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亮 :她从湖上来

 大河文学 2024-05-24 发布于河南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有一天,我在讲地域特色的写作,希望大家都能以自己的生活环境最好是童年的记忆为原点,写地域风俗人情,写风景之美。接着就有一名新学员在课上激动地给我说:“老师,我叫祝冬青,是微山湖的,我从小到大都在湖里生活,我多想写一下俺的大湖了。”

她十分激动:我们一家和别人都是政府移民过来的,从湖区一下子上了岸,来到济宁一个镇上。我们跟着人家学习种甜瓜,种水稻。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城里买了房子。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到了岸上更怀念我的大湖。白天想梦里也想,孩子也陪着我回去住过。但是我想把这些生活经历都写出来。微山湖美啊,好多有趣的事情。三天三夜说不完。

我看见左边的角落里的学员笑着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当即给予鼓励,希望她好好搜集素材,多积累资料,把自己生活的湖区的点点滴滴的细节完美呈现给我们。

我简单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湖区捕鱼情景,吃饭做饭情景,夜里的风声,芦苇丛里的细节,湖上人家过年是怎么样的。

等到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课间休息,她给我看了布置的作业,那是我让大家做得日记写作练习。

她说自己不会电脑,还不会打字。所以我看到的是用铅笔写成的一天的日记。纸上涂抹的黑点是她修改的痕迹。她一边说我一边看,原来她第一次来上课有那么多的曲折。她先是坐反了公交车,但是她不知道老年大学是在文化馆里面的,等她重新来到这里,所以她看不到一些地方有张挂的牌子。她万分着急,她看着上课的时间已经过去好久了,忍不住哭了起来。她想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想到最值得信任的人,于是她打了110电话,是警察帮助她来到老年大学的。

她说这些的时候眼睛里是闪烁着泪花的。

我被她深深地感动了,我不仅仅感受她真诚的学习态度,对这个写作班的信任,更感受她热烈的眷恋家乡的情思。一个人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家乡,并想用文字记录下她们湖区的风俗人情,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从那以后,对她的关注也多了一些,她也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文笔 。衷心祝愿她能终于有一天写出来她的大湖之美。


作者简介

刘亮山东能源集团济宁二号煤矿井下工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济宁作家协会会员、济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济宁散文学会理事、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济宁老年大学写作班教师。获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第一届天津散文奖、微山湖征文奖、中国煤炭系统诗歌优秀奖。坚持以端庄的态度书写平凡的世界真善美。在各级报刊平台发表散文和评论作品一百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