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艇发射巡航导弹的两种方式,垂直发射是趋势,优点显而易见。

 心容乾坤 2024-05-24 发布于河北
战略核潜艇是当今军事大国都必须发展的一种标配武器,原因是其具备“二次核打击”的能力。所谓“二次核打击”就是在己方核武器基地遭到毁灭的情况下,仍然有力量发动核弹攻击。一般来讲,此方面特指战略核潜艇平台。
而“核战争”一词非常飘渺,在当今时局下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时刻存在的,但爆发核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说潜艇如何发射核导弹,单说他们发射常规导弹的能力。

一、潜射巡航导弹
开头解释了潜艇可以发射导弹的重要作用,不过能够经常发射的却只是常规进攻模式的巡航导弹。由于目前主流反导系统大多针对弹道导弹的攻击,潜艇发射的导弹多为超低空飞行,因此成为克制很多反导系统的杀手锏。
当前,潜艇发射巡航导弹主要有两种方式,分为水平和垂直发射,双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各有利弊。
所谓的“水平”发射,就是让鱼雷管兼职去干导弹发射井的活,一般都是使用533毫米或650毫米口径的发射管。这种发射方式是先将巡航导弹装进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像发射鱼雷一样将容器推出去。
有人会问:导弹怎么点火呢?

别着急。这个容器与潜艇之间连着一条将近32米长的拉索。当容器被推出潜艇后,拉索会随之绷直,当超过32米后就会被拽落。这个容器就如同抗战电影中要被扔出的手榴弹一样,拉弦被扯掉之后,导弹等于解除了保险开关,动力系统自动点火。
密封容器先在水中运动前半程,后半程会突然出水,然后猛地飞到300多米的弹道最高点。此时导弹的动力系统才会开启,直接在300米的高空直接启动、攻击目标,这样的运动轨迹让敌方的反导系统非常难以有效拦截。
这是美国式的操作。
俄罗斯的水平发射式潜射导弹操作与美国类似,只不过密闭容器在出水30米后就与导弹分离,等于其出水距离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

说完水平发射再说说垂直发射,后者的发射方式就比较好理解了,等于将陆基导弹发射井搬到了潜艇上。唯一不同的是,由于是在水下发射,水下部分先由气体发生器产生一种高压气体将导弹抛出水面,然后导弹点火升空。
不过垂直发射门派中还有“倾斜发射”的一派支脉,其代表为俄罗斯的“扬基”级核潜艇。由于新型潜射巡航导弹的口径远超“扬基”核潜艇自带的发射管口径,所以潜艇只能安装新的发射管。
可是新发射管的长度又超过了该型潜艇的空间,最后只能使用“倾斜式”摆放,才能勉强容下6具巡航导弹的发射管。由于“扬基”级核潜艇在俄军中的代号为“Y”,因此改装后的潜艇也被戏称为“Y缺口”级。

二、各有千秋
无论是水平发射还是垂直发射(包括倾斜发射)都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各自有各自的不足。
水平发射的优点在于花费少,因为鱼雷发射管是每艘潜艇的标准,使用其发射导弹最多就是改造一下鱼雷舱而已,无需进行大改。这样让常规潜艇具备发射巡航导弹的能力,所需要的时间、经费都比较少。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由于鱼雷发射管的数量有限,少则4个,多则8个(大多数都是6个),导致潜艇如果既装鱼雷又带导弹,那么哪样都带不多、带不齐。
导弹存量少,就无法实施饱和攻击。在当今反导系统普及的情况下,少数导弹无法高效率击毁敌方目标。而且导弹都是有发射弹道的,水平发射出去之后还要变为垂直向上,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而垂直发射就完全克服了水平发射方面的缺陷。首先,存储的弹量大,这样可以实施饱和攻击。一般来说,各国潜艇携带8到24枚导弹完全不是问题,所以进攻效率比较高。其次,由于导弹向上发射,不需要在水中调整方向,因此导弹比较容易控制,操作比较灵活。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导弹的发射区域大多在潜艇的首部和中部,这里会占据潜艇的空间,同时影响潜艇的战术机动性;如果垂直发射的导弹没有顺利点火,出现“哑弹”,那么导弹极有可能下坠砸到自己身上。
不过从发展趋势来说,相对于水平式发射,垂直发射还是以贮弹量大、火力强、水中弹道简单、易于控制、可靠性高、反应时间短、出水速度快、便于全方位发射和齐射……等诸多优点成为发展趋势。

毕竟新型潜艇多数都具备巡航导弹发射能力,因此动力系统和空间设计都会得到改善。同时“哑弹”出现的概率确实存在,但可以忽略不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