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字】“毳”字是何意?一篇说解让你秒懂

 亘心为上 2024-05-24 发布于安徽
。在在

今晚来说“毳”字,读cuī。

“毳”字,在《说文解字》中,许慎言:“兽细毛也。从三毛。凡毳之属皆从毳字。”

对于该“毳”字,清代说文学者段玉裁曾就“《周礼》掌皮注云:'毳毛,毛细缛者。’毛细则从密,故从三毛,众意也。”从段玉裁这便可知道许慎所言是何意了,“兽细毛也即谓兽类身上细密的毛,篆书的“从三毛三者代表的即是众多之意。

关于这个“毳”字,清代另一位学者朱骏声也指出:“今苏俗谓之底绒。”我们今天还在用“底绒”这个词语,底绒就是一种细密且柔软的毛。因此,近代学者张舜徽先生就说:“今语称绒,古谓rǒng)。训毛盛,亦即细毛丛密之意。”而且张先生还指出:“许君虽以兽细毛训毳,其实亦自兼鸟言,故《尚书》称'鸟兽毳毛’也。鸟腹毛底绒最厚,因亦谓之毳。《说苑·尊贤篇》所云:'背上之毛,腹下之毳。’是也。今湖湘间有聚鸭腹下毳以制成衣被者,谓之鸭绒襖、鸭绒被,取其轻輭(软)温暖耳。”

在金文中,“毳”字字形如下所示:

金文中“毳”字由三毛构成,正像鸟兽身上浓密的细毛。到了小篆里,“毳”字延续了金文的字形。

讲到这里,我们会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但凡许慎在《说文》中说某个字形是“从三某”的,常常就有“加重某意”的表义规律。“毳”字从三毛,就是取其浓密之义。在《说文》这部书中的“从三某”说法,根据学者王彤伟统计的,一共25例,比如“雥(zá)部”。在今天,我们常常用“毳毛”这个词语来指细密的绒毛,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毳”字就说到这,明晚接着说。晚安,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