略,更考验我们的心性与智慧。

打开这本书,让我们一起追寻那些穿越时空的智慧,为我们的投资指点迷津。

附:12场超时空的顶级智慧碰撞

作者用跨时空对话的方式,将2600年前的老子与巴菲特和芒格聚在一处,让他们碰撞出令人叹服的智慧之光。

①巴菲特和芒格在投资领域的严谨与自律,与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谋而合。他们都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以及在能力圈内行动的智慧。

②巴菲特和芒格的自律不仅体现在投资决策上,更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这与老子所说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③在投资的世界里,时间是最好的朋友。巴菲特和芒格深知这一点,他们倡导的长期投资理念,与老子的“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④巴菲特和芒格在投资中始终留有安全边际,这与老子的“保此道者,不欲盈”有着相同的哲理。过度追求完美和极致往往隐藏着风险,而适度的保守则是稳健之道。

⑤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巴菲特和芒格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多次提到变化的智慧,如“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⑥巴菲特和芒格在投资中善于抛弃面子、情感等因素,总是从内在价值出发选择投资标的。老子则说:“不失其所者久”。

⑦巴菲特和芒格善于逆向思考,这与老子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提醒我们,远离人群、不盲从才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⑧巴菲特和芒格倾向于集中持股,这与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简化决策,集中精力,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

⑨芒格所说的“在有限的世界里,任何高成长的事物终将自我毁灭”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有着相同的辩证思维。他们都强调了平衡和和谐的重要性。

⑩巴菲特和芒格总是从内在价值出发选择投资标的,这与老子的“不失其所者久”相呼应。他们都教导我们,要超越表象,洞察事物的本质。

⑪巴菲特和芒格以极其谨慎小心的态度防范不确定性,这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有着相同的哲理。他们都认为,耐心等待,是成功的关键。

⑫巴菲特和芒格具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这与老子的“上善若水”不谋而合。他们都强调,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是人生和投资成功的重要基石。

通过这12场跨越2600年的对话,作为读者的我们不仅领略了投资的智慧,更感受到了《道德经》的博大。

投资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智慧的传承和思想的沉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