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好诗 | 用裕溪河打个比方

 帅帅m1guxnxn4d 2024-05-24 发布于山西

思 虎

裕溪河,刚蜕完皮,春天就来了
水的真身,浑圆,明亮

倒影,让天空触手可及
时间里失去的只能在倒影里找,比如
母亲十六岁时河边浣洗的样子

不只是裕溪河,或者说
它根本不是一条河

日落对岸不是偶然,偶然的是一只白鹭
摆渡人回头,面目已苍茫
水边人,你渴了吗?

去下游的运漕镇,我更习惯坐船
父亲挑着山,被流水轻轻托起、搬走

一切皆生皱纹。母亲说我越来越像父亲
的确,我们都喜欢用裕溪河打比方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验的深度内省,以象征和情境转化实现美感经验的传达,在简约又丰富的语言中呈现作者对生命源头与精神来历的追问。一首诗如何呈现诗意,本质上是一个以技抵道的过程,即通过形式与技艺的运用突破语言限制,抵达言外之意的效果,能够综合考验写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技巧及思考深度。这首诗中,作者并没有陷入常见的故土意象的无序堆砌、罗列,或感伤情感的浅尝辄止,而是别具匠心,把故乡形象聚焦于名不见经传的裕溪河,并经由它生发关于故乡人事的纷繁记忆和丰厚情意,在一种如小河流水般缓慢悠长的叙述节奏中,建立诗歌意象与生命认知之间的独特关系,比如白鹭与生命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比如摆渡人与生死之间所暗含的时间关系。“一切皆生皱纹”既有河水微澜的视觉感,又暗示着万物包括人的老去。因此,裕溪河不仅是一条自然生态意义上的河流,也是一条体现个体传承、发展和创造的生命之河。这条生命之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实现了超越:时间上,母亲十六岁时的少女形象和当下的模样遥相呼应,构成深长的意味;空间上,河流带着“我”走向远方,寻求更为开阔丰富的诗意。换言之,裕溪河是实境,更是一种诗境,既是作者回望中的故乡,又是生命不息的象征。

特邀点评:许陈颖

诗人简介

思虎,安徽巢湖人,作品获部级、厅局级一等奖等奖项,诗歌散文见报纸副刊,诗作入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每日精选”,数十万字发表在国家级、省市级媒体。

专家简介

许陈颖,宁德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两项国家社科课题,主持1项福建省社科课题,主持多项福建省委统战部课题、宁德市社科课题。先后获得福建省新闻奖、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成员)、福建省委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文学评论多次获得福建省报纸副刊年赛一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