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境内非居民薪资汇出&国内企业对外支付员工薪酬

 文俊企鹅 2024-05-2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中国工作,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在此背景下,境内非居民薪资汇出和国内企业对外支付员工薪酬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基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进一步推进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21〕13号)等相关政策法规,回顾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外汇业务管理规定,探讨在当下监管背景下,上述两种业务场景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并提出新的实践路径共各位参考。

一、个人外汇业务政策依据

按照交易主体区分境内与境外个人外汇业务:

境内个人 – 境内个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军人身份证件、武装警察身份证件的中国公民。

境外个人 – 境外个人指持有外国护照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人士),以及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陆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的港澳台同胞。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个人、持有中国护照并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的个人办理外汇业务参照境外个人管理。

图片

二、个人外汇业务

个人外汇业务的主体分为居民个人(境内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境外个人)。

从业务交易类型来看,具体包括购汇、结汇、外汇收支,以及外币现钞等四个方面,以下为相关要点总结:

(一)个人购汇:个人用人民币按当时汇率兑换成等值外汇的行为。

年度计算:年度指的是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便利化额度不得跨公历年度使用,对于上一年度未使用或未用完的额度不得转入下一年度使用。

图片

境内个人办理购汇业务时,应真实、准确、完整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图片图片

(二)个人结汇:个人将持有的外汇卖出,按当时汇率兑换成等值人民币。

图片

常见的结汇用途证明材料:

房租类支出:经房屋管理部门登记的房屋租赁合同,发票或支付通知。

生活消费类支出:合同或发票。

就医、学习支出:境内医院或学校的收费证明。

(三)个人外汇收支

图片

(四)个人外币现钞

图片

三、境内个人薪酬结汇境外个人薪酬购汇

2021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21〕13号)。

图片

优化境外工作的境内个人薪酬结汇手续。对于境外工作的境内个人在同一银行再次办理不占年度便利化额度的薪酬结汇,银行在确认薪酬真实合法的情况下,可根据首次办理情况,免于审核重复性材料,并在结汇备注栏标注“便利化薪酬结汇”字样。

优化在华工作境外个人薪酬购汇手续。对于在华工作境外个人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到同一银行再次办理合法薪酬收入购汇,银行可根据首次办理情况,免于审核重复性材料,并在购汇备注栏标注“便利化薪酬购汇”字样。

图片

四、个人外汇违规处罚重灾区

  • 以2023年外汇局个人外汇违规处罚为例:

202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机构共开出565张个人罚单,累计罚没46310.15万元

其中,400多条罚单是关于“非法(变相,私自)买卖外汇”,占比超过80%。单条罚单罚没金额从几千到几千万不等,合计罚没近3亿元。非法买卖外汇作为个人违规处罚重灾区,超千万的大额罚单有4条:

非法买卖外汇一般指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进行外汇买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 非法买卖外汇包括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等情形。

  •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32 号)

第四十五条 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金额3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违法金额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逃汇、非法套汇、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等也是个人外汇违规常见被罚原因。

下图为国家外汇管理局2023年个人外汇违规的处罚情况:

图片

成方智汇:https:///

五、个人外汇业务国际收支申报

(一)国际收支相关概念

1. 居民/非居民

  • 机构按注册地国家或地区确定。

  • 个人按照个人有效身份证件确定。

2. 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收付款业务的非中国居民

3. 申报主体:发生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

4. 基础信息:必须从银行自身系统采集的,主要包括:①收付款人名称②主体标识码/身份证件号码③币种及金额

5. 申报信息:通过纸质或电子凭证或外管平台互联网版填写的,主要包括:①回收付款人常驻国家或地区②国际收支交易编码③交易附言。

6. 申报号码:银行按外汇局要求编制的号码,共22位,第1-12位为金融机构标识码,第13-18位为该笔涉外收入款的货记客户日期或涉外付款的支付日期、(YMMDD)、第19-22位为流水码。

(二)申报范围

  • 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发生涉外收付款时,应通过经办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 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其中,除经常项目管理和资本项目管理有明确要求外,境内居民个人和机构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

  • 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由境内居民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 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应由经办银行按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流程和要求代其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且无需填写涉外收付纸质凭证。

(三)申报规则

图片

(四)申报流程

图片

(五)申报代码

个人外汇业务国际收支申报代码(也称为国际收支代码)是指在进行外汇业务时,用于申报国际收支的特定编码。这些代码由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制定,用于分类和记录各种国际收支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外汇业务国际收支申报代码及其用途:

  • 个人外汇收入申报代码

  1. 130020 - 工资和薪金收入(包括境外支付的工资和薪金)

  2. 130030 - 退休金、养老金和社会福利

  3. 130040 - 红利收入

  4. 130050 - 利息收入

  5. 130060 - 个人转移收入(包括赠与、遗产等)

  6. 130070 - 保险赔款

  7. 130080 - 其他个人收入(包括竞赛奖金、遗产等)

  • 个人外汇支出申报代码

  1. 220010 - 工资和薪金支付(包括向境外支付的工资和薪金)

  2. 220020 - 退休金、养老金和社会福利支出

  3. 220030 - 利息支出

  4. 220040 - 个人转移支出(包括赠与、遗产等)

  5. 220050 - 保险赔款

  6. 220060 - 学费、培训费支出

  7. 220070 - 生活费支出(包括境外留学生活费)

  8. 220080 - 旅游支出(包括境外旅游费用)

  9. 220090 - 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支出

六、相关政策问答

问:每人每年的购汇额度最多就是5万美元吗?

答:不是,是便利化额度每人每年5万美元。政策放开的项目,比如留学、旅游或就医,超了5万美元,凭证明资料也可以办理。

问:银行里的外币,在境内转账有限制吗?

答:个人外汇账户内资金境内划转,仅限于本人账户之间、个人与近亲属账户之间。近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问:能不能直接汇人民币到国外?

答:不能。需要兑换成外币之后才能出境。

问:之前换好了20万美金,能一笔汇出去吗?

答:可以,但要提交有关用途的材料。当日累计不超5万美元凭身份证办理。

境内个人外汇汇出境外用于经常项目支出,按下列规定在银行办理:(1)外汇账户内外汇汇出境外当日累计等值 5 万美元以下(含)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超过上述金额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有交易额的相关材料办理。境内个人办理外汇汇出业务时,应配合银行购汇用途与付汇用途一致性审核

问:境外资金想回来有限制吗?

答:有,无论是人民币还是外币的进或出,都属于外汇管制范畴。除了5万的购汇额度,每人每年还有5万美元便利化结汇额度,超出要证明外币的合法来源。

问:在境外刷银行卡购物,会占用5万美元便利化额度吗?

答:不会,个人在境外消费直接用银联卡刷卡,走银联通道,入账时系统会自动将外币以入账时的实时汇率转换成人民币金额记入当期账单,即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还款,不纳入个人年度总额。个人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户进行互联网支付时,其结汇和购汇也不纳入个人年度总额。

问:父母给孩子汇留学费用占谁的额度?

答: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账户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内购汇用于子女留学,占用父母的年度便利化购汇额度;也可凭子女的留学学费或生活费证明材料,通过自己的账户办理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的购汇用于子女留学。

问:买美元理财产品,到期换回成人民币,会占用额度吗?

答:占用,购买的外汇理财产品本金与收益均应在年度便利化额度内办理结汇。

问:什么是个人结售汇便利化额度?

答: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应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背景。

个人结售汇业务按客户主体可分为境内个人和境外个人。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便利化额度管理,便利化额度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境内个人:结汇和购汇均享有年度便利化额度。

境外个人:结汇享有年度便利化额度;购汇不享有便利化额度,需笔笔审核材料,但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境外个人除外(享有购汇便利化额度)。

问:境内个人如何办理结售汇业务?

答: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 境内个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在银行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内的结汇和购汇。标有身份证件号码的户口簿、临时身份证可作为境内个人有效身份证件。

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 (1)结汇:境内个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有交易额的结汇资金来源材料,在银行办理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的经常项目结汇。

(2)购汇:境内个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有交易额的购汇资金用途材料,在银行办理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的经常项目购汇。

如客户持有身份证件和有交易额的证明材料,可优先办理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的结售汇。

境内个人购汇时,还应填写《购汇申请书》。

问:个人结售汇业务可以代办吗?

答:可以。个人可委托近亲属代为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内的结汇和购汇。办理时需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委托书以及近亲属关系说明材料等。个人可委托他人(含近亲属)代为办理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的结汇和购汇。办理时需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委托书和有交易额的相关材料等。

近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近亲属关系说明材料包括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等。确无法提供近亲属关系说明材料的,可以近亲属关系承诺函替代。

问:什么是个人购汇业务的“六不得”?

答:依据有关规定,境内个人办理购汇业务时,应如实填写《购汇申请书》,注意以下“六不得”事项:

(1)不得虚假申报个人购汇信息;

(2)不得提供不实的证明材料;

(3)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额度协助他人购汇;

(4)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额度实施分拆购汇;

(5)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6)不得参与洗钱、逃税、地下钱庄交易等违法违规活动。

问:账户内外币资金在境内划转,是转给谁都可以吗?

答:不是。个人外汇账户内资金境内划转,仅限于本人账户之间、个人与近亲属账户之间。

划转账户分别属于境内个人、境外个人的,按跨境交易进行管理,且应符合经常项目外汇汇出境外的规定。

近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近亲属关系说明材料包括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等。确无法提供近亲属关系说明材料的,可以近亲属关系承诺函替代。

问:账户内外币资金向境外汇款,有什么规定?

答:境内个人外汇账户内外汇汇出,用于经常项目支出的,等值5万美元以下(含)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超过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有交易额的相关材料办理。对个人购汇后即办理付汇的业务,应进行购付汇用途一致性审核。

境外个人外汇账户内外汇汇出,经常项目项下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

但个人到境外买房、进行境外证券投资或购买人寿保险、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产品等购付汇,上述这些行为属于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暂不能办理。

问:个人外币现钞是怎么管理的?

答:个人存入外币现钞当日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下(含)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超过上述金额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海关签章的《海关申报单》或原存款银行外币现钞提取单据在银行办理。

个人提取外币现钞当日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下(含)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个确有需要提取超过等值1万美元以上外币现钞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提钞用途等材料向银行所在地外汇局事前报备。银行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经外汇局签章的《提取外币现钞备案表》为个人办理提取外币现钞手续。

问:境内银行卡在境外取现的限额是多少?

答:境内银行卡境外提取现金每卡每日额度统一为等值1万元人民币。

个人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提取现金,本人名下银行卡(含附属卡)合计每个自然年度不得超过等值10万元人民币。个人持境内银行卡境外提取现金超过年度额度的,本年及次年将被暂停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提取现金。

个人不得通过借用他人银行卡或出借本人银行卡等方式规避或协助规避境外提取现金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