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禤国维:皮肤解毒汤】【胡天雄:皮肤解毒汤】精品

 昊晟堂 2024-05-25 发布于山东

中医名家 | 国医大师禤国维:一张解毒方,养出好皮肤

杏林书香 杏林书香 2024-05-11 17:05 山东

“补肾解毒法”治皮科顽疾

禤国维认为,肾在内,皮肤在外。生理上,一方面,肾阴肾阳通过经络供给皮肤营养和能量,使皮肤温暖、柔润而富有光泽,发挥其生理功能;另一方面,皮肤良好的卫外功能,既能保证肾阴肾阳能量不外泄,又可阻止外邪侵入。病理上,肾阴肾阳虚衰,会使皮肤失去其生理功能,变得冰凉、萎缩、硬化、干燥、色素沉着等。当其司开合的功能丧失时,外邪就会长驱直入。
现代研究认为,中医“肾”与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有关,其功能异常必然导致皮肤功能失常;而一些久治不愈的皮肤病也常导致“肾”的病变。
禤国维在应用补肾法治疗皮肤疾病时,最喜用并且最善用千古补肾名方——六味地黄汤。
禤国维的不少经验方都以此方为基础,根据证情加减,形成一系列补肾群方。

“皮肤病与外邪关系密切。”

禤国维说,皮肤属表,易受风、湿、热邪侵袭,许多皮肤疾病都是以风湿热邪郁结成毒为表现的。如常见的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等,凡遇此类疾病以实证表现为主的,常从风湿热毒邪的角度考虑。这是由于外邪导致人体阴阳失衡,必须祛除病邪,然后根据何处不足而调之,方能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解毒驱邪”的学术理念因此而生,皮肤解毒汤(处方至简,仅乌梅、莪术、紫草、土茯苓四味)治疗邪毒侵犯所致的皮肤病是禤国维的重要学术结晶。此方可执简驭繁,临证加减,变化无穷。

皮肤解毒汤:乌梅15、莪术10g、红条紫草15g、土茯苓20g。
皮肤解毒汤:乌梅15g,莪术15g,红条紫草15g,土茯苓20g,苏叶15g,防风15g,徐长卿15g,甘草10g。
功用:解毒化瘀,利湿通络
方解:乌梅滋阴解毒,莪术祛瘀解毒,土茯苓利湿解毒,紫草凉血透疹解毒,苏叶解鱼虾毒,防风祛风解毒,徐长卿通络解毒,甘草善解药毒。全方关键在解毒,解除外犯之毒和内蕴之毒,兼以利湿通络祛瘀。
主治: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等风湿热毒郁结肌肤导致的皮肤病。
症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渗液、风团、鳞屑,瘙痒剧烈,伴有口干口苦、身热心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或弦数等。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要用于风湿热毒郁结肌肤导致的多种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等属风湿热毒郁结证候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将养失调,致风湿热诸邪搏结于皮肤所致,风盛则痒,湿盛则糜烂渗液,热甚则红肿疼痛,风湿热郁久则成毒,缠绵难愈,如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等难治性皮肤病常与血热毒邪、寒湿毒邪、鱼虾毒、食积毒、酒毒、药毒、风毒等密切相关。临床常见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等属风湿热毒郁结证候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知母配乌梅可加强滋阴解毒;
石上柏、九节茶配莪术可加强活血解毒;
川萆薢、白鲜皮、绵茵陈配土茯苓可加强利湿解毒;
生地、蚤休、半边莲、鱼腥草配紫草可加强清热凉血解毒;
蒲公英、葛花配苏叶可加强解食积酒毒和鱼虾毒;
苦参、地肤子、白蒺藜配防风可加强祛风解毒;
当归、川芎、地龙干、全虫配徐长卿等可加强活血通络解毒。

皮肤解毒汤:土茯苓60g、莪术10g、川芎10g、甘草6g、白鲜皮30g、苦参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有渗液者,加黄连5g、银花12g。
干性者加
,地骨皮10g、紫草15g。

主治:急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悟:此方是治疗急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卓有显效之方。
我最早是三十前从《干家妙方》一书中看到,作者是湖南老中医胡天雄先生,后又在《中医临床家---胡天雄》一书中,再次看到,胡老称其为皮肤解毒汤。据胡先生介绍,本方出《续名家方选》 (日本村上图基撰),分量为余所拟定。原名从革解毒汤,据云为治疥疮之有效方。
原注云:“不用他方,不加他药,奏效之奇剂也。”
经多年之临床观察,知本方对多种皮肤病有效,对过敏性皮炎效果尤著,对疥疮无显著效果,当是误认湿疹为疥疮也。概皮肤疮疡,多湿热为病,而瘙痒则主于风邪,土茯苓解风湿热毒,故为此方主药。
凡皮肤病湿热胜而渗出旺盛者,方内有黄连、银花,收效殊佳;

其风热胜为干性者,瘙痒较剧,则以地骨皮、紫草易黄连、银花,大有凉血止痒之功,气血不足者,归、芪亦可加入。因去“从革”二字,改用今名。
治疗皮肤病中的湿疹类病证,我过去一直以消风散为主加减,临床时有效时无效,很不顺手,一直想找一个疗效较好的方子。
经过查找文献,翻阅名老中医之医案,发现了这首皮炎解毒汤,验证于临床,确无虚言,治疗急慢性湿疹十中八九,心中甚为惬意。
该方简洁明了,很好掌握,易于加减。我临床上因嫌其中个药量偏小,常增量,并加入其它药,效果更好,更显著。

现举例示之:
患者:唐某某,男,11岁。
诊:全身搔痒,尤其是双臂双腿,泛红色暗深,因出小湿疹,痒甚,被抓挠的血痂遍布,惨不见睹;身上其余地方散在痒疹,但不及腿臂集中,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饮食二便基本正常。
经省二院皮肤科诊断为湿疹,屡用西药和外用药膏无效,于是转治于中医。余为其处方上方加减:土茯苓60g、莪术10g、川芎6g、生甘草10g、地骨皮30g、紫草15g、苦参10g、白鲜皮30g、地肤子12g。七剂,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据其母云,真见效,已不痒了,也未见再出新疹。
效不更方,又续七剂,基本痊愈,仅双腿胳臂遗留暗红色印迹。
三诊调整上方为:土茯苓60g莪术10g川芎10g甘草6g地骨皮10g紫草15g桃仁6g红花6g当归6g赤芍6g生地10g
十剂巩固治疗,后彻底痊愈。要求忌口三个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