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笈】提升书法创作能力的六大诀窍

 勤学奋进求健康 2024-05-24 发布于福建
问题清单:
一、 怎样临帖更有效?
二、 如何将临帖的元素加入创作中,做到临创统一?
三、 创作时的重点关注点在哪里?
四、 创作时如何做加减法,使不同风格更加协调融合在一起?
五、 关于章法如何构思?
六、 创作作品需一蹴而就,还是反复打磨设计?

一、    怎样临帖更有效?

关于临帖,初期先以准为首要,临摹有一定基础之后,就要带着创作意识去临帖,解决临创同步。
方法一:精准临摹
这个大伙都知道其重要意义,此次不赘述;
图片
图片
方法二:重组临帖法
所谓重组,就是将原帖上的内容随机打乱,任意临习。其目的是为了二次加工转化,使临出来的感觉与气息相对接近原帖,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主动思考意识。
图片

方法三:嫁接临帖法
将几个风格类似的作品,进行任意截取不同部分内容组合临习,不在乎文字内容的本身,而只是一种尝试嫁接方法,使临出的作品气息接近选取参照对象感觉即可;
图片

方法四:意临(改帖)法
这里所谓的意临(改)并非完全抛弃原帖,实际上是一种理解的临习法,在不改变原帖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可适当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临(亦可称:以他法临此法),因为这是带着创作意识去临帖;
图片
图片
方法五:仿照临帖法
仿照,顾名思义也就是有参照物,可将所临对象按照选定的参照范本进行临习,节奏,字组,轻重,空间、落款等等,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简单临一帖,而是将临创结合同步进行。

图片

二、    如何将临帖的元素加入创作中,做到临创统一

学习书法我们离不开临帖,但是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一切临帖的目的都是为创作服务。
方法一:仿创法
仿,就是要有参照物,可选取一段或者自己任意写几句话,创作前,先小临一段,抓住感觉之后,按照原帖的一些元素去创作,去运用,这样会加深对原帖的理解,而不只是为了临帖而临帖;
图片

方法二:主动集字法(非电脑集字)
创作前先临习一下法帖,那么在创作过程中,出现帖上有的字时,创作中就使用进去,一件作品中若有几个字接近古意,会使整个作品的档次有所提升,但是不建议用电脑集字,因为这样会降低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先选一小段内容尝试,随着次数增长,逐渐增加篇幅;

图片

方法三:意识法
此处所谓的意识,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意识,对一个帖临习之后要有所总结,总结原帖的用笔习惯(比如:某一个起笔动作,某一个笔画处理等等),总结原帖的结字习惯(如: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外部形态等等),创作作品中,带着这种意识去写,去调整,慢慢的就会加深自己的艺术思考语言;
图片

方法四:大胆实践创作法
创作,首先要有敢创作,敢于实践的胆量。尤其是经常临帖,会出现不敢创作的现象(停留在舒适区),总是会觉得自己写的作品和原帖差距太大,这需要打破心理障碍,要把手写熟,写活,即使创作的不如意,但是也要去尝试创作。久而久之,这种创作意识会逐渐形成,也会让你临完帖之后有创作的冲动。临创本一体,不要单独隔离看待;

图片

方法五:循环交叉法
创作作品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作品写出来,好与坏是其次,首先做的就是有作品出来,当写完作品后,发现问题,再回到帖上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会加深对原帖的理解也能提高你的意识,循环反复交叉使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实践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图片

方法六:风格特征把握法
古人留下的法帖,纵然是都学同一家,但是也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在临习中,我们要思考他们的区别,比如二王,他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颜氏、米氏、东坡等书风大特征是什么?抓住他们的特征方向,掌握大的方向和感觉,让创作的作品个人第一影响就知道你学的什么?
图片

三、    创作时的重点关注点在哪里?

创作的目的是呈现一件相对完整的作品,所以创作作品一切要以整体大局出发为主,每个字,每个笔画都到位了,但不能保证做整体就协调,有时候为了使作品整体能够更加相对和谐,会有意识的去牺牲或者舍去某个局部。但前提是不要出现硬伤,如:整体用笔都很多,如果有局部用笔太弱,会影响整个格调,所以整个是基本点,字形结构上,并不过分强调字字完美,有时候也要出现不完美的字,衬托出周围的完美。
图片

四、    创作时如何做加减法,使不同风格更加协调融合在一起

创作作品时,初期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脑海里面想法很多,各种矛盾、对比元素,都想加进一幅作品里面去,但又常常出现元素多元化而作品却别扭不协调的现象。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风格的定位,清晰的认识到作品的风格主线是什么?多种风格融合在一起这种做法需要鼓励去尝试,但单件作品的风格元素控制在(1-3个)即可,过多不容易驾驭,且在风格融合方面尽量去抓风格相近的进行结合,作品主线是基调,被融合进来的是为了服务,丰富作品的,但不可喧宾夺主。
图片

五、    关于章法如何构思

章法是作品整体布局的环节,一件作品并非每个字写好,就能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创作之前,首先要有意识的思考,将要写的作品章法的形式,脑海里面要有一个大致的构思;
关于章法需要一系列的单独训练,前期要有意识的去做专题训练,比如:字组,摆动,轻重对比,连带缠绕,空间留白等等,但这些元素皆可以借鉴古代的一些山水画作,或者自然风景图,去思考,去联想,嫁接到书法作品中去;
图片
图片

六、    创作作品需一蹴而就,还是反复打磨设计?

针对这个问题,刚学习或者尝试创作时,需要选好内容多次打磨尝试,其目的是为了反复对比不断提升,但不能格式化和套路化,需要打开联想思维,举一反三,慢慢的随着创作经验的丰富,下笔已不再思考过多,逐渐进入自然书写状态,做到不再是为了写作品而写作品,创作只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阶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法秘笈》
聚焦技法研究和经典解析
关注书坛热点事件和话题
↓↓↓
主编:二马头陀 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