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愿烂在肚子里,夫妻间也绝不能说这句话,除非想离婚

 xxjjsdt 2024-05-2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文/肖肖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文章开始前,请你先试想以下场景:

你突然找不到手机,问老公有没有看见时,他说:“你没长眼吗,不会自己找?”

你搬家时不小心磕伤了腿,爸妈说:“这么简单的活儿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

当你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他说:“你当我有三头六臂吗,能写这么快?”

听到这些话,你是什么感觉?

好好一句话,明明正常表达就行,非得换成“反问句”来噎人。

最近,“习惯性反问有多讨厌”成了热门话题。

超过1000万的在看人数,足以说明“反问”这事儿戳中大家的心窝子了。

图片


毕竟,反问句的那种轻蔑与不耐烦,总能把人已经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地噎回去。

发场火吧,好像也不是大事,没必要。

自己消化吧,这口闷气还真不是那么好咽的。

这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的感觉,最膈应人了。

时间久了,甚至成了许多夫妻、亲子关系中的“隐形炸药”。平时一切安好,但只要遇到一点小事,一下子就炸了。

图片
习惯性反问
把恩爱夫妻推向离婚边缘

有个网友就曾分享,“我之前差点因为反问句离婚了”。

图片


当时她刚出月子,每天都被照顾孩子的琐事弄得心力交瘁。

有一天,老公下班后随口抱怨了一句:“今天工作真累啊。”

她连脑子都没过,脱口而出:“难道我在家带孩子就不累吗?”

瞬时,两人的“战火”就被点燃了,揪着鸡毛蒜皮的一些小事,你一言我一语地一通乱吵。

这场争吵持续了三天三夜,甚至还闹得夫妻俩分了居。吵到最后,老公先低头了。

他声泪俱下地和老婆说:“我是说我辛苦了,但我没有否认你辛苦,更没有认为自己是家里最辛苦的人……你能不能别再和我吵了?”

老公的“卑微求和”,把网友都弄得心软了。事后,她自我反思:“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下意识反问会对感情带来这么大伤害。”

不管是老公还是她自己,“辛苦了”都是事实。可一旦用反问句说出来,就潜藏了一层攀比与贬低的“弦外之音”——“我比你更辛苦,你不配抱怨。”


这谁听到能舒服呢?

夫妻本是同舟共济的队友,而非一决高下的对手。

有时因为工作、生活“吐槽”几句,无可厚非。因为这些心里话,和别人说不上,只能和爱人说说。

事儿不大,答一嘴、哄一句、抱一下也就过去了。可“下意识的反问”,恰恰像一个放大器,不仅放大了伴侣原本的负面情绪,还引发了自己的委屈和抱怨。


如果说上面的例子还算“无心之过”,那下面的故事,可就是拿反问句来“恶意伤害”了。

曾看到一位刘女士的分享:

她和老公都已经步入中年,激情退去,一天说不上五句话。

有时,她为了活跃下气氛,就没话找话:“老公,你在看什么啊?”

谁知老公没有任何反应,再多问几遍,就会招致突然的暴怒:“瞎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瞬间,她一阵凉意从头传到脚,什么说话的欲望都没有了,还落得一肚子委屈。

夫妻一起生活久了,有时很难避免因为工作或生活琐事误伤到对方,但若是把“误伤”变成了“日常”,甚至把“反问句”当成刺向对方软肋的利器,就过分了。

没人该是你的“出气筒”,理所应当地承受你的无视与恶意伤害。伴侣,更不行。

图片
习惯性反问
把孩子从受害者变为加害者

如果说夫妻间的“习惯性反问”,主要是给两人的关系“埋雷”,那么亲子间的“习惯性反问”,则更多影响的是孩子的未来。

网友青子刚上大学时,出了一场车祸。她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

“我很好,拜托不要告诉我的家人。”

那一刻,自己的伤重不重,需不需要人照顾,青子通通不在意。她最害怕的是,家人知道后,一定会对她一通臭骂:“你走路难道不避着点车吗?!”

想到父母的语气和神态,青子就浑身颤抖。这种条件反射,源自青子的家人从小就不对她好好说话。

明明是替她高兴的事,非要用讽刺的语气说;明明该关心女儿的时候,却总是先劈头盖脸地指责。

无独有偶,网友阿翔也因为母亲常年的“习惯性反问”,心有阴影。

小时候,母亲让阿翔帮忙拿东西,阿翔不清楚东西的具体位置,就顺口问:“东西在哪儿啊?”

明明只是一句正常的提问,却惹得母亲突然发火:“来,在我手里呢!你自己没眼睛吗,不会去找找看啊?”

直到阿翔长大后,每每遇到困难,他还是会不自觉地想起母亲的责骂。

他下意识地觉得别人也会像母亲一样骂自己,所以从不求助,生怕被人发现自己有问题不懂。


《语言虐待》中曾提到:

“语言虐待可能比其他形式的虐待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因为它往往更隐蔽、更连续。”

有些人,即便过了20年,只要回忆起小时候遭受的语言暴力,还是会不自觉地哭泣。

正如阿翔所说的:“尽管我始终都很爱妈妈,但关于自我疗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

美剧《怒呛人生》中曾说:“父母会把自己身上的'有害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图片
图/美剧《怒呛人生》

轻则养出自信不足、难以摆脱心理阴影的孩子,重则可能会把孩子也教育成恶言相向的人。

很多“过来人”分享,因为自己从小就浸润在父母“习惯性反问”的语言暴力中,即便长大后有心调整,也总是会在生气时“暴露本性”,难以“根治”。

图片

图片
习惯性反问,
让未说出口的真实需求,无处着落

不论是夫妻还是亲子关系,反问句之所以让人膈应,不仅在于它堵住了我们表达的欲望,更在于它让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被“噤声”了。

就像前面提及的刘女士,明明是为了给平淡的中年夫妻生活加些“味道”,这才没话找话,但丈夫的反问,浇熄了妻子的热情。

要知道,聊天不是重点,想要增进夫妻感情才是。



又或者像一些孩子,在找工作时遇到了困扰,很苦闷,想和父母倾诉一下,结果父母的一句“谁叫你当初要选这个专业?”,让人瞬间失语。

那一刻,孩子想要的不过是父母的无条件支持,是一句“没事儿,工作总会有的”。但反问,让这种需求无处着落——话还没说,已经被噎了回去;委屈还没诉,又被堵回了心里……

这才是真正刺痛人的呀。

图片

要知道,在反问句的“战场”上,从没有赢家。

不管是听的人还是说的人,最后一定是双输。

因为,它堵塞了亲密关系中真实需求的交流,让其变为情绪化的发泄。

久而久之,我们只能在“被反问句伤害”与“伤害他人”中纠缠,却始终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

图片

道理说了那么多,我想此刻大家心里难免会犯嘀咕:

“真的可能完全不说反问句吗?”

其实很难做到。毕竟,谁还没个脾气不顺、嘴比脑子跑得快的时候呢?但确实,说得越少越好。

在这里总结了两条处理反问句的小技巧。“反问”虽然无法根除,但你可以尽力改善。

1. 万能公式:先肯定对方话语中你同意的部分,再表达自己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用反问句,无非是爱人或孩子说话时,恰好遇上了我们心情不好,或是他们的某些行为引发了我们的不满,才会脱口而出怼回去。

但比起单纯地发泄情绪,清楚告知对方我们的需求,或许更有效果。

这里有一个万能的表达公式:

先肯定对方话语中你同意的部分,再表达自己的需求。

就像前文提及的“差点因为反问句离婚”的网友。如果在老公说自己累了时,她能说:“老公你辛苦了(肯定对方的话),今天我带孩子也累了(表达自己的需求),咱俩之后也一起加油吧。”自然就不会有后面的争吵了。

这样,既没有贬低对方的需求,也如实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双赢!

2. 耐心+包容,去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这事儿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总习惯对外人保持好脾气,却常对家人不耐烦。而误解,恰恰就源自不耐烦,也源自我们的下意识反应。

有网友曾分享,之前她刚学开车时,爸妈陪她练车。结果一路上,妈妈都在“骂骂咧咧”:

到底会不会开车啊?

自己上班要开车,还不知道勤奋一点?


网友只得一边开车,一边宽慰自己:“算了算了,忍一时风平浪静。”

谁知没过多久,妈妈又说:“你这样开车,我得担心死,怎么敢放心让你一个人上路啊。”

图片

发现了吗?

“习惯性反问”,有时包裹着的其实是柔软的心肠。但这份心肠,总要我们细品才能发觉。

的确,习惯性反问是不好,但家人之间,哪能每件事都周全呢?

甭管是哪一方,多一点耐心和包容,去体会对方说话时的“真正意图”,总是没错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希望读完此文的你,下次脱口而出前,可以先思考3秒钟。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远离“反问句”。

点个“在看”,别再让心中的爱意,因为一时口快被误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