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相长的道理

 精品寓言故事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教学相长”最早出自《礼记·学记》,原文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它的意思是说,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这一理念有着深刻的启示,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导学生,就是不断巩固和深化自己的知识,同时能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新的视角和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这都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都能得到提高,无论是教与被教,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知识境界,获得启发。

就比如孔子,作为有教无类的代表,孔圣人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弟子积极思考和提问。而孔子自己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启发,从而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

又比如西方与孔子一样地位的苏格拉底,他在教导学生时,也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辩论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角度思考,和学生不断探索真理,双方相互学习和促进。

陶行知先生也是这样,他的教育理念十分先进,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社会的紧密结合。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体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相互促进。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要做到这样,相互促进,获得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