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选绝句100首

 杏坛归客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古绝句,又称断句,主要指唐以前的绝句诗,韵律比较自由,不太讲究平仄、对仗,但韵还是要押的。如: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

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

也有唐人的绝句而不合于格律的,严格来说就不算律绝了,倒可以算作古体诗,比如:

静夜思

[唐]李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唐]李白

★★★★★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春晓

[唐]孟浩然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

[唐]王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唐]王维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杂诗三首其二

[唐]王维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江雪

[唐]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听弹琴

[唐]刘长卿

★★★★☆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近体诗,即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以五绝为例,其格律只有如下四种(七律只需在每句前加两个反声):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注:加方框字表示可平可仄,粗体字为韵脚所在)

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一三五字可变调,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犯孤平:即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比如“平平仄仄平”,如改为“仄平仄仄平”,则犯孤平了,需要“拗救”,比如改为“仄平平仄平”。

三平调:顾名思义,就是诗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乃格律诗的大忌,三平调是不允出现的。

其余禁忌包括:换韵、失粘、合掌、重字、直白、新旧韵乱用等。

换韵和新旧韵乱用就是出韵了,而失粘或失对就是平仄失调,合掌指出句和对句是同一个意思,如主席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宋之问的“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另外,诗中一般应尽量避免重字,当然,叠字是可以的,如能写到李白、王维那种水准,则重字也不是问题;用语也不可太直白,诗如太直白,就不是诗了,是大白话。

近体诗中的绝句,宋人以为,绝就是截,把律词截掉一半,就成了绝句。截法共有四种:

截前:即把律诗的前两句截掉,留下后两句。

平仄:首句不入韵。对仗:一二句对仗(相当于律词的颈联)。

鸟鸣涧

[唐]王维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算不算律诗其实也是有争议的,首句就进行了拗救,次句又是三平尾。另外,为何不是深涧而是春涧呢?就算涧可分春秋,不解诗佛为何故意犯重?不过,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此诗仍是五星级好诗,盖其以意胜不以律胜。)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八阵图

[唐]杜甫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悯农

[唐]李绅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山中

[唐]王勃

★★★★☆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宫词·故国三千里

[唐]张祜

★★★★☆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离思

[唐]元稹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约客

[宋]赵师秀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赠刘景文/ 冬景

[宋]苏轼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截后:即把律诗的后两句截掉,留下前两句。

平仄: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对仗:三四句对仗(相当于律词的颔联)。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于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宋]志南(僧)

★★★★☆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雪梅·其一

[宋]卢梅坡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截中:截掉中间两句,留下首尾两句。

平仄: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对仗:全不对仗。绝句以’首句入韵、全不对仗’者为最多,以下

春晓

[唐]孟浩然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秋浦歌

[唐]李白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乐游原

[唐]李商隐

★★★★★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相思

[唐]王维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送别

[唐]王维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山中

[唐]王维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渡汉江

[唐]宋之问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剑客 /述剑

[唐]贾岛

★★★★★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夜宿山寺

[唐]李白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题诗后

[唐]贾岛

★★★★☆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池上

[唐]白居易

★★★★☆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长安秋望

[唐]杜牧

★★★★☆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宋]王安石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清]袁枚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凉州词

[唐]王之涣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枫桥夜泊

[唐]张 继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中问答

[唐]李白

★★★★★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客中行

[唐]李白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花卿

[唐]杜甫

★★★★★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泊秦淮

[唐]杜牧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清明

[唐]杜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咏柳

[唐]贺知章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凉州词

[唐]王翰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塞

[唐]王昌龄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唐]王昌龄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采莲曲

[唐]王昌龄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别董大

[唐]高适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逢入京使

[唐]岑参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暮江吟

[唐]白居易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寒食

[唐]韩翃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山行

[唐]杜牧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赤壁

[唐]杜牧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江南春

[唐]·杜牧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嫦娥

[唐]李商隐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隐

★★★★☆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词

[唐]刘禹锡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望洞庭

[唐]刘禹锡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乌衣巷

[唐]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小池

[唐]杨万里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题西林壁

[宋]苏轼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元日

[宋]王安石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春日

[宋]朱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示儿

[宋]陆游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截中”的七绝,首句不入韵的甚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观书有感

[宋]朱熹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龚自珍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截两头:截掉首尾两句,留下中间两句

平仄:首句不入韵。对仗:两两对仗(相当于律词的颔联、颈联)。

这种两两对仗的绝句数量极少,然而也有非常好的: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维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绝句

[唐]杜甫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以上罗列的都是绝句中的精品,所标星级是根据该诗的“江湖地位”和个人喜好而定,并无多少道理可讲。

五绝第一,有人认为应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也有说应是李白《静夜思》的。此外,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等等,似也不相上下,感觉没有一首不大爱的。

至于七绝第一,一般认为是“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然则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和《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和《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等,也是不遑多让。

不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李白和王维都可谓绝句界的两大高峰。王摩诘善五言,而李太白五、七言俱佳,且以数量取胜,无愧于“诗仙”之称。此外,王昌龄、杜牧、李商隐等人擅七绝,老杜虽说是律诗大宗师,但其绝句实力也相当不俗,本文所收篇目数犹胜于小李杜。王之涣流传的诗作虽只区区六首,但凭着《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两首扛鼎之作,就足以与摩诘、太白、少伯三家相颉颃了。

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觉得律诗太长,读一读绝句,也是不错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