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3章 齐桓公 计赚管仲

 秋夜白露 2024-05-24
话说鲁侯攻打齐国,结果在乾时中了埋伏,遭遇惨败。
公子纠、管仲等离鲁军20里安营,早就得到了消息,管仲让公子纠和召忽留守,自己带着一部分军队前去接应鲁侯,正好就遇到鲁将秦子保着鲁侯退了过来,大家合兵一处。
这时,之前陷入重围的曹沫仗着武艺高强,总算是杀出重围,也退了回来。此时军队损失惨重,已经毫无斗志了。
管仲说:“如今不可再战,当速速退兵。”
于是拔起营寨,立即就退兵而走了。
齐军那边,鲍叔牙命宁越和仲孙湫在乾时等待并接应王子成父和东郭牙,自己和齐侯带着中军直接奏凯回都城去了,所以并没有军队追赶鲁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鲁军就能平安地撤退。
鲁军匆忙撤退,行程不到两天,就来到了一处险要的地势。鲁军只顾着行军,全然没有章法,更不谈侦查敌情。就在鲁军疲劳之时,突然前方炮响,冲出了王子成父,后方炮响,冲出了东郭牙。这两路军早已等待在这里,只等着鲁军败退,其后路。
鲁军越发慌乱,全都各自为阵,且战且逃。鲁侯的身边只有秦子、曹沫,以及一些亲兵还紧紧跟随着。
曹沫本就身受重伤,此时大喝一声,对鲁侯道:“主公快走,末将今日誓死不退。”秦子受曹沫鼓舞,与曹沫一同杀出。
这两人,一个对战王子成父,一个对战东郭牙,鲁侯趁机突围而出。
当日两军对战时,鲍叔牙曾发军令:能擒鲁侯者,赏万户侯。齐军本就以逸待劳,此时更加奋勇,个个争先。
眼见鲁侯即将逃脱,一个穿红袍的小将纵马驾车紧紧追赶。鲁侯见追得实在是太急了,连忙取过弓箭,一箭射穿了红袍小将的额头,解了这个危机。
还没有喘一口气,又一名白袍小将又追了过来。鲁侯再次弯弓,又是一箭射杀。鲁侯善于射箭,曾经与齐襄公一同打猎,九射九中,此时这一手武艺救了自己的命。
管仲见齐军追得实在太急了,命令军队将辎重、多余的武器、铠甲、马匹,沿路丢弃,令齐军争相抢夺战利品,这才让军队有了逃脱的机会。
曹沫重伤之余,依然力战不懈,身上又添了不少伤口。不过曹沫武艺之高强,实在是世间罕有。虽是如此劣势,曹沫依然杀敌无数,最后竟然突围而出,跟上了撤退的鲁军。
秦子却没有曹沫这么勇猛,他也同样力战不懈,最终力竭,死于战场。
鲁军奔逃如同丧家之犬,一路狂奔,不敢稍停。齐军在后紧追不舍,一直追过了汶水,进入到鲁国的境内。
齐军将汶水以北的土地都抢夺了去,就在这里设下守军,重新划定了两国的边界。鲁国人哪敢争辩!
这场大战直到这时才算最终结束,齐军大获全胜。
论到鲁军之败,可推知世间之事,最怕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又想做,又不想做,患得患失,结果不能全力以赴,不能专心一意,能做好的事情也变成做不好。正如鲁军之败,损兵折将,国土不保,有辱国威。
再说回齐国,齐侯早朝,百官朝贺。
当大家都很高兴时,有一个人却十分清醒,这便是鲍叔牙。
鲍叔牙启奏道:“主公今日不过偶然小胜,却还有心腹大患未除,并不是庆功的时候。”
齐侯闻言,立即收敛起了骄傲的神色,恭敬地向老师请教:“请老师教我。”
鲍叔牙道:“鲁侯这次攻齐,是事出偶然,临时起意,鲁军虽然损兵折将,却并没有伤及元气。如今公子纠逃回了鲁国,还有管仲、召忽辅佐,再加上鲁侯怀恨。若等鲁军恢复过来,将来再大举入侵,恐怕就不会像这次这么容易了。”
齐侯问:“依老师之见,应当怎么办呢?”
鲍叔牙回答:“趁现在鲁国君臣正在心情焦躁,人心不稳的时候,主公应立即检阅三军,大军压境,逼迫鲁侯交出公子纠,鲁侯必不敢包庇。鲁国没有了公子纠,将来再出兵就没有正当的借口了。”
齐侯大喜,当即传下命令,一切都按鲍叔牙的计策执行。
鲍叔牙果然率领大军直逼到汶水北岸,一面派出公孙隰朋为使臣,给鲁侯送去国书。
国书的大意是:
外臣鲍叔牙向鲁侯贤侯殿下百拜:家无二主,国无二君。齐国公子小白已经告祭太庙,袭爵为齐侯,得到了朝堂百官的支持。公子纠如再想回国袭爵,就是大逆不道了。齐侯与公子纠有兄弟之谊,不忍心亲自诛杀,故请鲁侯妥为安排。管仲、召忽之辈,也是齐侯的仇人,请将之送还,齐侯愿在太庙之前,亲自诛杀。
这国书说得何其直白!
公孙隰朋准备出发之前,鲍叔牙悄悄地把隰朋拉到一边,郑重地嘱咐道:“管仲是不世之才,我早已向主公举荐,主公深切盼望,这次请一定要把管仲活着带回齐国。”
公孙隰朋感到有些为难:“如果鲁侯一定要把管仲和公子纠一起杀掉,可有什么办法吗?”
鲍叔牙说:“你只要向鲁侯提起,管仲曾经偷袭主公,射中了主公的衣钩,主公对管仲恨之入骨,必要亲手诛杀,方消心头之恨,鲁侯一定会相信的。”
公孙隰朋是个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人,得了这个主意,心中拿定了想法,便出发去鲁国了。
却不知管仲能否顺利回到齐国呢?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