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健重用炭药治疗顽固性腹泻验案

 循天园 2024-05-25 发布于广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蒋健是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其临床强调中医整体观念,主张并实践“中医大内科精神”,擅长治疗内科诸多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总结蒋健重用炭药治疗顽固性腹泻验案一则如下。

曹某,男,22岁,于2022年8月19日初诊。主诉:反复腹泻5年余。今年初腹泻进行性加重,中西医多方求治,皆无效,前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每日4~6次,质稀薄,腹泻时伴脐周腹痛,受凉后易出现滑泄不禁,食辛辣、油腻食物后腹泻加重,但大便无黏冻、无里急后重感,伴口苦而干。舌质偏胖,苔白腻,脉细弦。既往否认其他慢性内科疾病史,未行肠镜检查。

诊断:泄泻(脾肾阳虚)。

治则:固涩止泻。

处方:荆芥炭9克,炮姜炭12克,黄芩炭9克,血余炭12克,白术炭18克,乌梅炭12克,吴茱萸10克。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8月26日二诊:服药后大便由4次减为3次,已无水样泻,便质由溏薄变为松散,无腹痛而泻。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弦。守上方,去吴茱萸,加乌梅丸、赤石脂禹余粮丸、诃子。

处方:荆芥炭9克,炮姜炭12克,黄芩炭9克,血余炭12克,白术炭18克,乌梅炭12克,细辛6克,肉桂(后下)9克,党参10克,熟附片12克,花椒9克,黄连6克,黄柏12克,当归10克,赤石脂(包煎)10克,禹余粮15克,诃子12克。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9月9日三诊:患者自述,上方服至7剂,腹泻即止,之后大便每日1次,而且即使吃辛辣、油腻、冷食后亦不会导致腹泻,偶有脐周腹痛,矢气后可得缓解。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

上方去赤石脂禹余粮丸、诃子,加苍术12克、厚朴9克、延胡索15克。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中药制炭后可增加涩肠止泻的作用,如乌梅本具酸涩之性,制炭后收涩之性更强。云南地方有用焦山楂和煨乌梅治疗慢性泄泻的验方。《本草纲目》记载百草霜有收敛止血、止泻之效,既可用于治疗下血,又可用于治疗泻痢。故对于一些病史较长、病情较为顽固的难治性慢性腹泻,蒋健喜用炭药固涩止泻。

本案慢性腹泻5年有余,患者极为烦恼,治疗当以迅速缓解腹泻为第一要务。蒋健首诊用了大队炭类止泻药;因患者受凉后易出现滑泄,故还加用了一味吴茱萸,取其温热之性,祛寒祛湿,温脾益肾,其在处方中的效用与其在四神丸中角色类似;同时亦取吴茱萸散寒止痛作用以针对患者腹泻时伴脐周疼痛的症情。

服药7剂初见效应,二诊继续投以炭类药,并加用乌梅丸与赤石脂禹余粮丸及诃子。诸多医家认为,乌梅丸适用于寒热错杂证的治疗,但蒋健认为乌梅丸治疗久泻久利有特长,适用于类似本案腹泻病史较长者,不必拘泥于是否一定要有典型的寒热错杂的表现。又因患者受凉后现有滑泄现象,故再以赤石脂禹余粮汤加诃子涩肠防滑。由于方证符合,患者未尽剂而腹泻告愈,故三诊时一方面继续以炭类药和乌梅丸巩固疗效,另一方面去收敛涩肠之赤石脂禹余粮丸与诃子,加苍术、厚朴燥湿健脾,延胡索行气止痛。数年顽疾得以痊愈。(赵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