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 拒绝emo,向阳生长

 广而告之公益 2024-05-24 发布于北京

近日,26岁中国女留学生在美遇难,其遗体在河中发现,好友称其患有精神疾病,上周还曾就医。

今年2月,23岁女大学生独游峨眉山失联,40多天后遗体在悬崖下找到,母亲称其存在精神问题,去年经治疗后已有好转。

今年3月,在湖南某医院规培的高校学生自杀身亡,其遗书中写道:“我好累,熬不下去了,这个世界再也不见......”

去年10月,佳木斯某大三女生跳江身亡,生前聊天记录显示,其因竞选团支书被同寝室室友联合其他同学孤立。

这样的悲剧,每年都会发生。

逐渐地,“自杀”一词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已不再是个罕见词汇。

而这每一起不幸的背后,都在释放着同一个信号,告诉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或许有人会说:“大学生都成年了,又不是青春期,没必要矫情地谈心理问题吧。”

的确,步入大学意味着学生们大多已成年,但大学阶段于他们所有人而言都是全新且陌生的人生转折期。

不仅学习方式不同以往,生活方式也由管束型向自主型转变,这也就使得他们必须独自面对各种身心成长的困扰与人生发展的抉择。

而风华正茂的年纪也恰是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段,一旦在面对和处理事情时出现偏差,就容易滋生心理问题。

来源:图怪兽

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在今年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到来之际,我们不妨一起来聊聊大学生的心理世界。

其实,大学生崩溃情绪、极端行为的出现往往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大学段每个年级也反映出不同的心理压力源。

那究竟是哪方面的压力呢,有关专家对此作了如下归纳:

心理疾病

研究显示,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家庭原因

据社科院相关心理研究,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

恋爱失败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

社会压力

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评价及地位等都较以前下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让学生们对找工作深感焦虑,并产生自卑感。

学习压力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专家表示过去高校自杀的学生中以本科生居多,现在硕博自杀比例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突出导致的。

来源:图怪兽

当问题产生、压力降临,大学生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01 规律作息

规律的作息除了能保证身体健康外,对心理和大脑健康也十分重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保证7~8个小时睡眠。

02 远离烟酒

不要偏信“借酒消愁”的说辞,吸烟饮酒不仅无法缓解压力,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小危害。

03 培养兴趣

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积极培养个人兴趣。研究发现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拓宽生活的宽度,对情绪释放也极为有利。

04 调节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05 学会求助

在遇到无法自我疏解的困难时,要及时向家人、老师朋友或心理咨询师求助,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问题一定可以被解决。

来源:图怪兽

“5·25”

谐音“我爱我”

这是一个快乐的休息日

更是一个提醒我们

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唯愿每一个你我

都能

好好爱自己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www./special/show.php?itemid=328

图片已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