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复元活血汤老中医临症应用诀窍

 华华YHBH0207 2024-05-24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

图片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组成〕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恶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
〔治法〕
大黄,桃仁,红花,当归→活血行瘀
天花粉→消仆损瘀血
大黄,桃仁,红花,当归,天花粉→活血消瘀
大黄→意在借助酒力直走血分,并藉本品通腑之功引导瘀血下行,服后以利为度,得利痛减
柴胡→疏达肝气
穿山甲→疏通肝络
甘草→甘缓止痛,对于瘀滞疼痛有较好疗效
〔文献选——医学发明〕
治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
〔歌诀〕
复元活血桃红归,花粉山甲黄草随,
柴胡疏肝治胁痛,损伤瘀血服之宜。
〔加减类方〕
1.鸡鸣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大黄(酒蒸)30g,杏仁(去皮尖)3~7粒。上研细,酒一碗,煎,鸡鸣时服。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瘀血凝结,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本草纲目》引作桃仁,祛瘀力量更强。
2.当归须散(《杂病广要》)
→当归须8g,红花4g,桃仁3g,炙甘草2g,赤芍、乌药、香附子、苏木各5g,官桂3g。
→治闪坠瘀血,留在腰胁,疼痛不能转侧。活血力量稍逊,行气力量有所增强。偏寒者宜。
《成方便读》
夫跌打损伤一证,必有瘀血积于两胁间,以肝为藏血之脏,其经行于两胁,故无论何经之伤,治法皆不离于肝。且跌仆一证,其痛者在腰胁间,尤为明证。故此方以柴胡之专入肝胆者,宣其气道,行其郁结。而以酒浸大黄,使其性不致直下,随柴胡之出表入里以成搜剔之功。当归能行血中之气,使血各归其经。甲片可逐络中之瘀,使血各从其散。血瘀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花粉清之。痛盛之时,气脉必急,故以甘草缓之。桃仁之破瘀,红花之活血。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矣。
《医略六书》
血瘀内蓄,经络不能通畅,故胁痛,环脐腹胀,便闭焉。大黄荡涤瘀热以通肠,桃仁消破瘀血以润肠,柴胡散清阳之抑遏,萎根清浊火之内蕴,甲片通经络破结,当归养血脉荣经,红花活血破血,甘草泻火缓中。水煎温服,使瘀行热化,则肠胃廓清而经络通畅,腹胀自退,何胁痛便闭之不瘳哉?此破瘀通闭之剂,为瘀热胁痛胀闭之专方。
《中医外科方剂学》
若疼痛较甚者→加三七粉,或酌加郁金、川芎、乳香、没药等以增强活血祛瘀止痛之效;
若气滞较甚者→加木香、香附、青皮、陈皮、枳壳之属以助行气;
本方亦可酌情加减运用于肋间 神经痛,肋软骨炎等病属于瘀血停滞者。
《赵尚华中医血管病治验集》
理气活血法
气血同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凝,血瘀则气机壅滞。如胆囊炎胆石症早期、阑尾尖、肠粘连以及多种周围血管病中均有气滞血瘀之病变,只有理气药活血同用,二者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加强活血化瘀的力量,才能取效。常用方如复元活血汤。
邓中甲
临床运用,辨证要点,胁肋瘀肿疼痛,瘀血阻滞,外伤引起肿胀疼痛。如果瘀血较重,疼痛剧烈,当然刚才这个方里选的这些活血药大都比较平和。在外伤,跌打损伤造成这类出血导致的瘀血,三七是经常用的,乳香、没药、元胡这类活血止痛力量较强。如果疼痛、胀痛突出,当然柴胡的行气力量还不够,结合行气活血、气血兼顾的川芎、香附、郁金、青皮这类,针对这种气滞严重胀痛突出的。
这个药使用当中要注意,应该说两个方面。一个以利为度,历来强调大便稀了,得利就可以痛减。临床上一般大便稀了,疼痛可以减轻,这可以减轻,那不减轻,大便稀了那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往往你大黄酒制,没有酒制的或者酒制的程度要求不够。所以如果大便稀了,这个方不能再用,再用要换个方,易方处理或者调整方中大黄的用量,把大黄量减少,要减少,要调整。
还有第二个呢,服药一定要注意水酒同煎,我在讲总论里举个这个例子。用四分之一的酒,四分之三的水,用酒把这个药泡一泡,泡了以后再煎熬,煎熬以后倒出的药来(让)病人喝的时候,由于煎熬中酒精的挥发,酒气起作用不大了,根据病人吃酒的,他酒量的程度,你可以适当的给他喝药的时候给他兑点酒,作药引子,增加这种活血化瘀和药性布散(的)力量,这个在临床上用这个方根据病人酒量多少喝一点很有好处,跌打损伤以后比如我们用这个病人能够喝二两白酒没问题的,那你兑在里边,汤药里边,至少兑个五钱才行,让他喝,喝了以后有时候它本身跌打损伤以后躺着,他迷迷糊糊就容易睡,由于用水酒同煎,大黄泻下力量也会得到一定控制。
所以等他睡一下,休息醒来他疼痛缓解得比较明显了,伴随着腑气通了。因为他开始跌打损伤有很多都有发热,伴随有一些整体或者局部的这种发热,这个方也有这种包括大黄,包括瓜蒌根它有这种我们现在说外伤引起感染,它有这种清热,控制感染的作用。这是运用当中要注意的。
陈潮祖
1.本方主要用于跌打损伤,胸胁瘀肿疼痛,如果化裁得当,亦可广泛用于跌仆损伤,并不限于胸胁。 外伤性血肿:损伤后局部肤色及温度正常,伴有跳痛,面积广泛而无定处,肿胀,肿处按之如绵,脉浮大稍迟者,属气滞性血肿,治宜行气活血,本方加香附、川芎、青皮、枳壳之类。若损伤初期,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全身发热,烦躁不安,口渴、便秘、脉浮而数者,属充血性血肿,治宜泻热散瘀,本方重用生大黄,加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地龙、梔子、黄芩。
若损伤后局部肿痛,痛如针刺,肌表青紫,甚至肿块坚硬,温度如常,无灼热感,脉洪大或芤者,属血瘀性血肿,治宜祛瘀生新,活血定痛,本方重用当归,加苏木、血竭、乳香、没药、续断、儿茶等。若伤在上肢,酌加桑枝、桂枝、姜黄以引药达于肢臂。
若伤在下肢,酌加牛膝、木瓜引药下行
骨折:骨折初期,局部肿胀偏甚,功能受碍,皮肤微热,瘀积较重者,酌加牡丹皮、陈皮、苏木、延胡索、三七等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根据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的道理,暂时不宜使用接骨之品,重在祛瘀生新。骨折中期,局部肿胀消减,瘀积不甚,疼痛减轻,断端已经复位,皮肤温度正常,脉浮而涩者,酌加续断、土鳖、骨碎补、自然铜、补骨脂、乳香、没药、三七等药接骨续筋。四肢骨折,加牛膝、桑枝、鸡血藤、木瓜之类以助药力透达四肢。脊椎骨折,加杜仲、狗脊、菟丝子等补肾之品,促进骨折愈合。肋骨骨折,加苏木、郁金、旋覆花、香附子、佛手片等疏肝理气。
2.肋软骨炎、腰扭伤、肝脓肿据临床报道,用本方治疗肋软骨炎、腰部扭伤属于血瘀气滞者,有效。本方与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肝脓肿亦有效。
韦贵康
治疗骨折原则:
“破”,即早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法。
“和”,即中期用和血生新、续筋接骨之法。
“补”,即后期用补肝肾、舒筋通络之法。
初期用复元活血汤;中期用陈术四物汤加骨碎补、自然铜、合欢皮、川断等;后期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李寿山
活血八法之通经活血法
是用活血化瘀兼有通经消结之药的治法。
此法常用于外伤引起的局部肿痛或杂病气滞血瘀日久,形成癥积痞块,或痹证日久瘀血阻络等证。
常用方剂如七厘散、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活络效灵丹等。
岳美中
复元活血汤,治跌扑损伤,坠车落马,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汪昂谓:“不问伤在何经,恶血必留于胁下,以肝主血故也”。肝胆的经络行于胁肋,故方中用柴胡疏斤胆之气。柴胡多用,有活血化瘀之作用:山甲走窜,破诸经络之结滞。更用桃仁之润以行之,红花之温以导之,归尾之辛以通之。天花粉甘凉散血,甘草缓急止痛,大黄能荡涤凝瘀败血,酒能通经活血,本方不仅能去瘀,而且能生新,使气血通畅,疼痛自平。
本方不独治胁下瘀血作痛,凡系跌打损伤,无论周身上下,也无论新久之痰血作痛者,均有效验。山东省中医学院骨科教研组曾用木方加减治疗因外伤引起的腕、踝关节软组织血肿,效果良好。一般服药2~3剂后,疼痛减轻,肿胀渐消;轻者5剂,重者8剂,则告疮愈。
其加减法:
①局部皮色、温度正常,按之肿如绵者,加青、陈皮,木香、香附;
②局部肿硬,表面有青紫血晕,温度正常者,加赤芍、苏木、血竭、三七;
③如肿硬如石,皮色红紫,温度增高者,加赤芍、丹皮、乳香、没药、紫草、地龙;
④伤在上肢,加桂枝、桑枝;在下肢加牛膝、木瓜等。
印会河
加减方:柴胡10克,赤芍30克,花粉30克,当归15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川军6克,川断10克,骨碎补10克,自然铜15克(先下),蛰虫10克,落得打10克。用治一切外伤后遗症,有胸闷、定痛或压痛,口干不欲饮,心烦乱梦等。
王琦
加减方:柴胡6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l0g、三七6g、穿山甲10g 、天花粉10g、丹参15g、茜草10g、乌贼骨l0g、王不留行l0g。用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症候群。
疗效不显者→酌用炙水蛭6g、乳香 10g、没药l0g等交替使用,或佐以温通督脉之品,如鹿角霜10g、菟丝子12 g等;
湿热明显者→用黄柏12g、乌药10 g、泽泻12g等;
前列腺结节者→合桂枝茯苓丸加水蛭6g、莪术10g破瘀消坚;
尿道刺痛明显者→加琥珀粉3g冲服。
王庆国
胆囊息肉样变—痰瘀互结证
相对稳定期湿热内蕴较久,则可见痰瘀互结之象,临床表现为右胁肋部胀痛或伴针刺样疼痛,拒按,舌质暗,有瘀斑,舌下静脉紫暗等。王庆国则多予以复元活血汤合温胆汤化裁以活血化瘀,利湿祛痰。方用柴胡调畅气机,使气行则血行;以桃仁、红花、大黄活血化瘀,使湿热瘀滞从大便而出;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半夏、竹茹化痰;枳实、陈皮助柴胡调畅气机,使气顺则痰消,诸药相合,共奏顺气祛痰化瘀之功,可使气畅痰消瘀去。若胁肋部疼痛较甚,瘀结较重者,则加入穿山甲、全蝎等活血通络,化瘀消癥之品;若病程较久,息肉久治仍不减小者,则当配伍郁金、金钱草和鸡内金,以加强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力;或配伍煅龙骨、煅牡蛎等软坚散结之品,消痞结之息肉。
施杞
脊髓型颈椎病 当从“痉”、“痿”论治,重点应观察患者肌张力的高低和肌力的强弱。肌张力增高、肌力降低,从“痉”论治,主要由于恶血留于肝经,气机受阻,肝气不舒所致,治以活血祛瘀,疏肝通络,方用益元解痉煎(由圣愈汤合复元活血汤组成)加减;肌张力降低、肌力降低,当从“痿”论治,主要病机为气阴两亏,经脉失养,治以益肾阴、补肾阳、化痰通络,方用益元养痿煎(由圣愈汤合地黄饮子组成)加减。
裘沛然
疑难病治疗八法
内外通贯法
中医学有内、外科之分。两个不同学科的病证、机制、治法诚然有所区别,然而人体的脏腑经络是个整体,营卫气血周流内外,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中医外科疾患,一般多见于体表,病灶可以观察接触而知。内科疾患则多在体内脏腑,其病灶每为视触所不及,而病因病机无不相通。所以,高明的外科医家无不熟谙内科之理,其治疗常以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基于同一原理,外科学上的许多名方,也尽可应用于内科疾患,而这方面常为我们所忽视。实则“外为内用”,用之得当,往往获显效。
如阳和汤治疗阴证伤寒颇有卓效;犀黄醒消丸治疗肝肿大、肝硬化,对肿瘤亦有相当效果;又如复元活血汤治结;四妙勇安汤治疗斑疹;夏枯草膏治疗梅核气;五味消毒饮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等,临床应用,均有较好效果。他如五虎追风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万灵丹治疗痹证,五神汤治疗尿路感染等,均较单用内科方的效果更好,对此,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医案〕
《赵尚华中医血管病治验集》(静脉炎)
女,35岁。
左侧胸壁静脉炎半个月。2周前因夫妇口角,佯装生病,翌日左胸至肋下起一索条状肿物,30厘米长,红肿硬痛,伴有胸憋,呕吐,舌淡,苔白,脉弦。证属肝郁、气滞、血瘀。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复元活血汤加减。
处方:柴胡10g,香附10g,天花粉10g,当归12g,炮甲珠10g,红花6g,酒军10g,丹参3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半夏10g,生姜3片。5剂后,肿物虽有延长,上自左胸三肋间,下至左髂前上棘,但自觉疼痛已止,不呕吐,饮食增加,胸憋减。又3剂后肿痛基本消失。
随访,愈后未复发。
朱进忠(结节性红斑)
患者,女,29岁。
1962年在两膝、踝关节附近发现20多个紫红色结节,疼痛,发热,阴天时加重,小腿轻度浮肿。天津某医院诊为结节性红斑。先用激素治疗曾一度消退,一个月后又复发如初,继用上法治疗一个多月效果则不明显,乃改用中药治疗。
某医认为本病系湿毒流注,予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治之,一个月后即大部消退,但两个月后又复发如前,再请该医以上法治之而无效。邀余诊视。察其除膝、踝关节附近有20多个紫红色结节,按之柔韧疼痛,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外,并见胸满心烦,头晕头痛,舌苔薄白,脉沉细涩。
思之,既然属于湿热流注,血络瘀滞,为何不效呢?
反复审脉,又习古人之见,始而有悟。陈光淞说:“按营分有热,至于斑点隐隐,急以透斑为要。透斑之法,不外凉血清热,甚者下之,所谓炀灶减薪,去其壅塞,则光焰自透,若金汁、人中黄所不能下者,大黄、元明粉亦可加入。在学者见证施治,神而明之,细玩烦躁,大便不通之语,自得之矣。”搜索关注国学髓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乃云:气滞血瘀,痰热结滞,阳明实热不散之故。
为拟理气活血,清热通下,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10克,赤芍9克,枳实9克,花粉12克,白芥子6克,丹参15克,甘草6克。服药6剂结节大部消退,头晕头痛胸满心烦亦减,乃继服上方45剂而诸症俱失,为巩固疗效,又改用一周2剂,一年而痊愈。
岳美中
案一:头痛
六脉弦硬,左关尤甚。自诉:头痛已年久不愈,并时发身痛,有脑动脉硬化症,尝服语西药运无显效。自述“头痛身痛如针刺”。这种疼痛,多属瘀血症,追询病史,而知其因跌倒后而患此症。因断定是瘀血性头痛兼身痛。
先投复元活血汤以化瘀:柴胡9克,天花粉9克,当归尾9克,穿山甲(炮)9克,桃仁6克,红花6克,川军6克。清水黄酒各半煎,温服。连服7剂。
复诊,头痛已愈,再按原方服数剂,身疼亦愈。
案二:外伤后遗
女,60岁。
自诉:因从高坠下,脑震荡,头昏失眠,不能走路,已3个多月。诊其脉沉涩,视其污紫黯,瘀血症具在。
复诊,能安睡,但舌下静脉仍只现紫色,喉中有痰,前方加竹茹、半夏,服数剂后,头已不昏,走路如常人。
案三:外伤后遗
男,66岁。
因走路不慎摔倒致胸部外伤,胸部疼痛难忍,皮肤淤青,呼吸憋闷,急诊我市某大医院拍片提示两根肋骨骨折,接诊医师告知需住院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住院。搜索关注国学髓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遂请余为其诊治,观察其胸片提示骨折断端无明显错位,告知若想保守治疗,需休养1-2个月,不可劳作,予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外喷胸部,内服复元活血汤5剂,处方为:
柴胡10g,天花粉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生大黄5g。
方中本有炮穿山甲片,因穿山甲为国家保护动物而现不再用之,加丹参15g、路路通10g代之。服用1剂,患者告知排稀便3次,但胸部疼痛及呼吸憋闷感明显减轻,服完5剂胸痛已不显。嘱其继续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内服田七粉断后,并告知一个半月后复查胸片以观察骨折情况。
〔按〕
从例一的年深日久头痛证看,因已有脑动脉硬化症,往往会认为是寻常肝阳僭越,肝风上扰的头痛证,多意识不到是瘀血性的头痛。在问诊中,因有刺痛而理会到是瘀血,由瘀血而问出曾受过外伤,背定了外伤性瘀血是本病的实质,从而取到了满意的疗效。头痛是现象,外伤性瘀血是本质,它的如针刺的特殊点与长期的顽固性,都表明了和其它性质的头痛不一样。瘀血性疼痛的表现,不仅刺痛和长即顽固,如部位固定,或因阴雨刮风和劳累而增重,或昼轻夜重,与望诊上唇污紫黯,切诊上脉沉弦或细涩,这些都应考虑是瘀血性的,都不是一般行气熄风定痛的疗法所能奏效。其起因不论是跌打坠落的暂与久的重伤,即皮肤微伤,血流于内部而作痛的,均应作瘀血治。还曾治过一例腰疼患者,中西止痛药纷投都无效。询其得病原因,云30年前,曾因坠马后而患此症。即投以七厘散活血化瘀,不日痊愈。
印会河
案一:硬脑膜下血肿水肿
男性,35岁。
2个月前,因骑车跌倒,头部触地,遂致头鸣胀痛、昏沉眩晕、视物模糊、记忆力下降、口干不欲饮。天坛医院 CT示:颅骨骨折,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MR示:左侧额顶颞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占据左侧 1/4颅腔。因畏开颅手术,故于 1988年 11月 7日来我院求治。搜索关注国学髓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诊查: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舌苔少、舌震颤、脉弦涩。
中医辨证:外伤瘀血。
治法:理伤活血。
处方:柴胡 10 g,天花粉30 g,当归 30 g,炮甲片(先下)10 g,桃 12 g,红花10 g,酒制大 6 g,生甘草10 g,土鳖虫12 g,花蕊石(先下)1 g,桔梗10 g,赤芍30 g,泽兰15 g,水蛭 10 g,丹参 30 g,川续断 12 g,骨碎补 12 g,自然铜(先下)18 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服 7剂。
复诊,头胀痛减轻,眼胀消失,视物清晰,记忆力恢复,复查 MR示:颅内血肿明显缩小,病灶影像变淡。仍以原方理伤活血 ,每日 1剂,继续治疗。
三诊:除轻度头晕、耳鸣外,其余症状基本消失。MR示:颅内血肿基本吸收。整个疗程 3个月,服中药 91剂,病症痊愈。
〔按〕
复元活血汤出自元代李杲(东垣)所著《医学发明》一书。其功能为活血化瘀、疏肝通络止痛,用于“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其意即为外伤瘀血引起的剧烈胁痛。我们应用此方治疗外伤血瘀疼痛,扩大了原方治疗的范围。搜索关注国学髓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凡由外伤引起的头痛、胸痛、胁痛、背痛以及四肢关节等处的血瘀疼痛,一般都可以此方加减治疗,并能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外伤之证,基本在于伤,伤必致瘀,瘀则必痛,故其治疗,首在祛瘀,其理伤活血者,亦主要在于祛瘀,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脉络不通,则疼痛难除。
本例患者治疗以复元活血汤为主,重用活血破瘀之药,加入蜇虫则含下瘀血汤,功能破血下瘀,并加入水蛭、丹参、赤芍、泽兰、花蕊石、自然铜等以强化活血化瘀之力,川续断,骨碎补以补肝肾续筋骨,桔梗载诸药上行,以达头颅病所。全方共奏祛瘀生新、疏通脉络、清除颅内血肿的作用。
案二:外伤后遗
女,32岁。
因手术时突然吊灯坠落,压于头部,当即气绝,经抢救转苏。经当地医治不愈,来京门诊治疗约半年,病退但未痊愈。因家事返原籍料理,操劳过度,旧病复发,除有胸闷,口干,精神恍惚,梦寐不宁等症外,更兼一头黑发脱落殆尽,再次来京,处方:
柴胡10克,赤芍30克,花粉30克,当归15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川军6克,川断10克,骨碎补10克,自然铜15克(先下),蛰虫10克,落得打10克,水蛭10,花蕊石15(先下)
半年余,自觉病症基本消退,疗效稳定,乃束装返里。1年后,病巳痊愈,能全日上班。
〔按〕
以复原活血汤为基础,复经家传改制,投用本方时,一定要有外伤史,并具备按痛和压痛的外伤后遗症症外。本方中蛰虫一味,不可缺少。如病久延年,久瘀不化者,可加花蕊石15克(先下),水蛭10克;大便不实者,改川军为熟军。服药期间避免过度劳累及不良情绪刺激。搜索关注国学髓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樊正阳(腰椎间盘突出)
我舅父长我十岁,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出生,自小身体孱弱,下乡回城后做了个车工,又长期站立工作,长期劳累导致经常腰疼,以至于不能坚持工作。随着国企的改革又做了下岗工人,继续到一私企打工,当然不能干老本行了,只干一些钳工的小活。常把缠铜线的圆轱辘当凳子坐,一日摞了两个,不小心歪了一下,就听得腰部咔 嚓一声响,当时也未在意,不料第二日便起不来床了,腰部胀痛难于转侧,右腿后侧向下如刀割电灼般放射至小腿、足部外侧,痛苦难当不是一般能想象的,一个老爷们哭鼻子可想而知了。没办法,急电外甥出马。
我背他到医院CT了一下,确诊为腰4—5椎间盘向右后突出。医生来劲了,声称必须住院手术,老舅面有难色, 搞不起呀,最少六千,下岗的没办法。我问医生,手术疗效及后果保证如何,医生支支吾吾不置可否。老舅生性胆小,害怕瘫痪了,想住院手术,我说如治不好,我养你,还是背回去自己干吧。撤去席梦思,支上硬板床,你就先受几天罪吧。
损伤初起,筋撕裂、络破损,自然会充血、水肿,在高压环境下,神经就受不了啦,不疼才怪哩,此时绝对不可牵拉、揉扯,会加重损伤的,只能静养。
予复原活血加味方:柴胡10克 、川牛膝15克 、桃仁泥10克 、苏木丝10克 、白芍药 30克 、生甘草10克 、制川草乌(各)6克、天花粉15克 、醋元胡15克 、薏米仁30克、泽兰叶20克 ,酒大黄10克,黄酒与水各半煎,日三 服,五剂。
呵呵,我是那个忙呀,煎药、送药,一日一趟。越五日,病痛减轻,已能转侧,扶持可下床。
前方再进五剂,同时针刺阿是、环跳、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一日一次,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
十余日过去了,他还对得起我,能自己下床上厕所了。
此时想必患处组织已在修复,快结疤了吧。化裁原方,再处:黄芪50克 、柴胡10克 、川牛膝20克 、桃仁泥10克 、苏木丝10克 、白芍药15克 、生甘草10克 、天花粉10克 、醋元胡10克 、酒大黄30克 、土元10克 ,还是黄酒、水各半煎服,隔二日针一次,
另:乳香、没药、血竭、炮甲等分捣细末,一次2克随汤药冲服。
又越十余日,已能自由行走,嘱脚勾重物,手拉门框做牵引状,量力而行以舒松腰关节。
停汤药,处方:制二乌(各)15克、威灵仙100克、血竭30克 、醋元胡100克 、五灵脂 60克 、土元60克 、制马钱子20克 、酒大黄100克 、青盐30克共为细末,面糊为丸,为二月量,每日服6克,分二次糖水服即可。此方取辛咸通痹法。
〔按〕
复原活血汤出《医学发明》,本为伤损瘀血留于胁下而设,今取之以治腰腿疼,因其舒筋通络,活血散瘀,为理伤之法。以其化裁治腰腿疼运用多年,疗效肯定,故写而出之。乳香、没药、血竭、炮甲配伍名为乳甲散,常同服羽翼汤药以化瘀通络定痛;所处丸药名为痹痛丸,可治一切腰腿疼。为方便记忆,歌诀如下:
痹痛丸用川草乌,威灵竭脂与元胡,
土元青盐马钱子,酒军糊丸疼痛除。搜索关注国学髓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