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教师喜欢“作假”?

 我的教育人生 2024-05-24 发布于北京

为什么很多教师喜欢“作假”

作者:李广生

概念是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它是人们沟通合作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但概念教学并未引起中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表现为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开展概念教学。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死”,二是“懒”。

很多教师认为概念是封闭的、固定的“死知识”,只需要告诉学生让他们记住即可。所以教师更愿意向学生讲授概念,不愿意花时间让学生定义概念。

很明显,让学生定义概念和向学生讲授概念相比,不仅要投入更多时间,还有付出更多精力,包括设计活动并组织实施,同时也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尽管费时费力,但结果还不确定,学生的定义可能并不准确、规范和全面。所以,很多教师懒得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采用“讲概念”的方式进行概念教学。

用行动的勤奋掩盖思考的懒惰在教育系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上上下下都喊忙和累,也确实很忙很累,但更应该追问的是,忙的什么、累在哪里、忙的有意义、累的有价值吗?

概念教学的僵化,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缺乏“弹性”,为后续教学埋下诸多隐患。让概念学习真实发生,教师要思考以下问题:

  1. 概念的名称;

  2. 概念的定义;

  3. 概念的属性;

  4. 概念的例子;

  5. 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概念”、“原理”、"定理"和"定律"这几个词汇常常被教师提及,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们用来描述知识体系中的不同层面,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

概念是对事物共有属性的抽象和总结,是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性结构。它为理解更复杂的理论和原理提供基础。例如,物理学中的“力”是一个基本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原理是描述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根本的规律,被实践检验且能够指导实践。它通常基于一系列概念建立起来,用于解释和预测现象。例如,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它可以解释和预测市场走向和价格变动,从而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

定理通常用于数学或逻辑领域,指的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定理的成立建立在前提条件和逻辑推导的正确性上。例如,勾股定理就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定律则是科学领域中用以描述一种普遍现象的规律性论断,通常具有普适性和必然性。定律通常经过大量实验验证,被视为有条件成立的科学真理。例如,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

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某一学科的知识和思维体系。概念是基础,原理、定理和定律建立在概念之上,形成对现象的解释和对实践的指导。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可以把原理、定理和定律统称为“规律”: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规律,定理是经过逻辑证明的规律,定律是经过实验验证的规律。毫无疑问统称为“规律”是权宜之计,方便了讨论但掩盖了三者间微妙且明显差异。考虑到三者的内在一致性,统称为“规律”未尝不可,但在具体教学中,还需要区别对待。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概念和规律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如果说概念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那么规律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没有概念,我们无法清晰的认识世界;没有规律我们无法系统的理解世界。不能认识和理解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概念教学的僵化方式延续到规律教学中,简单枯燥乏味,缺乏必要的体验的支撑,教学效果和效率都不如人意。规律教学的不足,通常也是通过练的方式弥补,用做题甚至“题海战术”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却忽视了另一点,练的量和度如果不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但无法强化理解,反而会僵化理解。人们通常说的“学傻了”,大致就是这样造成的。

概念教学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定义概念,规律教学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发现规律。但课堂教学中,“假探究”现象的存在让这条发现之旅充满坎坷。

有一天,我在一所学校连续听了两节小学数学课,课题都是三角形面积。两节课的思路和程序大体一致,都从身边最常见的三角形入手,都非常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合作探究,都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第一节课,教师出示红领巾,问孩子们:它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该怎么计算?然后教师又说:能否依照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再然后,老师为学生安排三个探究活动: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四边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四边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成四边形 。最后,孩子们通过计算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第二节课,教师这样导入:我们每天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习新的知识,那你知道做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呢?(学生:不知道)我们佩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三角形)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说到这里,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本课题目:三角形的面积。然后,老师接着说: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是怎么推导的?学生回答: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又说: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下面的程序和第一节课稍有区别,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研究直角三角形,有的小组研究锐角三角形,有的小组研究钝角三角形。最后,把三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总体来看。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确实立意于能力,也安排了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让学生动手操作和推导探究。但是,如果认真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孩子们在这些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大多是层次较低的能力——我称之为操作性能力。何谓操作性能力?我给出的一个不太规范的定义是:按照既定方案和程序,完成具体操作的能力。操作性能力更强调动手,而不太强调动脑,更强调实施,而不强调设计,更强调规范,而不强调创新。工人按照给定的图纸和要求,依据制定好的工序,把零件加工出来的能力,就是操作性能力。

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大致需要三种能力:一是转化能力,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二是动手能力,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是计算能力,通过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得出三角形面积。这三种能力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能力是转化能力,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则次之,属于操作性能力。如果孩子想到了转化,并想到把两个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那么后面的拼图和计算就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基本上不存在太大问题。所以,这节课最需要培养的是转化能力,最有意思的事情也是转化这件事。

反思这两节课,我们能够明显发现,这件最有意思的事情,被教师完成了。孩子们要做的,只是按照教师的提示,或是教师规定好的程序,进行拼图和计算。学生虽然动手了、计算了、思考了、探究了,但所有这些,都是在教师的有形或无形的控制之下完成的,所以他们只能获得低层次的操作性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高层次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

探究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越来越多。但在很多时候,或是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或是出于对学生的担心,教师总是要把探究的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或是把探究的路径为学生规划好。这样一来,探究就变成了按图索骥,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某一具体任务,就像工人按照图纸加工零件一样,从而使探究失去了挑战性,只剩下操作性。探究活动越来越多,但探究的味道却不是越来越浓,探究越来越像是体力活。有些学校使用的“学案”便是如此,表面上强调“学”,但用“案”紧紧地把“学”束缚住。这是一种变相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 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这便是“假探究”,而且是很有隐蔽性的“假探究”。这样的教学与其说是引导孩子,还不如说是牵引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发现往往是“被发现”,他们的探究往往是“假探究”。养成被牵引着思考的习惯,将会导致他们离开牵引之后不会思考、不能思考、不爱思考,就像长期拄着拐杖行走的人离开拐杖之后不会行走一样。没有过多的引导和提示,让孩子在自然的真实的观察中,逐渐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的认知得到发展,真正学会学习。发现是学习的开始。

还有一些教师,连“假探究”都不肯做,直接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规律教学,我称之为“真灌输”。但事实上,“真灌输”要好过“假探究”,不至于让孩子学会虚伪。“假探究”会破坏“真体验”,“真体验”被破坏后,真正的学习便很难发生。

发现规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创设情境、选择项目、设计活动、组织实施等等,共同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发现的重要价值,才会心甘情愿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包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创造出发现的体验。

为什么很多老师喜欢“作假”呢?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僵化的教学管理和过度的教学干预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是被逼着“作假”,不是喜欢,也不全是因为“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