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婆真自私,肆无忌惮喝牛奶,两个孩子就这么眼巴巴看着

 李爽爽姐 2024-05-24 发布于河北
◆ ◆ ◆
日更写作1157篇

在阅读《我的外婆从不内耗》这本书时,里面有这么一个章节写到:

在外婆那个食不果腹的时代,吃不上东西是常有的事,外婆家有两个孩子,也就是作者的妈妈和舅舅。

作者写到:妈妈和舅舅那时在上单位幼儿园,幼儿园提供三餐,舅舅因为年幼抢不过别的孩子,常常饿肚子。

妈妈有一次实在没办法,因为舅舅哭得太厉害了,她就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放在暖炉上烤,然后拿给舅舅吃。

每次外婆喝牛奶的时候,舅舅会眼巴巴地在一边看着,直到妈妈拉起他往门外走,说:“别看了,我们去外面玩。”外婆只是背对着门口,把所有的牛奶都喝下去,把涮瓶子的水都喝掉,也没有跟孩子分享。

后来,生活的好了,这件事在之后的几十年间被反反复复戏谑提起,甚至被家里人编成了段子,以此说服孙辈们牛奶是多么珍贵,要多喝。

外婆总是笑呵呵的,像在说别人的故事,特意描述自己是转过身“含悲忍泪喝下去的”。

或许,众多人不解,为何明明能将牛奶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补充营养,外婆却是如此狠心自己独享?

在那时那刻,外婆权衡利弊,已经做了最好的决策。没人知道未来的情况是怎样的,用此刻的已知去看待过去的决策,是非常荒谬的。


当时境况是:外公帮扶家里要在工作中积极肯干努力付出,而外婆有两个孩子要养,家务要做,外公妹妹也要帮扶,等于外婆就是家里主心骨,一旦后备力量有闪失家里将乱成一锅粥。

不仅如此,那个艰苦年月,饥饿病倒是常有的事,而挨饿死人也常发生,如果外婆真的饿死了,以外公的条件,再娶也是很容易的事。

而一旦发生,外婆的老公将成为别人的老公,她的孩子将成为别人的孩子。后妈会怎样对待这两个孩子?如果后妈有了自己的孩子呢?

当年物质资源极度匮乏,自己的孩子会遭遇怎样的命运?这是外婆不敢想的。正因如此,先保全自己才是更好的为这个家。

就算要背负自私的误解,外婆也要保住自己的命。

把牛奶让给孩子,能让多少次?把救命物资让给孩子,自己病重不治,确实能体现自己的无私与伟大,孩子幼年就没有母亲会遭遇什么,孩子懂事之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会不会背负一辈子内心的重担?

外婆说:“如果家长苛待甚至牺牲自己,就会不自觉对孩子要求过多,期待更多精神回报。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没得选,也许他们并不希望家长这样做呢?”

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情一样,坐飞机出行,安全警示教育时常教导人们,出现紧急情况时,氧气面罩掉下来时,要先给自己戴好,再去给孩子戴。

当时不理解,为何要这般?


从小的教育就是我们要见义勇为,甚至舍己为人,在紧急情况下,不是应该先帮别人戴吗?更何况坐旁边的还可能是自己孩子,难道不应该先帮孩子戴上吗?

这个就是和外婆处理方式一样,危急的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因为只有当我们自己安全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照顾和保护我们爱的人。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关心他们,而是我们明白,如果我们自己先垮了,那么我们就无法再为他们提供任何帮助了。

在外婆的那个时代,食物极度匮乏,每一口食物都可能成为救命的关键。外婆选择保留牛奶,是她对家庭的一种责任和保护。

她明白,只有她自己保持健康和活力,才能够继续照顾和抚养她的孩子们。

这种选择并不是自私,而是一种明智的、负责任的决策。

同样地,在紧急情况下,如飞机上的氧气面罩示例,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我们就能够保持清醒和冷静,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孩子或其他人。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爱他们,而是我们明白,如果我们自己先失去了意识或能力,那么我们就无法再为他们提供任何帮助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这种“先保全自己”的智慧。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他人,而是我们明白,只有当我们自己保持健康和活力,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我们所爱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