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乘

 直尾昂述 2024-05-24

​舍尔巴茨基《大乘佛学》:

瑜伽行派与神学

-

瑜伽行派,与

实在论—神学

——

评舍尔巴茨基

《大乘佛学》

<瑜伽行派>

-

三无性

的解释

-

正如书名所提示的那样

舍尔巴茨基在《大乘佛学》

考察了大乘诸教派的发展历程

-

遵循西方哲学史的传统

-

这位

学者保持一贯的高度敏感

而对真实、因果、绝对者

等概念高度重视

-

并通过英语的书写

阐释了

大乘佛教整体的思想

-

在舍尔巴茨基笔下

大乘佛教思想呈现

从形而上学

向实在论—神学、

再向现代哲学

转变的脉络

-

先是

通过龙树的“法空”

破除对法的执取

-

以怀疑的论辩颠覆了

小乘佛学世界观的

形而上学基础

-

再从极端的怀疑主义

走向以三无性(三自性)

为代表的实在论—神学

-

随后又通过“直观”与唯意志主义、

柏格森直觉主义的非理性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合流

-

最后进行评价与总结

将大乘佛学收编进了

哲学史中

-

这种呈现

与其说是整理

印度大乘思想

-

不如说是将其灌入

西方哲学的模具里

-

虽然这样能够方便

受哲学史训练的人

进入到大乘思想

-

但我们

仍需指出这对思想原貌的遮蔽

以及对原有概念之秩序的破坏

-

舍尔巴茨基

既有,语言学的,知识背景

又有,西方哲学史的,解释资源

-

在考证

经书原文

的基础上

-

克制且

适度地

运用了

哲学史

的术语

来解读

佛经中

晦涩的

概念

-

舍尔巴茨基

富有创见地

将“三无性”

(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自性)

的“胜义无自性”解读为颠倒的、

斯宾诺莎式的“相下之永恒者”

(sub-specie aeternitatis)

-

他又举斯宾诺莎

“神即实体,神即自然”

大乘佛教的“如来法身”

-

进行类比,指出了

大乘佛教实在论当中的

神学—宇宙论色彩

-

“瑜伽行派”:

这一章

首先介绍了

瑜伽行派的

主要特征:

-

一是承认

阿赖耶识

与心意识

-

二是“否认

外部世界

的实在性”

-

接着介绍

瑜伽行派

唯识古学、

唯识今学

两派及其概况

-

然后

着重地介绍了无著的阿赖耶识理论

将其与毘婆沙师数论学说进行比较

-

藉由

“真实”

之维度

演绎了

三无性

的关系

-

最后介绍了陈那的

因明逻辑与认识论

及陈那学说的成果

-

结尾处

舍尔巴茨基,以带着

不可知论韵味的引言

总结了这一章:

-

佛对个别存在的了悟

绝不可以认识与表达

舍尔巴茨基解读“三性”

-

(一) 

唯識論者

從先驅者

中觀派

那裏

-

接過了

所有一切

個别存在

的相對性

以及

由相對性

必然導致

非實在性

(空性

亦即系

無自性)

的理論

-

這一理論的

自然含義是:

-

一切

多元性

的事物

也都是

相對的

-

不真實

-

如果它們有區別

-

那只是引向

不同程度的

非真實而已

-

首先

個別的觀念

是不真實的

-

因爲外部世界

並无與此觀念

相應的

對等的

實在物

-

它們不過是

邏辑的構造

(分別、妄想)

-

這被

他們稱作

本質上的

非實在性

(相無性、分别性)

-

(二) 

就它們都

仍然服從

因果原則

(相依緣起)

這一層意義而言

-

它們仍然

具有約定俗成的

真實性(依他性)

-

他稱此爲因果的

非真實性或相對性

(生無性、依他起性)

-

(三) 

歸根結底

它們又是

不真實的

個別存在

-

因爲它們會消融於那

絕對者(真如、如實=法性)的

唯一實在(圓成實、真實性)中

-

這被他們稱作作爲

一一各別本體的

絕對非真實性

(勝義無自性)

-

它與唯識論者所謂的

絕對者中的實在性

是相同的

-

這種實在性可以稱之爲

subspecie aeternitatis

(永恒的相之下的)實在性

-

從而這個絕對者

成爲了

相對於現象世界

的内在的東西

與之並非不同

亦也並非相同

(非異非非異)

……    

总结来说

大概分三步:

一、由中观学派的观点

-

个别物的观念

(相)

是相对性的

且只是

逻辑上

的建构

-

因而具有

“本质上非实在性”

(essential unreality)

二、

这些观念

服从

因果性原则

-

因而具有

“因果上的非真实性”

(causal unreality)

三、

观念

无论如何都会消融于

绝对者的唯一实在中

因而具有

“一一各别本体

的绝对非真实性”

(absolute unreality as individual entities)

-

虽然

(b)已经克制地藏去了

大卫·休谟先生的大名

-

但是在书写(c)时

舍尔巴茨基先生

还是忍不住

巧妙地化用

斯宾诺莎说

这种实在性

“可以称之为

sub-specie aeternitatis实在性”

-

甚至应当好奇

这位绅士是如何克制

不使用拉丁语realis

替换掉reality的

-

而且,我们很难不怀疑

当舍尔巴茨基先生笔下

写着三性时

-

思考的

究竟是,佛学

抑或是,近代西哲史

-

不过,舍尔巴茨基的

另辟蹊径仍是可贵的

就“相下之永恒真实”

sub-specie aeternitatis realis

来说

-

既揭示了

绝对者

唯一实在的

aeternitatis

“永恒”属性

-

又指出了

realis“绝对者”

与specie“相”

的分离是sub

“向下”超越的

-

绝对者犹如窸窣的黑夜

永远地潜伏于诸相之下

-

诸相必然

会下坠、

被消融

-

因此,(c)句的语态

是让步而不是条件

-

意在强调对诸相

绝对的、永恒的

支撑与支配

-

通过(c)

舍尔巴茨基解读了

胜义无自性是如何

“非异非非异”地

进入事物中的:

-

一方面

因realis

的内在性

而使消融

绝对可能

-

另一方面

specie

超出

realis

-

从而抵抗

这一消融

-

从而向我们显示

生活世界的丰富

以及

这一丰富

所昭告的

-

绝对非真实性

-

如果不是舍尔巴茨基的

笔误或是印刷校对出错

那么以上

“理校”

也算得上是

精彩的论证

-

但舍尔巴茨基的这一演绎

忽视了佛教史中重要一环:

-

三性说

乃是发端于

“假说自性”

“离言自性”

“善取空”学说的

-

所谓“假说自性”

-

是指

依于语言活动、

用以诠表诸法

之名言

-

“离言自性”

则指一切法

离于言说之外、

不可宣说的真实性质

-

认识到一切法

具有离言自性

才能“善取空”

——

即通过“空”认识到

假说自性的相对性

-

由此,才能

从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自性之“三无性”

过渡到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

“三自性”

重新演绎:

--

1. 遍计所执性:

-

观念,划分

事物的边界

(分别性)

-

从而

分别事物、

妄想实有

(相无)

-

而人依于

语言活动

诠表诸法

-

执取言说

从而身陷

假有之中

-

所以便即称

假说自性为:

“遍计所执”

--

2. 依他起性:

-

观念

由于对于

因果原则

的服从

-

被约定

为假有

(相依缘起)

-

观念依附于

因果原则

-

所以就叫

“依他起”

-

依他起性是

沟通两端的

桥梁

--

3. 圆成实性:

-

超出

言诠与因果原则

的离言自性才是

完满的、真实的

-

才是“胜义”的

“无自性”之“自性”

所以叫“圆成实性”

-

“三无性”与“三自性”

其实并没有实质区别

-

不过是“虚妄—假有—真实”

这一划分的正反论说罢了

-

舍尔巴茨基的,论证方式是实在论的

而我们的方法,乃是对名与实的区分

-

在解释了三无性后

舍尔巴茨基介绍了

世亲与无著晚年的

“圆成实”思想:

-

世界乃是

逻辑分别

的产出物

-

分别的,个别物

包含着,绝对物

当中的,大实在

-

并依,这一实在

从而,成为真实

-

舍尔巴茨基

从修行角度

出发解释说:

-

修瑜伽者,可以

抑制感官的活动

熄灭感觉

甚至知性

-

既然世界是

感觉构成的

-

那么寂灭了

所有感觉后

世界也就

不复存在

-

但真实的相

即斯宾诺莎

本人的

sub specie aeternitatis

是永恒的

-

个别之物

处在这一

“圆成实”

之下

-

便“分有”了

这一个永恒

-

故而个别物

在其自身中

亦永恒寂静

-

或说,是郭象式的

“独化于玄冥之境”

-

与其说,舍尔巴茨基

对三性的理解基本上

是实在论—神学的

-

不如说,舍尔巴茨基

即斯宾诺莎的代言人

-

在他看来:

瑜伽行派

最后不过是

实体—广延的

另外一种理解

-

但是,正如

前文指出的

舍尔巴茨基

的理论创见

仍富有启发

-

对斯宾诺莎

与瑜伽行派

之间共同性

的解读

-

以至《大乘佛学》全书

对大乘佛教

与欧陆哲学

的比较

-

对大陆思想

的相互发明

无疑具有

重大意义

-

我们也知道:

法国精神分析学派

的领袖雅克·拉康

早年痴迷于

斯宾诺莎

-

而晚年就是受到

印度佛教的启发

提出的“三界说”

-

瑜伽行派

终究还是

大乘佛教

的一支

-

它的最终目标是解脱

是于永恒处照见真实

-

但是斯宾诺莎

实在论的目的

乃是

通过认识到

真实的不灭

-

从而将自身

寄托于永恒

-

这也是为何

-

在同样的句式之中:

aeternitatis(永恒)

一个修饰了realis(真实)

一个修饰了specie(相)

-

是斯宾诺莎哲学重要概念,

指一切存在如属性与样式

都在神(永恒的相)之内。

specie, 属格或夺格;

aeternitatis,属格,

修饰specie;

按拉丁语表达习惯,

sub后接夺格是方位介词,

即“在……之下”。

-

故,sub specie aeternitatis

的,意思是“在永恒的相之下”

-

但舍尔巴茨基将sub和specie

拼接起来做reality的修饰词,

失去原主的aeternitatis

转而修饰reality,

-

意思就

变成了

“相下的、

永恒的

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