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木子LiX 2024-05-24 发布于上海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溪山水阁图》,宋,绢本,设色,纵24.2cm,横24.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绘溪水寒林,峭壁危岩,远山空濛,白云缭绕,溪前敞榭虽只以粗笔界尺寥寥勾出,但造型准确,结构清晰。近景徒手意笔写板桥,颇有野趣。榭中人物凭栏远眺,于湖光山色映衬下,画面清秀明净而略显空寂。山石用斧劈皴,树略拖枝,带有马远风格,是宋人册页中粗笔楼阁的代表作品。本幅款署“李嵩”为后添款。收藏印有“陆氏水村”、“无逸斋”、“宣统御览之宝”3方。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宋《溪山水阁图》绘画步骤一:①前面几株树,分出墨色的深浅层次。前面两棵树用深墨勾线,从上往下勾,先勾主干,再勾细枝,细枝可偏淡。主干铁线描,用笔要劲挺,不能软棉无力,用笔尽量和底稿一样。细枝上实收笔要虚,像鹿角一样,有长短变化。

第一第二棵墨色一样。

②注意梳理第三棵和第四课的墨色深浅变化。

第三棵中墨勾线

第四棵中墨偏淡勾出。

第五棵树淡墨勾

第六棵树墨色再淡。

二:①前面山坡,中墨,护住树根,注意用笔的虚实变化。里面有斧劈皴,有披麻皴,用笔稍干。

山石的墨色近实远虚。越远越淡,注意和前面物象的争让关系。

山脚有胡椒点,介字点,用笔要淡。

水草淡墨,下实上虚。

②桥墨色要淡,用笔注意变化,近的这一面有厚度,墨色也可以略深。

③木头架子要实,墨色比桥面略深。

三:亭阁铁线描,瓦有虚实变化。亭阁墨色有深浅变化,粗细变化,虚实变化。线条一定要直,要劲挺。

点景小人墨色要淡要细。

后面的一排树,淡墨先勾树干,上虚下实。

淡墨干笔侧锋“混点法”点出长短不一的叶子。

四:①中景远山,用墨要淡,笔要干,注意虚实变化。

②远山用笔要细要淡。

③白云游丝描,清墨定位。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勾墨稿,先读懂画,然后按要求,慢慢勾,把画面层次用墨色区分清楚。把六棵树前后,枝干都梳理清楚。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勾好墨稿,整个画面上仿古色 。

调仿古色的几种方法:

1,藤黄加朱磦加墨

2,藤黄加胭脂加微量三绿

3,藤黄加曙红(或者朱磦)加花青

4,藤黄加赭石加花青或者(墨)都可以。

5,红茶水也可以刷仿古色。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仿古色我是用藤黄加朱磦加墨调的,调色要薄,多调些。沉淀一下下面的色渣,把干净颜色倒入另外一个盘子里再用。用餐巾纸过滤一下也行。

打仿古底色第一遍干透后再上第二遍,第一遍横着打底色,第二遍竖着打底色。

底色我打了七遍左右。

打仿古色云和桥不需要留出来。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①清墨烘染天空,从上往下晕染。

②清墨烘染流云,从下往上晕染,烘染云的时候,清水笔也往下晕染一下,线条边界不要太僵。

③清墨烘染湖面,桥上面面积大,下面面积小。烘染水草的时候注意色块透气。

④清墨平涂房顶

⑤清墨晕染中景山头,从上往下晕染。

⑥清墨平涂树干

⑦清墨染山石暗部结构。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注意色块的位置。等画面干后,同样的手法可以再重复一遍。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①淡墨从上往下晕染远山。

②淡墨晕染房顶,房顶色块有深浅变化。

③淡墨再次晕染山石暗部。近景山坡前后关系都统染出来。水草可以同步烘染。

④淡墨晕染树干,疤节处留着。

⑤淡墨晕染中景山头的暗部。第三第四棵树后面也一起烘染。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注意色块的位置。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①淡墨再次晕染远山,面积缩小,山脚要虚。

②淡墨偏深皴擦中景山头结构。

③淡墨偏深再次加深树干,枯枝可以同步加深。

④淡墨偏深皴擦近景山坡,

⑤淡墨可以复勾房子,桥,山坡轮廓线。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淡墨复勾,让线条有厚度,山石有体积感。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①淡墨再次分染远山,局部加深,面积很小。

②淡墨偏深再次皴擦山石暗部。

③树干暗部同步加深。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淡墨偏深再次皴擦画面暗部,强化结构。

3,4棵树后面大面积皴擦,然后清水笔稍微润一下。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①淡墨偏深再次提山石结构线,暗部可以同步擦染。

②中墨勾树轮廓线,加深树干暗部强化结构,复勾枯枝。不需要全部复勾。

③淡赭石平涂人物脸部。

淡赭石复勾房子,桥。

④淡墨青统染天空,云,山石暗部,湖面。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如果画面明暗不协调,用墨加花青加微量藤黄,朱磦再次整体刷一遍画面。

如果画面色彩协调,这一步省略。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调整好背景,最后画面点苔,勾水草,调整完成画面。

​调整画面,注意画面各部分色块的对比,该加深加深。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宋画《溪山水阁图》

临摹了几次,没一幅满意的,继续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