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我的十位真正的师者和十本好书

 古典读书治学 2024-05-25 发布于上海

下班路上,同事说她的朋友在图书馆工作,每个月有任务,就是给图书馆推荐十本书,同事说我是书虫,你来帮忙推荐十本,书虫欣然答应。晚上,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情,转向书架,这十本书就有了。说是十本书,其实是十位影响我很深的老师。这十位老师,我也是买了这十位老师出版的全套书籍。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一》

第一位老师是柯小刚老师。柯老师是我的古典学术和书法的领路人,渐入门径:学员龚炳辉的三年学习小结,2016年在古典书院学习,一直到今天。

柯老师最近出的一本书是《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一》,这是我至今为止所看到的解诗经最好的一本书,我看书少,姑且言最好。

柯老师解唐诗的书也在出版进程中,特期待。(9月28号柯小刚老师书法日课——《唐诗三百首·感遇》书写与讲解)从2021年9月28开始,柯老师讲了近一年的唐诗,最后整理出版。

柯小刚教授,字如之,号无竟寓。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博士,德国耶拿大学DAAD交流博士,英国华威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博士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同济复兴古典书院院长、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及《儒学与古典学评论》主编,创办道里书院和公益性质的道里书院网络读书会。著有《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思想的起兴》、《在兹:错位中的天命发生》、《道学导论(外篇)》、《古典文教的现代新命》等,译有《黑格尔:之前和之后》、《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等。研究兴趣涉及儒学、经学、中国哲学、中国历史、西方古代经典与解释、现象学、德法哲学、政治哲学、艺术理论、中医、传统文人书画等领域。


《探索中华学术》(修订本)

最近刚看到张文江老师的这本修订版的《探索中华学术》出版了。张老师也是在传统文化研修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位老师之一。2019年有机缘在张文江老师家里听了半年的课,真是受益匪浅。我这些年在微信公众号解读经典,也是受到柯老师和张文江老师的影响,并乐此不疲,真的感受到那种“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觉受。

张文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钱钟书传》、《管锥编读解》、《渔人之路和问津者之路》、《古典学术讲要》、《<庄子>内七篇析义》、《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记述)等,并整理、校点潘雨廷先生《周易表解》、《易与佛教、易与老庄》、《易学史发微》、《读易提要》等著作多种。张文江教授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解说中国古典学术,在他看来,保藏并阐发中国古典学问,既是中华民族应尽的责任,也是中华学术的向上之路。

探索中华学术》,从先秦的《尚书》两篇、《诗经》两篇、《庄子》三篇,到西汉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东汉的《引声歌》,到敦煌本坛经析义一篇,再到唐末五代禅人玄沙师备,见于宋人编写的《五灯会元·玄沙师备》,再加上两篇西学和三个近代人物,梁漱溟,徐梵澄和潘雨廷。这本书对我的经典研习,也如同指路明灯。新出版的增加了《论张良的知识结构,简述<太公兵法>要义》。今晚看到,立马买了。老版本可以送给有缘人了。

《石头问道》

刘希彦老师解读《红楼梦》的随笔集,他以“以情证道”的视角来感发这本书,处处有感,很鲜活,处处能兴发人。

刘希彦老师的《天才成群而来·刘希彦讲唐诗》也是非常精彩,是希彦老师在廿一文化讲唐诗的文字合集,我有幸在现场听了几场,很有收获。

刘希彦老师也是我的中医启蒙老师之一。学伤寒论,刘老师解读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真的是精彩!

刘希彦

传统⽂化学者、作家、古琴研习者
作品:《医⼼贴》《⼤医⾄简》《⽯头问道——刘希彦解读红楼梦》


刘老师真的很仙!



《书法课》

林曦老师,她的书法教育体系和以此延展的生活美学体系,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也开始从事书法教育,林老师是我学习的样板,林曦老师的全套书籍都卖了,都想推荐,但是我最爱的还是这本《书法课》,对一个学书法和教书法的帮助都是很大的。林老师可谓是书法社会教育界的一股清流。


水墨画家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创办书画美学教育的「暄桐教室」
主理独立设计品牌「山林曦照」
开设美育和文化工作室「林曦的小世界」
著有《花与童》《只生欢喜不生愁》
《与书法相伴的生活》、《书法课》
《元气满满的生活》、《无用之美》

林老师也很仙。

《中国美学十五讲》

朱良志老师,讲美学,讲国画,真是带着生命的热情和真实生命的情性的,读他的书,特别感动。我也是几乎买了朱良志老师的全套书籍。结果把我的书架都塞满了!


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代表作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南画十六观》《中国美学十五讲》等。

朱良志老师,也是林曦老师的老师,真是有意思!


《禅门三径》

林谷芳老师,在禅学和禅画,音乐欣赏这几方面对我印象至深。林老师说“真正的参禅是“两刃相交”,如同剑客对决一样,无所躲闪。”剑刃之事,“永远是那死生大事、根柢烦恼,离乎于此,棒喝公案、机锋转语,都只是戏论。诚然,禅中自有艺术、自有见地、自有趣味,但只此还不足以言禅,必得在'两刃相交、无所躲闪’之际,才有真实的禅可言,而由此出发,也才能见证生命的极致风光。”这些引导着我进入禅的实修。


林谷芳,台湾著名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台北书院山长。他也是2016年度“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嘉宾。他数十年间行走海峡两岸三百余次,被誉为“台湾文化界数十年来唯一持守中国牌而不倒之文化标杆”。

《禅门三径》是林老师最新出版的一本书,以历代禅者的生命实践为例,将禅者归纳为三条路径,即剑客、诗人、老婆。剑客禅大气魄,死生之间!诗人禅,浪漫,尽显禅的当下风光!老婆禅,机关不漏,禅在平常日用中。特别推荐!

《孔子随喜》

薛仁明老师,是林谷芳的学生,有温柔敦厚的气质,也有禅者的应机而动的气象,我特别喜欢。我在薛老师身上学到了这种温柔敦厚的气质,也学到了那种生命的之乐,一种通达的气质。


著名作家,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毕业。讲学足迹遍布全国数十个城市。在大陆出版有《孔子随喜》《养出元气满满的孩子》《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回家》等。2017年12月获得“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称号。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顾随,是叶嘉莹老师的老师,我因为关注叶嘉莹老师而了解了顾随老师,慢慢地搜集了全套的顾随老师的书,学习顾随老师如何讲诗歌,如何讲经典,我算是私淑顾随老师也。


顾随(1897—1960),本名顾宝随,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顾随的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推荐的这本《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我最先读的,讲诗词真的很精彩!


《毓老师说》

爱新觉罗·毓鋆老师,是因为要讲《庄子》,买的参考书中有毓老师的《毓老师说<庄子>》,读后就知道发现了宝藏了,于果断地购买了毓老师的全套书籍,不过带现在为止,看得少,买书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唉,真想捶自己!


爱新觉罗·毓鋆(1906年10月27日-2011年3月20日),爱新觉罗氏,号安仁居士,汉名刘柱林,生于中国北京,清朝皇室后裔,正红旗人,台湾著名儒家学者,创办奉元书院,以私人讲学,外界都敬称其为“毓老”。毓老在台湾宣扬中华文化六十余年,述而不作,及门弟子有上万人之多,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之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

10
《回到本源》

学中医,李辛老师对我的影响是最具有持续性的一位师长。在此也特别推荐李老师的新书《回到本源》。


李辛,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专长方药、针灸、静坐和心理咨询。著有《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经典中医启蒙》《精神健康讲记》《回到本源》等。

这是临时起意写的一篇小文,多有未尽之意,好,到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