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半年,中药2剂就能入睡!

 勿用乐潜书斋 2024-05-24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前言

图片

睡不着......

晚上来数羊

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五只......

睡不着,根本睡不着

越数越清晰......

图片

中医的不寐,即为我们常说的失眠,每每入睡困难都会感到非常的痛苦。

当今社会的生活、工作、家庭、婚姻、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

有的入睡困难,有的易醒难入睡,有的还会彻夜不眠等等

我们通过以下医案,看钟师兄如何治疗失眠。

图片

医案分享

女 ,40岁,2024年5月14日

主诉:失眠半年

现病史:半年前因家庭琐碎事而出现失眠,自行买药和去他处(具体不详)就诊几次,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来就诊。

刻诊:失眠,多梦,晚上3,4点才能睡,感觉整晚只能睡2小时,睡着后基本是迷糊的,有噩梦,

伴有乏力,头痛,心烦,脾气暴躁,口干 口苦。

腰腹臃肿大肚腩,大便烂,小便正常,月经正常,

舌质淡红,舌胖大,脉无力。

舌像图示

图片

西医诊断:神经衰弱

中医诊断:不寐(心阴两虚  心神失养型)

治法:补虚去实 ,调和阴阳 ,安定神魂

方药:百合养心汤加减

百合30g,生地黄15g,川芎10g,首乌藤20g,茯神10g ,法半夏10g ,柴胡10g,五味子10g,黄芩10g,牡蛎20g,陈皮10g,石菖蒲6g ,龙骨20g,远志6g,炙甘草5g,合欢皮 20g  

7付,日一副,水煎,分两次服用

嘱:下午饭前和睡前2小时前服用

因原方酸枣仁贵,去酸枣仁, 加合欢皮,夜交藤,两药具有解郁安神作用。

微信随访:2024.5.18早上患者反馈第二天已经可以入睡 ,水湿肿已消,大便好了。

图片
图片

按语

病因病机:

不寐是关乎心、肝、肺三脏神志之病,

其病因主要包括“邪气加客”“他病波及”“脏腑既损”三端。

心为君主之官,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故不寐与心密切相关;

肝为魂之居,舍于血,主知觉,主升,能除秽,昼则脑神统魂,以行知觉之功;

夜卧则血归于肝,“人之魂,藏于夜”,故肝主睡眠,此为不寐与肝相关之理;

肺藏魄,肺气虚,魄不能制肝魂,魂魄飞扬致不寐。

因此,不寐之病总由三端而发,致心藏之神、肝藏之魂、肺藏之魄难入于舍,夜不能卧。

基于上述病机, 王行宽创制百合安神汤

方由百合地黄汤、酸枣仁汤、 柴芩温胆汤增减而成。

药物组成如下

百合30g ,生地黄15g,炒枣仁15g,川芎10g,茯神10g ,柴胡10g,黄芩10g,陈皮10g,法半夏10g, 五味子5g,龙齿15g,煅牡蛎20g,石菖蒲6g ,炙远志6g,炙甘草5g。

百合性味甘微苦、性平, 入肺、心、 胆经,润肺清心安神,重用,为主药;

生地黄养阴清热,与百合相伍, 为百合地黄汤,润养心肺、调和百脉;

酸枣仁、川芎、茯苓、甘草为《金匮要略》 酸枣仁汤;加五味子养阴清热、安神宁心, 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温胆汤在《备急千金要方》 为治大病后,胆寒、 虚烦不得眠者,

其中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健脾燥湿、化痰行气;

痰热失眠明显者,竹茹、枳实重在清化痰热;茯苓更换为茯神,重在安定心神,合柴胡、 黄芩疏泄肝胆、清泄痰热;

石菖蒲、 炙远志去心窍之痰浊而安神;

龙齿、煅牡蛎重镇安神。 

若心烦易躁等热象明显者,加炒栀子;

口干等阴虚突出者,加白芍、麦冬、 知母;

汗出者,加浮小麦;

神情抑郁者,加合欢皮;

气虚者 ,加西洋参等。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图片

钟昌邦,钦州市基层医生,崇尚仲景医学,擅用六经辨证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林氏医门第102弟子。 

擅长运用纯中医治疗各种鼻炎,小儿脾胃调理,头痛、咳嗽、发热、哮病、喘证、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胸痹、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

愿尽己所能将所学应用于基层百姓人家,为伟大的中医传承尽绵薄之力。

图片

撰稿丨钟昌邦

编辑丨黄雪妹

校对丨郭小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