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拉格之春叫不醒捷克人

 抽屉电影 2024-05-25 发布于陕西

对于捷克这个国家,能被世人记住的恐怕有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另外一件就是1993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对于这两件事情来说,都不是单纯的历史事件,而对于捷克这个东欧国家来说,这两件事情基本上都会让矛头指向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国家本身的问题,宿命论。这是一个略带宗教色彩的话语,但是对于捷克这个国家来说,这个宗教术语却很完整的契合了国民属性。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乱世英豪》就是一部捷克史诗级别的电影作品,本片上映于1967年,随后就发生了布拉格之春,当然,本片的上映跟这一政治事件没有关联,但是作为捷克电影史上票选影史第一的电影作品,通过本片,大家还是可以一探究竟,捷克这个国家究竟如何理解宿命论?

《乱世英豪》为观众们讲述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两大家族之间的爱恨情仇,类似于很多史诗级别的影视作品所描述的那样,捷克的这部史诗级别的作品做了同样的描述,两大家庭之间的纷争,两大家族之间的爱恨,两大家族之间的厮杀,两大家族之间的共存等等,理解这些内容需要观众们对于捷克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做深入的研究,当然,这并不符合大多数普通观众的认知,因此,我们今天不做更深层次的讨论,只针对片中的一个观点来进行延申,且这个观点所展现出来的也是大家都能了解到的历史事件。

观点是什么呢?就是片中最常见的宿命论。片尾处女主角与神职人员有过这样的对话,大概意思就是在我遭受到苦难的时候,神为什么没有拯救降临,神职人员想都没想就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因为你有罪“。这是一种基督教常用的话术,这个话术基本上等同于万金油,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于这个话术,然而这个话术之下,不过是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欧洲人心中的痛,那就是宿命论。

同样的,对于无神论者来说,人类的历史活动每一次伴随着大屠杀的时候,神总是能适时的隐身,而面对人们事后的拷问,神职人员都会用这样的话术来结束这种争论,那就是有罪论。有罪论基本上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为你有罪,所以你要经受苦难,因为你有罪,所以苦难的经历是你的必经之路,神不能干涉,每当苦难降临的时候,神总是认为人类是罪恶的,而苦难正是对于这种罪恶的惩罚,而当人类顺利的熬过了苦难,通过自己重建了家园之后,神这个时候依旧是会给出一种解释,看见了吗,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得到宽恕。而对于没有经历苦难却可以大肆获得的人,神同样有一定的话术,那就是全赖我保护。因此,一定时间内,神的这种万金油的话术,总是让遵从他们的人更加的迷信。

然而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个世界需要的是逻辑,是战胜苦难的勇气,这样的勇气不用来自于神,而是需要来自于个人,只要你有这样的勇气,哪怕受到再重的冲击,哪怕经历更多的苦难也终将不会把你击溃。无神论者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而对于捷克来说,对于这个曾经被世界铭记的国家来说,宿命论就如同烙印一样深深的根植于心,而努力的摆脱出去,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就本片描述的宿命论而言,布拉格之春可以看作为一次摆脱,摆脱的是什么,摆脱的是对于苏联的某种政治依赖,而重新强调自己本身地独立自主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很多人对于布拉格之春之后的捷克政权的一种态度,但是人们却高估了捷克这个国家对于自己意志力的描述。

布拉格之春本身代表的是捷克对于苏联的逆反,西方世界在描述这个政治事件的时候,采用的也是这样的一种观点,但是布拉格之春之后,捷克变好了吗?这个问题不是阴阳怪气的反问,而是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运动的一种疑问。

当六十年代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主义运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不同的国家上演的时候,捷克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布拉格之春,然而布拉格之春过后,捷克对于苏联的印象急转直下,且在苏联解体后,捷克自然而然的加入到了倒苏的阵营当中,后来1993年的与斯洛伐克分裂就是很好的证明,然而对于在二十一世纪更加独立自主的捷克来说,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如果说宿命论根植于捷克人的骨子里,那么摆脱苏联之后,自然而然会倒向另一个阵营,然而这样的新的阵营跟原本的苏联阵营有任何的区别吗?这个时候,一定有人会列举出来一二三四五六七来细数区别,然而宿命论这个理论不从捷克人的心中去除,那么这样来回倒的生活方式,真的代表了自由吗?可见的枷锁可以去除,然鹅心中的枷锁是永存的。捷克是否也想过找一条不同于苏联或者别的路径来真正为本国自己考虑呢?或许这是个新问题,或许这不是个问题。但摆脱宿命论,这确实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