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著名书法家 杨沂孙 1864年篆书节录《韩诗外传》四屏

 青木森森 2024-05-24 发布于北京

杨沂孙1812或1813—1884(嘉庆十七年—光绪十年),清代书法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观濠居士、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举人,官至凤阳知府。工钟鼎、石鼓、杨沂孙篆、隶与邓石如颉颃。气魄不及,而丰神过之。偶刻印,亦彬雅迈伦。

杨沂孙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自唐李阳冰之后,无能有继承者,孙氏以篆书著称于世,行书较罕见,但也写得很好。乾、嘉时期的金石考据学者,在研究古文字的过程中,对典雅的小篆书体产生兴趣。

《韩诗外传》被认为由汉代韩婴所撰,由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杂编而成,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

图片

释文:

图片

曾子仕于莒,得三粟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

图片

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怀其宝而迷其邦者,不可以语仁;窘其身而约其

图片

亲者,不可与语孝;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故君子桥趋时,当务

图片

为急。传云:不逢时而仕,任事而敦其虑,为之使而不入其谋,贫焉故也。

 印:杨、子与、吉祥止止室、历劫不磨(四次)

 识:同治甲子正月,虞椒杨沂孙书于皖城。

杨沂孙于金文、石鼓下过很深的功夫,将其融于小篆,改变小篆的圆转用笔而以平直为主,将小篆的长形结体变为近于方形,一返当时流行的邓派篆书的流美婉丽,使字形更加端严。这一创造性的融合,得到许多论家的肯定与赞许。杨沂孙所开创的新篆书书风,在小篆的婉丽流美之中,增加了金文的端整静穆,结体也经过一番重新组合,繁简有变,奇正互用,在变化中和谐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