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世人定义(贴标签)的“内耗”与现实中真正意义上的“内耗”

 永熙随笔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3263期原创作品”)

人真正的内耗是“不敢思考与表达,吝啬于创造、给予与祝福他人(在做错事情的时候丝毫不肯妥协与自省),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一开始只为逃避周边些许人与事、可不知不觉却逃避了整个世界,内心早已与外界的任何事物失去深深的链接)”,而不是那些“在做了事情之后(起码敢于创新试错及批判质疑),才感受到内心矛盾与冲突”的人(往往这些人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问心无愧、并活得真实透彻及无时无刻默默绽放着个人光彩)。


其实这些被世人贴着“内耗”标签的人(而不是那些真正一事无成、什么都不敢尝试、真正身心内耗与匮乏的人),是真正具备良知及遵循道德底线的人(真正具备资格成为“有血有肉、于内在精神方面有所追求、对社会有所作为、追寻并感知使命感”的人),毕竟他们敢于为自己及他人的人生负责(真正意义上的把他人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不再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延伸体来看待)、擅长做“利己利他”的权衡利弊、在绽放生命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不忘帮助他人成全他人自身的独一无二(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曾经愿意真挚欣赏与祝福的人”、依然愿意一如既往地真挚欣赏并诚心祝福他人)。所以看似他们不断被社会(丛林法则)给边缘化,但其实世界真的很需要他们(甚至远超乎他们的想象),因为有关“情绪价值的提供”真的很稀缺(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天性灵性,更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意识很强的道德感、做事责任感及个人使命感,也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人际关系中的远见以及有关为人处世的意愿与自律”)。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