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书法创作”?改变这些东西,就是你的创作作品

 泊木沐 2023-03-20 发布于辽宁

书法,古时叫书契或书丹,“书契之作,适以记言”,写字是用文字记录语言,以实用价值为存在的,并不是一门艺术。只不过中国的先民们业已具有了高度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力,几千年后的人们把古人无意于佳而书写的文字当成了艺术。

徐朝江书法《爱莲说》

书法创作,古人没有这个提法,而今天书法创作的文化价值又受到现代人的质疑。今天,书法已经脱离了古典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日常生活中,人们已普遍不使用毛笔了,书法艺术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强化、提升书法创作,也就是要强调创作的原创力。具有前瞻性、原创力的书法创作才是书法艺术的出路,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临帖、一味地模仿古人上。

一些书法爱好者一提起书法创作就认为这是一个反传统的做法,是一项书法艺术活动。其实有这样的想法产生,主要原因还是受到了当代书法艺术性的影响太大的缘故。作为书法爱好者,书法创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它既是学习方向,也是最终的学习目标。

什么是书法创作?

所谓书法创作,就是当一个人离开了学习古人的实际临摹后,而进行的独立创作过程。人们在学习书法时,总是要从临摹古人作品开始,去学习他们的笔法、字形、章法等各种书写环节,这也是学习古人书法的基本要求。有了这些方法和能力之后,总不能永远去临古,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创作作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创作作品时,还要有自己的风格,也就是自己的书法面目,只有把这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算作是书法作品。

如何进行书法创作?

书法创作时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学古能力,另一个是自成一体。所谓学古能力,就是你通过对古人书法的学习理解后,自己的书写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之上,如果你学习理解时间短,还没有完全掌握古人的笔法、字形、章法和风格,就急着去搞书法创作,这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书法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学古能力基础之上的。

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风格。我们在学习古人书法以后,不能永远去写古人,而是在学古的基础上,通过理解,转化成自己的风格。北宋书法家米芾说过:古人书各个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因此我们在学习了古人书法能力之后,再通过自己的修养、学养、情感把它化成自己的风格。

史诗书法《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书法创作需注意的问题

书法创作中需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古人与自己的关系,风格与章法的关系。

古人与自己的关系。我们在学习古人书法以后,也就掌握了古人书法中的笔法、结字、章法、风格等方法,但是,在书法创作中不能完全去照搬照抄古人的这些要素,而创作的书法作品中更不能完全是自己的成分,二者应当是以4:6的比例组合为宜。即古人占4分,自己占6分。当代一些书法家的步子更大,甚至2:8,或1:9,这样一来,多数则会变成了丑书,即遭到多书人的唾弃。

风格与章法的关系。章法是书法的布局和整体形式感,而风格则是学古所形成的气韵和意境特点。在学古中,按照古人的章法特点,在学会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变通方法,但章法对风格也是有影响的,因此,书法中的章法与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书法创作中,如果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尤其是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才能创作出好的优秀的作品。但是,如果在创作中传统的比例多了,就会使书法过于传统,失去了自己,如果自己的比例多了,而终将会走到丑书或江湖的风格,也是不会被提倡的。

杨广馨书法《宿洞庭》

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人所谓“书无意于佳乃佳”的观念只适宜于那些闲适并且毛笔不离手的古代文人,而不适宜于现代书法艺术家。现代书法艺术家必须临帖、创作、思考,再临帖、再创作、再思考,如此不断循环反复。必须具备锲而不舍、苦心孤诣、勇猛精进的精神,才有可能在书法艺术创作上不断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