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缱绻书香】■张斌

 白云之边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铁焰,原名张斌。男,汉族。生于1974年7月10日。籍贯济南商河。济南市商河县新航实验学校一级教师。酷爱文学创作,在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之余,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济南日报》、《齐鲁文学》、《济南教育》。先后有多篇作品发表或评为省市级奖项。其中诗歌《青春礼赞》在《济南日报》公开发表,《最美的你》在《济南教育》公开发表,并受到广泛赞誉。

缱绻书香


雪茧草书香不断,玉壶冰壑梦相随。宽敞明亮的客厅内,小儿子端坐在餐桌旁,手捧书本在阅读打卡,完成语文老师的作业。听着朗朗的童音,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摸样。不由得回忆起了自己的读书生涯。那遥远的过去仿佛就在眼前。

记得小时候,看到的最早的书是小人书。说到这里还有一段颇有传奇的经历。那是四五岁的年纪,我牵着大人手头一次进了城里。对于土生土长的我,可谓眼花缭乱,这里那里都看不够。渐渐地松开了大人的手,向着自由天地奔去。忽然一道风景吸引了我。一溜的书摊出现在眼前。我急忙跑过去,低头用发亮的眼睛注视起来,这些是我从未见过的,但是每本的封面就有无穷的乐趣。各种颜色服饰,人物动作,打斗场面……都让人百看不厌。忽然一本彩色的连环画小人书映入了我的眼帘,不由得俯身拿起来从封面开始慢慢翻阅起来。一页两页我被里边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心想如果这本书是我的多好。回头望望焦急等待穷的两手空的母亲,不由得不情愿的把书放回了原处。正要遗憾的离去,瞥了一眼卖书的老人,离得还远,用小孩狡猾的眼光环视了一周,觉得无人拿着书本一溜烟跑走了。就这样“偷”得了人生的第一本书。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怕卖书人发现,也怕大人知道。大人知道免不了一顿打。现在回忆起来可能是卖书人已经发觉,但是出于对爱看书穷小朋友的怜悯,装作不知罢了。我自从得了这本小人书,不分白天黑夜得看,一页一页的不停翻着,忘记了吃饭睡觉。古人曾言:“书非借不能读也”我觉得书非“偷”更不能读也。回头看看正在读书的小儿身边摆的整整齐齐一堆堆书籍,还有各种高档电子学习用品。当年的我和眼前的小儿读书的情景想想真是天壤之别啊!他们这一代人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的梦想在他们身上实现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的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离开的唯一原因就是读书。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还比较封闭落后,物质匮乏。身为农民的父母,大都希望孩子只要子承父业,会种地就行了。男孩早早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女孩早早出嫁,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只有少数的父母为孩子寻找出路,希望不再和父辈一样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父母就是这少数之一。记得母亲常常在全家一起吃饭时,语重心长地对我们姐弟几个说:“我和你爹不识字是睁眼瞎,再也不能让你们姐弟几个像我们一样了。只要你们想念书,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供得起。”父母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记得当年我家只有十多亩薄地,收入都是靠一年的全家辛苦天间劳作。勉强满足温饱,剩下的都交了我们姐弟几人的学费。在青黄不接的时节母亲要为我们的学费着急,不得不硬着头皮,低三下四地找亲戚邻居帮忙,东挪西借来凑足上学费用。时间一长还不上钱的亲戚邻居,见了面都像见了瘟神躲得远远的。生怕再向他们借钱。现在想起来,对于靠土里刨食供应四个孩子上学的父母是多么的艰难和痛苦啊!我们姐弟几个也不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离开了土地,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放眼看看现在的孩子上学是多么的幸福啊!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要什么家长一概满足。望着那些叫不上名字五花八门的玩具和光彩靓丽的学习用品,真真叫我们这些七零后羡慕。这些仿佛是梦境一般。

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些对于我这个有着近五十年书龄的书虫来说可谓深有体会。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很有哲理,大的来说对全人类国家民族,小的来说对家庭个人,读书都是进步的推动力量。纵观当今社会,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零零后。他们远离了贫穷,远离了艰苦,远离了读书的凄凉岁月。这是好事。社会进步了,条件提高了。但是“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古训还应长记心头。那种忘我读书精神应该继承发扬。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一缕缕书香沁人心脾,真真让人难忘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