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包公园与明教寺

 天地沐春风 2024-05-25 发布于河南
—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关注 

       在合肥学友的引导与陪同下,利用不足一天的有限时间(为了躲开清明节免费高速的拥堵与危机,决定压缩行程节前抵达郑州),在蒙蒙细雨中打卡了城市内外不少地方,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也很有纪念意义,今天在这里笼统地提一下。除了已经分享过的三河古镇和李鸿章故居,还有郊区的巢湖、市中心的包公祠包公园、淮河路步行街及明教寺等。




       巢湖是在抵达合肥那天的下午,游览完三河古镇学友特意驾车顺览的,小雨漂浮的黄昏能见度不佳,加上巢湖的旅游开发尚不到位,在湖畔停车观望只收获了苍茫与苍凉,所以只用一张图表示我曾来此看它,但它却对我不理不睬。





       包公祠是第二天清晨去的,抵达后才发现这里不是一座祠堂,而是以包公的名义建设的大型城市公园。包公园是一条状似玉带的公园,中间的水域似湖又似河,两岸树木笼烟翠绿欲滴,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脚印塘等都成为公园内的主要景点。




       据说包公祠与包公园始建于北宋治平三年,距今已有960年历史,为了验证包公墓的真实性,50年前有关方面以考古的名义发掘了包家祖坟12座,出土包公和夫人董氏、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媳文氏、长孙包永年等墓志六方。安息了近一千年,居然被后世粉丝挖出来辨真假,激动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情绪。




       据说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市的一张旅游名片,其名气直追北京王府井大街和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以历史感、烟火气和潮流范享誉安徽省内外,做为“全国示范步行街”,至少独领安徽省步行街风骚。淮河路步行街位于合肥市的老城区中心地带,沿淮河而建,东西走向,总长度约为1公里。当地谚语有云:“一条淮河路,千年庐州史。”从唐宋时期开始,淮河路步行街就是商贾往来的要道,如今不过是重现昔日辉煌而已,只不过如今的楼更高、灯光秀更璀璨迷人。


(上方夜景图来自网络)


       在淮河路步行街看到古朴庄严的明教寺让我有些意外,熟读金庸武侠小说的本人对“明教”一词非常熟悉,但在现实社会看到明教寺还是第一次,在走进寺庙之前就警告自己,这个明教寺与《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应该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也是如此。明教寺原名明教院、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原址是三国时期曹操所筑的教弩台,俗称“曹操点将台”。这里也是江淮著名古迹,古庐阳八景之一,是合肥最大、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合肥十大地标之一。





       资料显示,明教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为明朝院式建筑,属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见证了南朝至民国时期江淮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明教寺由佛殿、藏经阁、西厢院三部分组成。殿分正殿和后殿,有佛像三十多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客堂、寮房等,为光绪年间所建。明教寺前殿为天王殿,殿东厢为“三国文物陈列室”,陈列着当年魏、蜀、吴三国军队的旗帜,战场上用过的刀枪剑戟及与教弩台有关的强弓硬弩。


       东南沿海自驾游的游记已写46篇,至此结束,还有一些类似城市小公园的景点没有写,待到啥时缺乏写作题材时再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