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艺谋采写 | 仙都中心小学的建设始末

 中诗报 2024-05-25 发布于河南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学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林艺谋,福建华安人,文博研究员。系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岩画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福建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成员、福建省政府采购专家库成员,漳州市文化遗产专家库成员、政协漳州市文史研究员、政协华安县文史兼职副主任、华安县民文协主席;县博物馆研究馆员、名誉馆长;主要(编)著有:《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福建土楼之大地土楼群》文本、《土楼之王风采集》、《漳州涉台涉侨风物志》(一至五卷)、《东山关帝庙》、《福建土楼精华——华安二宜楼》、《华安东溪窑史话》、《华安东溪窑学术研究论文集》、《华安古村落》(一、二卷)等成果。

仙都中心小学的建设始末

口述:苏永印

采写:林艺谋

仙都学区在过去叫中心小学,它在末建前是市后苏氏一块空地,而西面的界线是林姓的地。讲也花花的,但越金公祖厝又是姓苏的,林苏两姓从夹就是又有交错居住。一时难于说服林苏两姓这块空地具体是谁的。时中圳的林氏二房子孙中有些人认为那块地很开阔,很适合建一座祖厝,就叫风水仙去勘验。苏姓一帮后生知道了就不情愿,于是四处鼓动长辈出门阻止林氏建设。

为了既成事实,林氏人多力量大,建设时虽然石基脚做的不高,但二天就夯筑了二三狮(版筑)的外墙。过去办事主要靠凶,靠拳头。苏氏族人选择在喜龙的店仔土楼的枪眼里驾出枪支,其中有一位利用空气窗,向路口随便开一抢。听到枪声,夯墙师傅洒腿就跑开,工期无法进行到底。

旧社会里,不管是什么朝代,什么政府都有一条潜规律:什么样的族派人多,什么样的势头大,或者钱多,或者凶字出头等都能成第一牛逼。

话说当年,正是民国时期,县堂设在黄枣土楼。于是,林氏就派了十多个群众向县长申请评理。状告苏氏放枪阻碍林氏建祖厝,没说那块地原为苏氏耕种的。县长听了单方面的原因,当时就支持林氏,让他们安心回去照常建设,并表示县府会派人去巡查。

林氏上访一群人刚要回家的念头,没想到国民政府县参议员苏通兴,又名苏逸民老人家也来县府楼前。据说对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苏参议略有所闻并曾对宗亲建议过:苏氏家族为后来迁移来的小姓,林氏家族比我们早来两三百年,虽然该地是苏氏家族的辖区,但谁也说不清楚此地块具体属于谁,有困难有问题应该找政府,不能呈凶放冷枪,否则就会人命案,正正理由变成输。

苏通兴爱喝茶吃黑烟(邪片),年轻时就从南洋回来,他说教一翻自家族人后又自告奋勇地表态,他要替族人申张,族人高兴并寄予厚望。苏通兴有个弟弟是国民政府派驻印尼大使官员,所以说,他在外面名气不小。他的一手楷体毛笔字写的很不错,加上他的学问不低,所以就理所当然被推荐为县参议吃奉禄、出门坐轿。

时逢苏参议刚到楼前,有人通报:苏参议到。县长马上意识到他的临时到访肯定与林氏家族的上访有关,赶紧出门迎接:“哈哈,通兴兄是什么风给你吹来啊!”并马上通知林氏代表请暂缓一下。

此时,林氏家族也意识到人家上面有人罩着,我们走路来上访,人家乘轿子啊!

只见县长投其所好,又递烟又捧茶……时间过了一个多小时,苏通兴才不紧不慢地告诉县长,我的突然造访,是为同起“建厝案”有关系,并提高一倍声音洪亮地说明:“地是我们的,他方要强建”。据他了解到:那块地是苏氏的耕种的,林氏要占便宜建祖厝,怎么可能呢?但说回来,我也怒告年轻人,不能随便动刀动枪。会出人命,同在一片天,隔壁社里,又有媳娶媳妇,同奉祀城煌爷,以和为贵。

苏参议又说:“一方要建,一方要阻,这要怎么办啊!县长大人,你就说句公道话”。

县长当即表态,“苏参议即时赶到说明因由,我也明确了案子的前因后果,都是隔壁社,以后出门街头无碰头,街尾也要见面的。”

此时林氏族人已经看到并认识到此官司的结局:我们凌晨三点启程走5小时路才到黄枣《启丰楼》的国民政府办公所在地,老半天时间县长才能接访我们,而人家苏参议一人尚未进门就有人通报县长大人,没几分钟县长就移步大楼前接见。人比人,气死人,我们还是认宰了吧!

最后,苏参议讲:仙都无正规学堂,现在囝仔要读书,仅分散于大宗、圩仔尾,场地太窄小。那块地不能建祖厝,就建学校吧,苏氏出地,林氏出工,大家相安无事,何乐而不为。就转头征求县长的意见。县长站起来面朝林氏族人发话,你们听了感觉中肯吧,望回去向族长汇报一下。没想到林氏族长也在人群中,其中一个年龄略大的就马上站起来回复:“我就是族长,既然县长大人提议了这个折中办法,又可以解决仙都无学校的历史问题,我们完全接受”。

所以,就有了市后上巷苏氏出地皮,中圳林氏出工又出力的建校园的始末,时校名称之为“仙都中心学校”,首任校长林泉生,昭山人,系中圳四角坵公的后裔。

虽然说祖厝建不成,但在这个故事的背后,透露出苏林两姓先人的智慧,值得我们今人铭记。

—本期编辑柳汀—

林艺谋相关文章链接:

林艺谋 | “闽南一清”——南山宫

林艺谋 | 梦回九龙

林艺谋 | 追寻儒道名家陈天定

林艺谋 | 河东楼剿匪记

林艺谋 | 这里“星火”闪烁——华安红色纪念馆印象

林艺谋 | 燕冀大夫的传说

林艺谋 | 借珠赠书

林艺谋 | 话说“茶硔”

林艺谋 | 二宜楼“鼠曲粿”

林艺谋 | 茶商林澄州智斗劫匪渡鹅山

林艺谋 | 盅术师蒋角的传奇故事

林艺谋 | 大圆楼招女婿

林艺谋整理 | 当年芹岭火红追忆录

林艺谋整理 | 西河仙都之始祖宗鲁公

林艺谋整理 | 从山旯旮走向世界的艺术世家(上)

林艺谋整理 | 从山旯旮走向世界的艺术世家(二)

林艺谋整理 | 从山旯旮走向世界的艺术世家(三)

林艺谋整理 | 从山旯旮走向世界的艺术世家(四)

林艺谋采录 | 喋血尚卿社

林艺谋采录 | 王公娶妻

林艺谋采录 | 民国仙都匪事

林艺谋采录整理 | 唯有英雄驱虎豹

林艺谋采写整理 | “迎灯”驱虎

林艺谋采写 | “喷地金鱼”与瘸腿举人

林艺谋采写 | 老道士公肖发兴的几件趣事

林艺谋采写 | 《五代同堂》轶事

林艺谋编写 | 苏氏十八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