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碳企研究】新款大丝束产品问世!日本东丽推出36K规格碳纤维,拉伸强度高达5880MPa

 herahera 2024-05-25 发布于辽宁

2024年5月13日,全球领先的PAN基碳纤维制造商——日本东丽公司发布了最新版本的碳纤维产品目录,相比于此前2021年8月版本,更新了一款T720SC碳纤维产品,丝束规格36K拉伸强度5880MPa、拉伸模量265GPa、断裂伸长率2.2%

图片

产品目录底部也有关于T720SC产品的说明,根据相关说明,目前产品已经申请了专利保护,其中包括欧洲专利EP3467165B1 (德国专利号:602017019957.5,法国专利号:3467165),日本专利JP6950526B2,美国专利US11313054B2,韩国专利KR102194940B1,以及中国专利CN109154109B。

这款36K规格的碳纤维专利于2017年申请,中国CN109154109B专利申请日期为2017年5月16日,并于2021年8月17日顺利授权。

T720SC碳纤维的核心技术分析

碳纤维是一种脆性材料,而根据格里菲斯公式,通过减小碳纤维的缺陷尺寸或者提高碳纤维的断裂韧性值,可以提高碳纤维的强度。文献表明:通过改善碳纤维的断裂韧性,可在以不依赖碳纤维缺陷尺寸的状态下提高碳纤维的强度。

为了提高碳纤维的断裂韧性值,从根本上需要控制碳纤维的微细结构。该产品技术的核心点在于:一方面通过提高纤维丝束数量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实现热处理过程均匀化,来提高单纤维的断裂韧性值,从而将碳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到以往碳纤维无法达到的水平,并且得到品质优异的大丝束碳纤维。

制备该产品的具体结构控制方案为:以35K规格以上PAN纤维为原料,进行8~25分钟预氧化处理,直至红外光谱中的1453cm‑1的峰强度相对于1370cm‑1的峰强度之比进入0.98~1.10的范围内;然后对上述纤维进行第二段预氧化处理,使得上述峰强度比进入0.60~0.65的范围内,且红外光谱中的1254cm‑1的峰强度相对于1370cm‑1的峰强度之比落入0.50~0.65的范围。

随后,在500~1000℃的惰性气氛下对上述预氧化纤维进行低温碳化处理,牵伸倍率为1.0-1.1倍,进一步在1000~2000℃的惰性气氛下进行最终高温碳化处理。

图片

T720SC碳纤维让东丽重返大丝束碳纤维赛道

严格意义上讲,T720SC碳纤维不算是一种新品,因为最早在2017年1月,东丽欧洲公司的碳纤维产品信息中就有T720SC(36K)和T710SC(24K)两款碳纤维的产品信息,因此2024年日本东丽公司产品更新只是重返大丝束碳纤维赛道。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