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嗓中总有痰、异物感!此方调肝滋阴,治法合理

 人老颠东 2024-05-24 发布于安徽

Image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咽喉异感症的事儿。

什么是咽喉异感症啊?就是说,患者不知道为什么,嗓子里似乎总有东西,或者说有一口痰,堵在那里,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很不舒服。

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事儿。

给你说一个简单的医案故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58岁。

大概在4个月前,此患的妻子,因为肝癌不幸离世。

Image


丧事办完以后,此人一直郁郁不乐。紧接着,他就感觉自己咽喉部位不舒服,总有一个什么东西堵在那里,就是所谓异物感。虽然它不耽误吃饭喝水,但是也令患者本人担忧:“难道自己也长了肿瘤,要随亡妻而去”?


他去就医。经过检查,某医院用疏肝解郁的成药为其治疗。别说,吃下去以后,确实好不少。

但是没过多久,患者的症状再度加重,咽塞感比之前还明显。而且,咽喉干燥,口苦,夜晚尤其难受。胃里头还不适吞酸。

此患本来就心情沉郁,现在又如此难受,所以整个人状态特别差,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易怒急躁,而且动不动就来一阵耳鸣。

这时候,再用之前吃过的中成药,已经不见效果了。

无奈之下,此患再求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脉弦细,舌质红,苔少乏津。拿出之前的胃镜检查结果,发现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了解到上述种种信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生地20克,北沙参20克,麦门冬20克,炒白芍20克,丹皮10克,薄荷10克,炒川楝10克,黄连6克,墨旱莲12克,女贞子15克,炒枣仁15克。

所有这些,一共开5剂,水煎服,每日2次。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周以后来告说症状明显好转,夜晚睡觉也踏实多了。这时候,上方稍作加减,再投5剂。最终,患者诸证息平,完全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他最初刊载于1997年的《北京中医》上。

现在,我们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Image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很好理解,就是肝郁化热伤阴,导致肝阴不足、胃阴受损。

你看,患者发病之前,经历妻子病故这样一个特殊事件。

为此,患者郁郁不乐。这状态,是容易引起肝郁气滞的。足厥阴肝经,走喉头部位。肝郁气滞,经气不利,所以患者就咽喉不适。当时用疏肝解郁的成药,会有所改善,取得疗效。

但是,接下来,患者的症候,出现了变化。

这就是,肝郁气滞日久以后,他化热伤阴了。比如说,他口干,就诊的时候苔少乏津,舌质红,口苦。这些都说明,患者肝阴不足,阴虚生热。而且,这个热,还伤及胃,导致胃阴不足、胃气失和,所以患者就吞酸,胃不舒服。


至于说他晚上睡不好觉、性情急躁易怒、耳鸣频频,这些都是肝郁气滞、化火生热、肝阴不足的表现。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疏肝解郁、养阴清热。既要养肝阴清肝热,还得滋胃阴清胃热。

你看当时医家的用方——

生地20克,北沙参20克,麦门冬20克,炒白芍20克,丹皮10克,薄荷10克,炒川楝10克,黄连6克,墨旱莲12克,女贞子15克,炒枣仁15克。

这里头,生地、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川楝子和薄荷,疏肝解郁。而且,川楝子还能清肝热。炒白芍柔肝养阴,平肝阳。丹皮清肝凉血。如此,肝的问题可以解决。

北沙参、麦冬入胃经,养胃阴,生津液。黄连6克,入胃经,可以清胃热。如此,胃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最后,以酸枣仁15克安养心神,补肝血和心血,辅助睡眠。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的主体,是一贯煎的运用。生地、沙参、麦冬、川楝子,是一贯煎的主体结构。

从这个小验案里,我们能体会到所谓咽喉异感症的成因。这类患者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个人情绪管理上,有问题。或比较急躁,或比较敏感,或比较焦虑,总之,情绪上不稳定,不快乐。这状态持续下去,轻的,肝郁气滞。重的,化火伤阴。肝木乘脾土,接下来胃就不会太好。总之,一连串的问题都会产生。

可以说,上面医案里的方子,展示了这一病因病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解决方案。我们专业读者,不妨用心体会一下。非专业读者,可以做个保存,日后留用。注意,它一定是针对伤阴的患者。没伤阴,那就不要用。那用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仅仅是肝郁气滞引起的咽喉异感症,类似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逍遥丸等,是对症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