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FC推荐】热成形钢的强度分布

 宋洋sy 2024-05-25 发布于江苏

汽车全身使用热成形的高强度钢材确实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性。首先,热成形钢材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塑性变形,以增强其强度。这可能导致材料内部的晶粒结构发生变化,使其对腐蚀和氧化的抵抗力降低。因此,使用热成形钢材的汽车更容易受到腐蚀和氧化,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其次,热成形钢材的硬度较高,导致其抗冲击能力较差。在发生碰撞时,热成形钢材可能无法有效地吸收冲击力,从而对乘员造成更大的伤害风险。此外,过硬的钢材也更容易产生裂纹或断裂,增加维修成本和安全隐患。

设计和制造水平差,就会具有危害性。为了详细说明,引入屈服强度(硬度)和抗拉强度(韧性)两个概念。同一种钢,强度总量不变。热成型的作用是在提升整体性能的同时,将其分配到不同强度方向上。有的热成形工艺提升抗拉强度(暂称A),屈服强度变低,所以易形变吸能,韧性好;有的提升屈但韧性较差。服强度(暂称B),抗拉强度变低,能利用高强度抵抗变形,A类似钢尺(形变吸能),B则像铁棒(硬碰硬)吸收相同能量,做功距离不同。一个痛在皮,一个痛入骨。如果在引擎盖(车头)区域大比例使用B钢会造成溃缩困难,碰撞过程能量损失小,较多传递给舱内乘员,易产生内伤,安全性不升反降。

图片

① 素材来源 |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