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陇上农人 2024-05-24 发布于河北

1904年,日本和沙俄为争夺利益居然在中国领土上打了起来,最终双方都付出巨大的代价。

日俄战争结束后,昔日的敌人居然坐在一起秘密签订4份条约,目的却是为了更好的瓜分中国。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回望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感叹: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三国干涉还辽引发日本不满,第零次世界大战爆发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该条约取代之前双方签署的《中日修好条规》。

条约中清政府同意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还同意支付日本两亿两白银作为军费赔偿。

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计,2亿白银以约等于3.6亿日元,这笔巨额款项90%都用在日本的军事建设上,其中海军扩张的费用就占了将近40%。

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不仅仅是割地赔款,也代表着日本彻底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不过日本还没来得及高兴,包括沙俄、德国、法国在内的欧洲三个国家便提出抗议。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他们认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侵犯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其中以沙俄最为积极。

俄国虽然被定义为欧洲国家,但多数领土都是在亚洲,幅员辽阔的我国北方自然也成为沙俄眼中的肥肉。

自康熙中后期开始,俄国历任皇帝对我国北方领土一直虎视眈眈,自然不可能让日本人占了这部分利益。

《马关条约》签订后没多久,三个欧洲国家站出来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清政府,还出言威胁称:如果天皇拒绝将会切断日军水上的交通。

当时日本国力相对弱小只能忍气吞声,但受益于巨额赔款,此后10年日本的军事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想要称霸亚洲乃至全世界的野心。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已经引发日俄矛盾,双方战争不可避免,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1904年2月日军偷袭在东北的沙俄军队,标志着日俄战争爆发,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是由日本主动挑起的,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也没有想到,区区东亚小国敢对俄国宣战。

当时俄国海军实力排名全世界第3,日本仅仅排在第7,其他军事力量也远在日本之上,沙俄统治者当年之所以敢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就是觉得以自己的军事力量吊打日本。

事实证明,俄国低估日本过去10年在军事实力上的发展和膨胀的野心,双方开战仅仅6周俄国的一位高级将领库罗帕特金就说:我宁可出让旅顺港和南满铁路,也不愿意与日本为战。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在此情况下,日军乘胜追击,而俄国则节节败退。战争开打2个月后,双方为争夺旅顺港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沙俄军队在旅顺港坚守25天,士兵几乎死绝的情况下不得不向日本投降。

日俄战争一直打到1905年下半年,表面上看只是日本和俄国的战争,实际上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也参与其中,天皇在决定发动日俄战争之前就已经傍上英国的大腿。

美国一直垂涎远东市场,得知日英两国成立同盟,也为这两个国家提供了不少经济支持。

德国在远东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俄国站到了一边,法国一直是俄国忠实的盟友,不过这些国家也是各怀鬼胎,

最终两方都撑不住了,美国作为中间人展开调停,1905年8月日俄两国代表到达美国朴茨茅斯就停战展开谈判,并且于9月5日签订条约,日俄战争正式结束。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战场上兵戎相见的敌人按理说应该老死不相往来,然而和平签署《朴茨茅斯条约》后,日俄两国在此后10年内又进行四次秘密约定,内容则是关于如何瓜分我国。

日俄两国签订四份密约,共同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英国著名史政治家丘吉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盟友,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形容日俄战争之后的日本和俄国恰如其分,两个国家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投入大量的兵力恨不得将对方彻底打趴下。

可是在《朴茨茅斯条约》签订后,他们居然再次做到谈判桌上先后签订4份秘密条约,协议的内容就是共同瓜分中国。

美国介入日俄战争是为保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也想进一步向中国渗透,所以对于战争双方进行调停。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日俄两国之所以同意停战,一方面是愿意给美国一个面子,另一方面是这个国家也快要撑不下去了。

战争一开始沙皇预判不足导致俄国战略失误被动挨打,导致民众对于沙皇的统治越来越不满。

当然日本也不好受,在长达19个月的战争中投入17亿军费,其中有一半还是向英美借贷。

刚开始日本想从俄国这里大捞一笔,要求对方战争赔款,尼古拉斯二世却公开表示“要钱没有!不服气,我们就继续打。”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日俄两国谁也不服谁,但为何他们又抱团取暖呢?原因还是在于美国。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东亚这么一块肥肉不可能放弃。

美国一旦进入势必会侵害日俄两国的利益,蛋糕就那么大,自己还不够吃,美国横插一杠岂不是就要饿死了?

基于此沙皇的态度便没有那么强硬了,主动向日本天皇伸出橄榄枝对其释放善意,日本一合计也是这么个道理。

于是,日俄战争结束的第2年开始沙皇和天皇先后进行多次接洽密谋,为如何瓜分东北亚以及东北地区划分势力范围。

1907年沙俄率先示好,商定将将东三省和内蒙古北的大片地区划分为南北两部分,靠近南面一边归日本、靠近北面一边归沙俄。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他们还给彼此送上大礼,沙皇表示既然日本占领了半岛,自己就绝对不会干涉,作为回礼天皇支持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利益,笑谈间就定下瓜分中国的计划。

3年后美国在远东的渗透已经越来越明显,沙俄和日本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又坐在一起再次划分势力范围,这次密约给日本完全占领朝鲜半岛提供了机会。

1912年清朝统治者颁布退位诏书,中国绵延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正式落下帷幕,同一年俄国公然支持外蒙古独立出来,再加上背后有日本支持,蠢蠢欲动的外蒙古也有了底气。

两国第三次进行密谈,内容就是将蒙古地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边归日本,西边归俄国。

1916年第一次之世界大战爆发,俄国被迫卷入、西线烽烟再起,为保住自己在远东和中国的既得利益,再次主动联系日本进行第四次密谋,其目的是为了稳住日本。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这一次两个国家野心更大,直接把西北地区以及华北平原全部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行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世界格局,日本崛起酝酿侵华战争

回看当年的历史,日俄战争战争不仅改变日本、沙俄以及中国三个国家的命运,也让这三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这场战争成为日本崛起之路上的里程碑式的胜利,一个弹丸小国战胜比自己国土面积庞大数十倍的俄国,还获得大英帝国和美国的支持,在全世界面前风光了一把。

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糟糕的表现,招致国内人民的反对,十月革命在酝酿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世界格局,直接促使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沙皇的统治被推翻,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作为一个新的政权,苏联不承认之前签的不平等条约,但依然在支持外蒙古独立,认为有了外蒙古自己就有了战略缓冲,实际上还是垂涎这片土地。

日本得知这一消息后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而是保持观望的态度,但两国都没有放弃远东地区,而我国则彻底的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从1920年4月开始,日本就逐渐派一些级别比较高的军官来到东北,其目的是维护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并且更进一步蚕食我国。

这就要提到一支日本的王牌部队关东军,日俄战争分出胜负之后,日本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特意成立一支军队,被称作“满铁守备部队”。

刚开始这支军队人数不多,与驻留在当地的另一个师团加起来约有2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部。

后来,日本撤销关东总督府组建了关东司令部,由此关东军的地位得到非常大的提升,此后5年活动范围虽然还是在东北一带,但在1926年关东军扩编。

相比起日本的野心,刚从一战中走出来的苏联正在忙于国内经济的建设,日本政府一看自己有可乘之机,于是先是策划皇姑屯事件,导致“东北王”张作霖去世。

关东军高层于1931年9月18日晚上策划柳条湖爆炸,史称“九一八事变”,我国则进入抗日之路,其中东北抗日联军就是最有名的队伍之一,他们用英勇无畏的精神写下了一段传奇的抗日故事。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进入抗日阶段,一个弹丸小国放言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四万万中国人民从此团结起来,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

总的来说,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日本的野心是一步一步膨胀的,包括沙俄在内的西方列强也助长了日本的野心。

日俄战争后,日俄10年内签订4份密约,沙俄: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国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看那段心酸的历史,不禁让人感叹落后就要挨打,哪怕你没有侵略别人的心,但只要没有实力就必然会遭到别人的瓜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