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荒野牡丹王,比从前的它白毫多了三倍,汤水稠了两成

 小陈茶事 2024-05-24 发布于福建

这款2024荒野牡丹王,确实如它的花名一般,拥有《玉娇龙》那样不驯的野劲。

然而今年,它更野了一些。

2月的瑞雪,压甜了它的枝叶,同时,也赋予了它比往年更厚实的白毫。

因为2024这个特殊的年份,白毫们更丰沛,更厚实,更密集,更张扬。

再加上烘干时比往年更好的工艺——国营茶厂的老师傅亲临指导。

花下了天价的指导费之后,老S的炭烘技术愈发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于是,这泡荒野牡丹王,它生逢良好的天时与精湛的烘干技术,给我们奉献了极优秀的芳香与极浓稠的汤感。

无数养分在其中,喝一口便忘不掉。

今年的烘茶,老S比往年更认真。

快两个月了,蹲在炭烘房间里,白天绝不离岗。凌晨4点起来打炭,打两小时,6点后一直坚守到晚10点后。

我其实很感动。

在这个造假成风的茶圈里,人人为了卖茶没有下线各种胡吹海吹、各种胡编乱做的时候,还有人这样坚持去做一件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事。

可能这就是匠人精神吧。

没有这种执拗地非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劲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念头,在这浮躁的社会里,是做不好茶的。

所以,在喝这泡白毫远远多于去年的它自己的白茶、2024荒野牡丹王《玉妖龙》的时候,我竟然喝出了热泪。

原来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总是可能做出比从前更好的茶来的。

原来只要你不放弃,哪怕大家都放弃了都在走捷径了,你也可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来的。

因为难走,所以走的人少。也因为走的人少,所以才可以更快到达彼岸。

我们不降价,但我们提升品质。

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回馈?

请大家放心,当你害怕花钱买不到优质的茶的时候,小陈茶事和老S会一直在。

一直在,一直在想办法进步,一直在勇敢坚持初心不改。

无论你尝过了多少烂茶,回头的时候,我们,一直在。

2024荒野牡丹王《玉娇龙》

【品鉴笔记】

第一冲:

揭盖便是浓郁的荒野气息,扑面袭来。

那是一股子野草和野花以及其它的野生植物,汇合而成的一股山野之气。

只有到了林间野地里,阳光洒落间,才能闻到的气息。

独属于郊野的。

正如散发出这般气息的荒野牡丹王,它原本,就生于郊野,长在郊野,来自郊野。

它就像是初出茅庐时的木婉清,没有经过世俗的规整与教化,散发着一种自然纯朴的可爱钝感。

出汤十分钟,再闻盖香的时候,野香淡去,浮在盖底,像是底托,而花香盈盈而来,清新雅致,不妖不娇。

是生于山野的野花们,那天然去雕饰之美。

盖香的尾调里还有余韵。

是野草、野蘑菇、野生地衣....这些植物煮水之后生成的气息,有几分鲜,有几分清,还有几分,不驯的野气。

汤色是莹莹如月华的那种清辉之色。

九秋之季,清冷的月光,洒在湖面上,泛起一阵波光。

高不可攀,清冷得不似在人间。却又令人忍不住想让将它折下来,喝一杯,从此留在尘世烟火。

汤水主打一个清冽甘甜。

是那种被花瓣覆盖的井水,夏季喝上一杯,只觉得清心沁凉,不知道从哪来的花香,就此缠绵在唇边舌间。

白毫,初出汤时,盈满公道杯。

几分钟后,白毫下落到杯底,只留下清凌凌如大块白水晶的茶汤在杯中。

及至汤水倒尽,在公道杯的最底部,留下了一层软绵绵似细沙,又莹白如雪的物质。

那便是下沉的白毫们,沉积形成的。

轻轻捏一捏,软绵轻柔,欺霜赛雪。

第二冲:

盖香的前调,就是沸水刚刚出汤,温度最高的时候闻到的香气,是一股清冽的野生藤本植物的香气。

那种粗壮的藤蔓,带叶子煮水烧沸之后,粗壮苍老的纤维和鲜嫩的叶片共同散发出来的气息。

又老,又鲜,还野性强劲。

等盖子稍微凉一下,再闻盖香,有了变化。

野草+野花的香气,占据了盖上的大部分领地。它们如藤蔓生长一般,恣意蔓延着,恣意舒展着,侵夺着盖上的方寸。

这股气息带着极致的清与鲜,又有着满满的叶绿素的气味,携带着春的烂漫,夏的葳蕤。

盖子再凉一些,盖香又有了新变化。

那阵浓郁似迷雾的草香不见了,只留下花香,清幽而馥郁的深谷兰香,静悄悄释放着。

娇嫩的花瓣沾着雨后的露珠,在微风中,颤颤巍巍。

第二冲的汤水,颜色增加了,成为淡淡的鹅黄——比鹅黄要浅三分,但又比米黄,要浓两分。

倒在公道杯里,仍旧是白毫细细密密的,如静夜繁星,璀璨光华。

因了今年瑞雪压茶,这款荒野牡丹王白毫太多太密的缘故,公道杯中的茶汤,远看,倒像是不太清透一样——凑近了才发现,这是一块磨砂的黄水晶——清透的汤水里,凝满了丝丝的白毫。

汤水倒在杯中,便自动觉出凝脂感以及白毫的威力来了。

多个小汽泡,在汤面凝结,久久不散。并且,大量白毫沉潜在汤中,让汤水变更更稠,更有凝脂般的晶冻感。

喝一口,便觉得满口白毫,直铺满了整个腔壁和喉咙去。

袅袅的花香与毫香,顺着喉管升上来,像是太姥山间的晨蔼,那样的轻盈,空灵,隽秀。

汤中的滋味感,比前一冲定是加强了的。

花香毫香竹林清香野草香野蘑菇香....尽数浸出到了汤中。抿一口,便是鲜甜甘活在舌面上荡漾。

汤水中的浆感,也是极为强劲的。

重重包围住舌面,散发着清幽的,清冽的,花木香氛。

第三冲:

来自山间林地里的野树野草的气息,迷漫在盖香上。

是雨后的正午,水珠犹挂在枝梢,却迎来一阵炙热的阳光时,植物们在快速的光合作用中,散发出来的气息。

浓郁,纯正,而野性十足。

是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所闻不到的清新悠长。

微凉后的盖香,是清盈的花香。

雨过之后,风过之后,贴地的草丛里,那郁郁葱葱的绿叶间,簇拥着的小朵野花的清香。

柔柔的,弱弱的,却固执地侵入你的肺腑。

占得一片领地,释放一番风情。

盖子彻底冷后,是竹叶香与木质香,清鲜的嫩竹叶,煮水的那股子熟透的鲜香,加上老木头泡在水里久了,那种荷尔蒙深深浸入水里的气息。

清新,又苍劲。

汤色晶莹,跟前一冲一样,是淡淡的鹅黄。

只是更稠了,白毫更多了——到了第三冲白毫不减反多,说明这款荒野牡丹王的白毫,果真是丰富极了。

汤水倒在杯中,便是无数的小泡泡凝结在汤面上,长长久久,稠稠润润的,不肯散去。

汤水的浆感更是强劲。

喝一口,便是香甜软糯,鲜香迅速从回甘里涌起,并蔓延到整个口腔四壁,悬挂在上面,施施然释放着清鲜的香氛。

花香,毫香,野植物香....一层又一层覆上来,口腔里,便尽是这股子鲜爽、清新与柔润交织,仿若翠纱,拂过心田。

迷人,又醉人。

像是柳三变笔下的江南。

有烟柳,有翠幕,有荷花,有桂子,有珠玑,有绮罗,有参差十万人家。

有令人觊觎的财富,和风情万种。

【后记】

喝它的时候在下雨。

淅沥的小雨,绵绵不断。

路上没有行人,只有雨声。

古人喜欢听雨,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阑卧听风吹雨....

心境不同,但情境相似。

村姑陈其实不喜欢雨,出门旗袍会湿掉下摆,变得重重的,贴住小腿,像一只落汤鸡。

但李麻花喜欢。因为下雨就可能光明正大地睡懒觉,美其名曰:气压太低,血氧不够。

所以今天,因为下雨,只能坐在窗前看雨喝茶。

没有阳光的激发,反倒是觉得味觉和嗅觉都更灵敏些了。像是闭上眼,便能听到更婉转的发音。

感谢这泡极浓稠的荒野牡丹王,它比往年更稠两分的汤,以及它比从前多了三倍的白毫,抚平了绵绵细雨的忧伤。

我不喜欢陆游,但喜欢他的主战。

我不喜欢雨天,但喜欢这泡雨天喝起来更浓稠的荒野牡丹王。

它让我的灵魂,像玉娇龙一样不驯了一回。

跳出禁锢,轻舞飞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