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往事:小淮海和大淮海(三)

 哈哈狮的信箱 2024-05-24

1948113日,辽沈战役正式落幕的第一天,辽西走廊最西端的葫芦岛港一片繁忙景象,海面上停泊着无数船只,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国军“东进兵团”的士兵们蜂拥登上甲板,准备向关内“转进”。

东北“剿总”副司令杜聿明愁眉不展地眺望远方,脑子里思绪万千,直到副官的一声“报告”将他拉回现实,原来是有一位不速之客来访: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许朗轩。

许朗轩恭恭敬敬地说:我特地来向长官汇报军情,目前徐州军队已经整补完毕,布防在徐州到海州的陇海线以及临城到宿县的津浦线两侧……

杜聿明不客气地打断道:和我说这些作甚?我现在不是徐州“剿总”的副司令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许朗轩笑道:共军刘邓部正向东急进,徐蚌会战一触即发,总统非常器重您,自然是请您回去坐镇指挥的,这里有一封总统的亲笔信,请您过目。

杜聿明展开信纸,蒋介石在信中亲热地称他为“吾弟”,原来首鼠两端的老蒋又提出了一个新方案,那就是放弃徐州,主力退守淮河南岸,集中在蚌埠附近,和解放军决战。

杜聿明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思索半晌,缓缓道:守江必守淮,我同意这个会战计划,只是这么多兵团同时行动,若不能干净利落、迅速果决,就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许朗轩欣然道:不虚此行!我可以回去交差了,不知长官哪天去蚌埠上任?

杜聿明却好整以暇地说:不急,不急,葫芦岛的部队还没撤完,我一时还走不开,徐蚌会战的具体部署,有刘峙总司令督阵,照计划施行就是。——杜聿明的真实想法是,国军不战而退出徐州,难免让舆论哗然、友邦惊诧,到时候刻薄寡恩的老蒋极有可能把自己推出来当替罪羊,所以他很沉得住气。

常言道,棋差一着,满盘皆输,蒋介石弃守徐州的计划其实很靠谱,可惜国军还未开拔,华野大军就星夜兼程南下,兵锋直指徐州和陇海路东段,国军失去先机,只能被牵着鼻子走,一步步走向败亡。

图片

同一天,参谋总长顾祝同和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风尘仆仆地飞赴徐州,召集各兵团司令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等人,正要宣布作战部署,却见众将一个个神情慌乱,七嘴八舌地报告道:共军的大部队已经来了!

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面色凝重如铁,高声道:我军驻地附近连日来都发现共军调动,我判断这是粟裕的主力,目的是汇合苏北共军夹击我兵团,一旦得手,就会循序击破其他各兵团!

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也说华野正源源不断杀向鲁西,前锋已到曹县和城武。顾祝同暗暗心惊,一时间没了主意,倒是郭汝瑰保持着头脑冷静,心念转动,建议道:若共军大举进攻,不是占领海州就是集中兵力围攻黄百韬兵团,应立即向运河以东增兵,否则黄百韬兵团势单力孤,前途恐怕不妙。黄维兵团迟迟不到位,为今之计,只有让孙元良兵团和李弥兵团尽快向徐州靠拢。

黄百韬将头摇得拨浪鼓一般,语气生硬地说:你这个主意太不高明,我看应采取乌龟战术,以徐州为中心,各兵团互相衔接,深沟高垒、严防死守。我不是怕死,而是现在我们的兵力沿着陇海线上一字儿排开,过于分散,实非长久之计。

其余人纷纷附和他的观点,于是顾祝同决定驻防海州的李延年第九绥靖区全军撤往新安镇,随黄百韬兵团一起渡过运河,兼程往徐州而去。

此时,海州城里的李延年还蒙在鼓里,正忍着内心的厌恶接见一位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海州新浦盐店的经理唐某。唐经理脸上堆起职业性假笑,开门见山道:李长官,刘总司令让我随你一道回徐州。

李延年一头雾水,下意识地脱口而出道:我何时说过要回徐州?

唐某发出刺耳的嗤笑声,轻轻道:不要海州了,你不知道吗?

几个小时后,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果然发来电报,命李延年火速撤退。原来刘峙正是那家盐店的幕后大老板,李延年哭笑不得,向下属疯狂吐槽道:一个盐店老板的消息比我灵通多了,我们这位刘司令,把钱财看得比国家还重要,真是岂有此理!

44军军长王泽璇不解地问道:刘司令两天前才说要把海州打造成第二个青岛,长期固守,等待美国盟军登陆,怎么朝令夕改呢?

李延年从鼻子里不屑地哼一声,大发牢骚道:前天是前天,昨天是昨天,至于明天会怎样,只有天知道,执行命令便是。

李延年率部乱乱哄哄撤退的时候,据守商丘的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和驻防砀山、黄口一带的邱清泉兵团也在往东南方向夺路狂奔(两地相距很近,本来邱清泉接到的命令是守卫商丘,但他嫌“伤邱”这个名字太不吉利,所以才和刘汝明拉开一段距离)。

刘汝明麾下的第181师临时划归邱清泉指挥,于是被留下断后。

图片

邱清泉兵团绝尘而去后,第181师师长米文和兴冲冲地赶到火车站,忽然,他的身躯仿佛被马蜂蛰了似的一阵战栗,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破口大骂道:邱疯子,我和你没完!——自私的邱清泉竟然下令将铁路桥炸毁。

米文和本是西北军石友三的部下,因为不愿当汉奸和老上司决裂,可惜他的杂牌背景在国军中妥妥地处于食物链底端,抗战胜利后,米文和在多次“整编”中,手里的人马越来越少,官也越做越小,从集团军副司令降为军长,旋即降为师长,行情一路下跌。

他本可以跟随刘汝明安全地退到蚌埠,哪知一向目中无人的邱清泉忽然“礼贤下士”地挽留他,胸脯拍得震天响,信誓旦旦地说:等到了徐州,我支持你收编地方部队扩军,可以向南京要一个军的番号,保举你当军长。

米文和一时鬼迷心窍,半推半就地同意了,万万没想到,邱清泉只是拿他当替死鬼。

米文和恨不得用所有恶毒语言问候邱清泉,但孤军落后的恐惧感压制了他的愤怒,歪着头思索半天,郁闷地说:既然没法坐火车,走路吧。

夜幕降临,第181师抵达一个名叫张公店的小站,士兵们长途跋涉一天,一个个叫苦不迭,米文和于是下令埋锅造饭、宿营安歇。

这个决定是致命的,因为中野一纵正风驰电掣地向张公店推进。

米文和过去多次和刘邓大军交手,居然先后两次在重围中全身而退,他也因此打响了能逃会溜的名气,人送外号“大泥鳅”。他不以为耻,得意洋洋地宣称:我虽然在刘伯承手下吃过不少苦头,但对他的战术也算是略知一二,我打不过他,他也抓不住我!

因为对自己的逃跑技术充满自信,米文和毫不焦虑,走得不紧不慢的,在他呼呼大睡的时候,一纵悄无声息地合围过来,果断发起攻击。

第二天一大早,一纵司令员杨勇居然收到了米文和送来的一封信,展信一看,不禁莞尔,原来米文和被激烈的枪声吵醒,以为是附近的国军捣乱,怒不可遏地质问道:怎么回事?若是与我部发生误会,立即向我通报。

米文和在信中如实“汇报”了他的师部位置,解放军的炮火如暴雨般毫不留情地倾泻下来。米文和吃了一惊,但他的慌乱只持续了几秒钟,毕竟他的强项是开溜跑路,于是他果断抛下部队,一溜烟奔向村外,谁知四面八方都有我军的阵地,把他急得像是困在玻璃罩里的苍蝇,四处乱撞。

中野早就防着他这一手,杨勇提前叮嘱各位旅长:敌军人数不多,实力不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抓泥鳅,不能让米文和跑了!

总攻开始了,敌军争先恐后地举手投降。团长晋士林仔细打量着三名俘虏,为首的是个年约五旬的枯瘦老头,一对小眼睛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晋士林喝道:你是米文和吗?

老头很自然地弯下腰,满脸堆笑道:长官说笑了,我姓张,只是师部的参议,我们一行三人都是附员。我倒可以提供一点线索,米师长他身披黑色大衣,穿着黑呢子军服……

晋士林直勾勾地盯着他的眼睛,冷不丁问道:你觉得米文和这次能逃出生天吗?

老头眼神中掠过一丝慌乱,随即镇定自若地答道:跑不掉,绝对跑不掉,兴许米师长已被贵军抓住了。

晋士林问不出破绽,心生一计,让这三个人坐在村边的空地上,和俘虏兵们面对面。三人被成百上千双眼睛盯得浑身不自在,低低地将脑袋埋在胸口,忽然,老头“腾”的起身,大叫道:报告,我就是米文和,刚才是逗你玩呢。

181师覆灭的消息传来,徐州震动,邱清泉也吃了一惊,不过吃惊的程度比较轻微,为了撇清责任,他向徐州剿总报告说:米文和竟然投共,令人气愤,杂牌军果然信不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