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五谷,利健康

 孙郎中 2024-05-25 发布于山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我们要想健康,就一定要吃饭,而吃饭看似简单,却非常有讲究。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提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膳食配制原则。而排在首位的五谷,如今泛指谷物,即所谓的“碳水化合物”。我观察到,生活中不少人接受现代营养理念,害怕吃主食,认为吃主食会增胖;吃主食会升高血糖。反而提倡人们多吃肉吃蛋喝奶,而五谷主食是碳水化合物,没啥营养!近年来,关于主食的种种负面传闻不绝于耳,甚至被扣上了“慢性病的元凶”的帽子。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吃主食呢?主食真的会损害健康吗?我的观点很明确:主食最能养人,要想更健康,一定要吃主食。 我们祖祖辈辈吃了几千年五谷,如果只是碳水化合物没有营养,那如今中国这么多人口,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五谷就是种子,种子就是食物的精华,是有强大生长之气的,不信你放点水一泡,很快就会发芽成长了,这就是看不见的“生长之气”,是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人吃了自然会有无穷的力量!小小的一颗植物种子,一旦破土而出,吸取日月精华,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就成长成一棵禾苗或参天大树,进而开花结果。显然,植物的种子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你如果在春天把一把种子撒下去,秋天就会收获一片庄稼,这也是种子的力量,而水果能吗?牛奶能吗?肉能吗?答案是都不能!而如今无处不见的转基因粮食种子,还有那些陈化了好多年的种子,是没有生命力的(不会发芽),我们吃起来好像也没有味道,只不过就是填饱肚子罢了!再看大自然中,吃肉的动物,在地球上有多少数量?而吃种子的老鼠,兔子,鸟类又是多少?奉劝大家还是多吃点有生长之气且最养人的五谷吧,因为五谷得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的五行全气,最益五脏。只有多吃五谷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不要只为了满足所谓的一时口福,而不考虑后果,万一生病了那可都需要自己承受痛苦呀! 我现在看到很多父母常会跟小孩子说这样的话:“把碗里肉或菜吃掉,那个米饭就不要吃了”?我通过这句话就能判断,他孩子很快不是肥胖,就是积食!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说不要米饭,要吃肉或菜吗?因为在她们思想里,肉有营养,肉比粮食贵,是这个意思吗?把菜吃掉,米饭就不吃了,这菜应该是比粮食价格高。如果袁老的杂交水稻没有成功,那么今天大米可能很多人吃不起,而那样也许人们反而特别珍惜粮食了,毕竟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都不会珍惜!我们再对比一下那些常吃五谷和经常吃肉的人,你会发现爱吃肉的人,老是乏力想睡觉,早早就出现“三高”,这应该就是营养过剩不能转为能量的结果,而常吃五谷的人,外表虽然看起来不胖,但身体很结实,眼睛看人都有神,皮肤也白里通红,所以吃五谷,吃的是一种精气,是一种精华,而这种精华又最容易被脾胃消化吸收。而老是吃肉的呢,首先脾胃消化受累,脾胃一旦劳累,血糖就开始高了,为什么西医强调血糖高的人不能吃粥,不正说明粥容易被消化而吸收吗?为什么大病初愈要喝粥,不也是因为它好吸收易消化吗?吃肉固然也补气血,但同时消化肉食时也会耗损不少气血,越吃肉越累的!反而饮食清淡后,人很有精神,这是为什么?自己静心去想想就明白:当你把种子里的物质能量,转化成自己的精气神,所消耗的自身能量是最低的。《内经》明确地告诉我们:“谷入于胃,脉道乃通,血气乃行”。人的一身气血皆从水谷化生而来,而要想保证充足的气血,可以不吃肉,可以不吃鱼,可以不吃蛋,可以不喝奶,但却不能不吃五谷。五谷最得天地五行之正气,最能让人体的五脏归于平衡。若舍弃五谷,即是自伤胃气;若拒绝五谷杂粮,就是没病找病。中国自古就有“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的说法!也就是说,健康源于正确的饮食,不吃五谷绝非健康的饮食观。进一步说,除了饮食之外,还要有充足睡眠、积极的运动及乐观的心理,这些对于健康也同样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