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搞定下半身!腰骶丛神经的解剖、损伤和诊疗要点

 昵称65039517 2024-05-25 发布于北京

下肢外周神经主要包括腰丛(T12前支部分、L1~3前支和L4前置部分组成)骶丛(L4~5前支部分合成的腰骶干、全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分支包括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

图片

骶丛位于盆腔后壁的两侧部,梨状肌前面。分支包括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和坐骨神经。

图片

一、腰丛神经

1.髂腹下神经(感觉神经为主)

解剖

髂腹下神经来源于T12 和L1,向下外方走行,穿过腰大肌外侧缘走行经过腰方肌。在腰大肌外侧缘后穿入腹横肌,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分为前皮支(腹下支)和外侧皮支(髂支)。

图片

前皮支:经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斜向前下方,在髂前上棘内侧2.5 cm处,穿出腹内斜肌,在腹外斜肌腱膜的下侧行向内下,约在腹股沟管皮下环的上侧3 cm 处,穿出腹外斜肌腱膜,支配耻骨区的皮肤。

外侧皮支:在髂嵴前、中1/3 交界处的上侧,于第12 胸神经外侧皮支的后侧,穿过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下行至浅筋膜层,分布于臀前部的皮肤。

肌支支配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皮支分布于臀区和耻骨区的皮肤。

常见损伤部位

图片

NE1:腰方肌外侧缘深面。NE2:髂前上棘内侧2.5 cm 处。NE3:腹股沟管皮下环的上方2~3 cm处。NE4:髂嵴前、中1/3 交界处的上侧

①腰方肌外侧

症状:腹肌肌力下降和腹部疼痛。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竖脊肌外侧(约L3 横突处),然后深层触诊即为腰方肌外侧,深按压可以刺激到该神经穿过腹横肌处,有时可以出现远端放射性疼痛或不适。

图片

②髂前上棘内侧2.5 cm 处

症状:耻骨区疼痛。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髂前上棘内侧2.5 cm 处,然后深层按压可以刺激到该神经穿过腹内斜肌处,若有神经卡压,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或不适(耻骨区)。

图片

③在腹股沟管皮下环的上方2~3 cm 处

症状:耻骨区疼痛。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腹股沟管皮下环的上方2~3cm 处,然后触诊检查,可以刺激到该神经穿过腹外斜肌处,若有神经卡压,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或不适(耻骨区)。

④在髂嵴前、中1/3 交界处的上侧

症状:臀前部疼痛。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髂嵴前、中1/3 交界处的上侧,然后触诊检查,可以刺激到该神经穿过筋膜处,若有神经卡压,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或不适(臀前部)。

治疗定点

图片

2.髂腹股沟神经(运动神经为主)

解剖

髂腹股沟神经由L1 脊神经纤维组成,在髂腹下神经尾侧走行,在髂嵴上方穿过腹横肌至腹内斜肌深层,在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穿出腹内斜肌,进入腹股沟管,沿男子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前外侧一并出浅环。

图片

皮支分布大腿内侧上部和阴囊(阴唇)前部皮肤;肌支支配腹横肌、腹内外斜肌。

常见损伤部位

图片

NE1:髂前上棘内侧2. 5 cm 处。NE2: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①髂前上棘内侧2.5 cm 处

症状:腹肌肌力下降和腹部疼痛。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髂前上棘内侧2.5 cm 处,然后深层按压可以刺激到该神经穿过腹横肌处,若有神经卡压,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或不适(腹部)。

②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症状:大腿内侧上部和阴囊(阴唇)前部皮肤。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然后深层按压可以刺激到该神经穿过腹内斜肌处,若有神经卡压,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或不适,如大腿内侧上部和阴囊(阴唇)前部。

治疗定点

图片

3.生殖股神经

解剖

生殖股神经由来源于L1 和L2 脊神经纤维组成,穿过腰大肌,随后其紧邻输尿管向远端走行,最终在腹股沟韧带近端分为股支和生殖支。

图片

股支在股动脉外侧腹股沟韧带下方经过,并在股三角处移行为皮下支,支配股三角区域感觉;

生殖支通过腹股沟管,男性与精索伴行(女性与子宫圆韧带伴行),支配提睾肌,并分支至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

常见损伤部位

图片

NE1:腰大肌。NE2:腹股沟韧带深面

①腰大肌

症状:损伤后腹股沟区和会阴感觉异常。

触诊检查:患者俯卧位,屈曲髋关节,放松腹部,检查者首先定位肚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通过此处,透过腹肌触诊腰大肌;

若出现神经卡压,会有压痛,有时会向腹股沟和会阴区放射(肥胖的患者触诊检查较为困难)。

图片

②腹股沟韧带深面

症状:损伤后腹股沟区和生殖器感觉异常。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腹股沟韧带中点,在此处浅层组织进行触诊检查,此处深层为股神经。

治疗定点

图片

4.股外侧皮神经

解剖

股外侧皮神经来源于第2、3 腰神经前支后股。

走行于腰大肌下方,然后环绕走行于髂肌前半部分之上直至髂前上棘。随后在髂前上棘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外侧出骨盆,迅速分为两支:前支和后支。

图片

前支负责大腿外侧皮肤的感觉,后支负责股外侧和臀下皮肤。

常见损伤部位

腹股沟韧带

症状:损伤后导致大腿外侧固定区域内感觉异常。

股外侧皮神经Tinel 征: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用手或叩诊锤在患者髂前上棘内侧2 cm 触诊或轻敲,若出现大腿外侧固定区域内疼痛或麻木,提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

图片

治疗定点

图片

5.股神经

解剖

股神经来自第2~4 腰神经,由腰丛发出后,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并随同该肌经肌腔隙入股。

在股前面分为数支,其终支隐神经伴随股动脉入收肌管,穿过收肌管内侧壁行至膝关节的内侧,在小腿内侧与大隐静脉一同下行降至足内缘。

运动支配髂腰肌、股四头肌、耻骨肌和缝匠肌。

图片

常见损伤部位

图片

NE1:腹股沟韧带部。NE2:收肌管

①腹股沟韧带部

症状:损伤后可造成伸膝肌无力,大腿前方疼痛。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腹股沟韧带中点,在此周围进行触诊检查,若有神经卡压,则会出现明显压痛,有时可以出现远端放射性疼痛或不适。

②收肌管

图片

症状:损伤后可出现膝关节内侧和小腿内侧感觉异常。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股前内侧中1/3段,通过缝匠肌按压深面的收肌管,若出现病变,可出现压痛,有时向远端放射。

Tinel 征:定位膝关节内侧隐神经的分支,用叩诊锤叩击触发麻电感,提示Tinel 征阳性。

图片

治疗定点

图片

6.闭孔神经

解剖

闭孔神经由第2 ~4 腰神经前支的前股组成,在腰大肌内侧缘发出后,进入小骨盆。沿小骨盆侧壁前行,穿闭孔管出骨盆至股部,分前、后两支,分别经短收肌前、后面进入大腿内收肌群。

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大腿内收肌群。皮支分布于大腿内侧面的皮肤。此外,还发出分支支配髋关节和膝关节。

图片

常见损伤部位

图片

NE1:闭孔管。NE2:收肌裂孔

①闭孔管

图片

症状:损伤后会导致内收肌力下降,大腿内侧疼痛。

触诊检查:患者仰卧位,检查者首先定位患者耻骨结节,该结节外下1.5 cm处即为闭孔管,在此进行深按压触诊检查,若出现损伤,会有压痛,有时会出现该神经放射性疼痛。

②收肌裂孔

症状:损伤后可出现膝关节内侧、后侧的疼痛。

触诊检查:患者仰卧位,检查者首先定位患者股骨内侧髁,然后向上3.5 cm处即为收肌裂孔,在此进行深按压触诊检查,若出现损伤,会有压痛。

治疗定点

图片

二、骶丛神经

1.臀上神经

解剖

臀上神经来源于L4~S1,从梨状肌上方出骨盆,支配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图片

常见损伤部位

梨状肌

症状:损伤后导致髋外展无力。

触诊检查:患者俯卧位,检查者首先定位大转子上缘和骶骨外侧中部,二者之间触诊梨状肌,以及下方的其他深层髋外旋肌,若出现损伤,会有压痛,有时会有放射性疼痛。

治疗定点

图片

2.臀下神经(纯运动神经纤维)

解剖

臀上神经来源于L5 ~S2,从梨状肌下方出骨盆,支配臀大肌。

常见损伤部位

梨状肌

症状:损伤后导致髋伸展无力。

触诊检查:同臀上神经。

治疗定点

图片

3.阴部神经

解剖

阴部神经来源S2~S4 神经前支。

骶棘韧带之上的尾骨肌表面形成阴部神经总干,穿过梨状肌下孔,与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伴行,绕坐骨棘后面入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肠窝外侧,靠近闭孔内肌进入阴部管。

肛提肌下方沿坐骨肛门窝的外侧壁穿过阴部管达会阴部。皮支分布于阴茎(蒂)背面及阴茎(蒂)头和肛门部皮肤,肌支支配会阴浅、深横肌,坐骨海绵体肌,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

图片

常见损伤部位

阴部管

症状:会阴区疼痛不适;性功能障碍。

触诊检查:首先定位坐骨结节,然后向上3~4 cm 进行深层按压,若有神经卡压,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或不适(会阴区),但是位置较深,触诊较为困难。

治疗定点

图片

4.股后侧皮神经

解剖

股后皮神经是来自骶丛的神经。它部分起源于S1和S2的背侧分支,以及 S2 和S3 骶神经的腹侧分支。

图片

股后皮神经通过梨状肌下方的坐骨大孔离开骨盆。然后它与臀下动脉一起行进至臀大肌深处,覆盖坐骨神经。

股后皮神经从臀大肌下缘深筋膜穿出,支配大腿后部、臀部、腘窝和会阴部后表面的皮肤。

图片

常见损伤部位

腘绳肌

大腿的后侧以及内侧,臀部等部位出现感觉障碍。

5.坐骨神经

解剖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在梨状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后方,并支配这些肌肉;

然后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这些肌肉。

图片

坐骨神经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和足的全部肌肉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常见损伤部位

图片

NE1:骨盆出口。NE2:腘肌。NE3:比目鱼肌腱弓。NE4:踝管。NE5: 展肌。NE6:腓骨肌管。NE7:腓浅神经浅出深筋膜处。NE8:胫骨前肌与长伸肌之间。NE9:伸肌支持带。NE10:趾短伸肌

①骨盆出口

图片

症状:若这些肌肉出现病变,可激惹到坐骨神经,造成大腿后方的疼痛。

触诊检查:患者俯卧位,检查者首先定位大转子上缘和骶骨外侧中部,二者之间触诊梨状肌,以及下方的其他深层髋外旋肌,若出现损伤,会有明显压痛,有时会有放射性疼痛。

牵拉释放试验:患者先仰卧位,患肢伸直,内收、内旋引起髋深层外旋肌牵拉,压迫到坐骨神经,出现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消失,提示阳性。

图片

②腘肌

症状:损伤后导致腘窝部和小腿后方疼痛。

触诊检查:患者俯卧位,检查者在腘窝远端触及胫骨干的后方,进行触诊,若出现病变,可有压痛,有时会向远端放射。

③比目鱼肌腱弓

图片

症状:同腘肌损伤症状。

触诊检查:患者俯卧位,检查者在腘窝远端触及胫骨干的后方(腘肌的远端),进行触诊,若出现病变,可有压痛,有时会向远端放射。

比目鱼肌抗阻收缩试验:患者坐姿,在屈膝状态,努力跖屈踝关节,若有病变,会出现腘窝部疼痛,有时会向远端放射。

④踝管

图片

症状:损伤后可出现踝内侧、足底疼痛。

Tinel 征:患者坐姿或仰卧位,检查者用手指或叩诊锤轻敲患者内踝后下方,阳性结果为疼痛或麻木感和刺痛放射至足底。

触诊近侧踝管:首先定位小腿中点后内侧缘,然后由浅入深触诊检查,若出现明显压痛,甚至有放射性疼痛,提示阳性。

⑤踇展肌

症状:损伤后导致足底的感觉症状或足跟内在肌肉的无力。

触诊检查:手指放在足的内侧,靠近足底,定位展肌,按压该肌,若损伤,会出现明显疼痛或麻木感,甚至刺痛放射至足底。

图片

⑥腓骨肌管

症状:损伤后会导致腓骨头周围疼痛和不适。

腓总神经Tinel 征:患者坐姿,检查者用手或叩诊锤在患者腓骨头周围触诊或轻敲,若出现腓总神经支配区域的小腿疼痛或麻木,提示腓骨肌管综合征。

⑦腓浅神经浅出深筋膜部位

图片

症状:损伤后导致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 趾背的皮肤感觉异常。

腓浅神经Tinel 征:患者坐姿或仰卧位,检查者用手或叩诊锤在患者小腿前外侧中、下1/3 交界处触诊或轻敲,若出现腓浅神经支配区域的小腿疼痛或麻木,提示腓浅神经卡压。

⑧胫骨前肌与长伸肌之间

症状:损伤后导致背伸踝无力。

触诊检查:患者仰卧位,检查者首先定位患者胫骨前肌的中远1/3 交界处,通过该肌深层按压腓深神经,若出现损伤,会有压痛,由于位置深,很少会有放射性疼痛。

⑨伸肌支持带

症状:损伤后可造成伸趾无力。

触诊检查:患者仰卧位,检查者首先定位患者踝关节前方的伸肌支持带,通过支持带深层按压腓深神经,若出现损伤,会有压痛,有时会出现放射性疼痛。

⑩踇短伸肌

症状:损伤后可造成趾疼痛。

触诊检查:患者仰卧位,检查者首先定位患者短伸肌,通过该肌中点按压腓深神经,若出现损伤,会有压痛,有时会出现放射性疼痛。

图片

治疗定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