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门冬汤能治什么病?之二

 顺势而为frfi8r 2024-05-25 发布于河南
作者:董洪涛

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第2822原创内容

(接上)



麦门冬汤原方中,麦冬与半夏的剂量比例为7:1,此为仲景制方钩玄。但清代大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麦门冬汤医案的药量比例则有所不同。通常麦冬为二升,半夏为一升。我的思考是,一方面我们在运用麦门冬汤时需要谨守原方比例;另一方面亦不必拘于原方比例。我在应用此方时,若见腹泻,或肺胃阴虚不明显时,往往会减轻麦冬的用量。

关于麦门冬的核心药味,有学者分析了自1949年至2021年之间所有中文文献中的麦门冬汤相关医案413个,分析研究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三味药,包括麦冬(100%)、半夏(89.59%)、甘草(88.14%),由此可以把这三味药视为麦门冬汤的核心药物。

我的思考是,本方所治疗的是胃气上逆,故要调节胃气的平衡。胃之体阳常亢,胃之用阴常亏,因此用药时当着重恢复其体用平衡。以麦冬甘凉濡润,既能凉泻胃腑亢盛之阳,又可甘养胃腑亏虚之阴;以半夏交通阴阳,通降其上亢之虚火,尊胃腑以通降为顺之旨;以甘草调和胃腑之体用。三味药合施,刚柔并用、润燥合宜,颇有益于胃气和降。

麦门冬汤原方中用的是粳米,但现代医家在运用此方时常将粳米去掉,或以山药代之。这源于民国大医张锡纯,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盖粳米不过调和胃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至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且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最善滋阴。”之后的医家遂多喜用山药以代之。

方中有人参,但不少医家喜用沙参代之。以叶天士为例,他即常以沙参代替方中人参,以实现气阴双补。后世的沙参麦冬汤亦是由此而化出。

图片

从上述的413个医案中亦可发现,历代医家在应用麦门冬汤时往往会有所加味,常见的加味药物主要有三味,一是补虚药;二是止咳化痰平喘药;三是清热药。

其一,补虚药,最为常见的是补气药与滋阴药。补气药中排在前三位的分为党参、山药、太子参;滋阴药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南沙参、石斛、北沙参、玉竹、西洋参。且现代医家们在临床上加减使用麦门冬汤时,大多优先考虑加入气阴双补的药物,使得麦门冬汤的生化津液的作用更强。

其二,止咳化痰平喘药,排在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杏仁、桔梗、竹茹、枇杷叶、桑白皮。可以看出这些药物大多主入肺经,以恢复肺的肃降之职为目的,加强麦门冬汤中半夏单降阳明的不足。

我的思考是,麦门冬汤主要用于治疗肺系疾病,肺系疾病常见的症状不外乎咳嗽、喘息,兼有痰,故在对证用方的基础上,亦当兼顾肺系诸病症的治疗。

其三,清热药,排在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生地黄、玄参、知母、天花粉、石膏,可以看出在清热药的使用中主要以清热滋阴的药物为主,因为清热药大多苦寒碍胃,在正虚邪实之际,使用祛邪剂必须兼扶正气。

小满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受天地影响,人体的血液浓厚而粘稠,阳气易于外浮,血旺而气畅,故血易泻气易行。选择中医特此推出小满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我的思考是,若从“火逆”来思考麦门冬汤,考虑到阴虚火热的因素,故当重视养阴与清热。故常会加味具体既滋阴又清热的中药。按此功效,我临床最喜用的亦是这几味中药。且加生石膏后,有竹叶石膏汤的方意。



关于麦门冬汤的临床应用。一般认为,以食欲不振、呕吐、咳嗽并且日渐消瘦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多可考虑应用本方。

清代大医叶天士喜用麦门冬汤。有学者对《临证指南医案》中的60余则麦门冬汤证医案进行汇总,将其常见临床症状归纳为如下5类:

其一,呼吸系统疾病:气欲喘急,咳嗽,咳吐涎沫,咽痛痰多,音哑咽痛等。

其二,消化系统疾病:食减气怯;汤水不能多饮;不饥不欲食;渴饮;吐血;呛逆不已等。

其三,虚劳疾病:色苍形瘦;忧思积劳,固成内伤;五心烦热,面色少华;郁伤,心中空洞等。

其四,泌尿系统疾病:小便欲解而掣痛,大便通而不爽等。

其五,神经系统疾病:夜寐不宁、寐中惊惕、欲寐昏沉、午间烦躁等。

叶天士认为麦门冬汤是治疗以胃阴虚为本而见诸逆上气的疾病,不局限于肺痿咳逆咽喉不利的范围。我的思考是,叶天士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只要围绕痰、火、津液不足、气机上逆等病机,即可考虑应用麦门冬汤。且此方所能治疗的症状颇为复杂,适合于多个系统的疾病。但究其根本,其病因病机总属于肺胃阴虚之证。

图片

关于麦门冬汤的临床应用,《肘后备急方》用本方“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喉燥而渴”。清代大医沈明宗在《金匮要略编注》中认为:“余窃拟(麦门冬汤)为肺痿之主方也。”中医内科学教材亦将其归为虚热肺痿的证治,认为麦门冬汤补益生津,通利咽喉。

从临床来观察,麦门冬汤最常用的还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咳嗽、哮病、喘证、肺痿等。从医理来分析,肺为娇脏,感邪后肺脏生理功能失调,肺气不降则上逆作咳,肺不能宣发肃降则津液停留而为饮,或气郁化火煎灼津液而为痰。而此方既可养肺阴,又可补肺气,还能降肺气之上逆,兼化痰饮,一方而有能主治多个病机。

且这类疾病的总体病机属本虚标实,故应用麦门冬汤时应抓住肺胃气阴两虚、痰火搏结等关键点。

有学者认为,麦门冬汤是调节燥湿平衡的,而在肺癌中时会出现燥湿相混,治疗时也应该滋阴润肺与燥湿化痰并行,即可应用此方。

有学者运用麦门冬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属肺阴亏耗证时取得临床佳效。

有学者应用麦门冬汤加味治疗肺癌晚期气阴两虚证的咳嗽,总有效率为82.14%,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有学者用加味麦门冬汤联合胃复安及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结果发现治疗组可以有效控制化疗后的呕吐情况,增加饮食。

有学者用麦门冬汤治疗肺痿范畴的肺不张,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6.4%。

另外,还有学者运用麦门冬汤治疗干咳、咳血、危重型新冠肺炎痰栓等,等均取得良效。

我的老师黄煌教授认为,本方适用于以久咳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咽喉炎、百日咳、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结核、肺不张、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其人咽喉干燥,痰难咳出,或灼热。

图片

有学者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常从风、瘀、虚立论,认为肺脾不足为本,风、瘀之患为本,疗效显著。

我的思考是,麦门冬汤不但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亦可治疗一些疑难病。只要能抓住肺胃津液虚衰的病机,那么凡因津液不能正常布散而引发的诸多变证,均可使用麦门冬汤治疗。这也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

麦门冬汤能和降胃气,故常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胃为阳明燥土,其性喜润恶燥,又胃气主降,故而在胃系病中,常见痞满、呕吐、呃逆、胃脘痛等病证,其病机多为胃气不降或胃阴亏耗。

有学者应用麦门冬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有学者用麦门冬汤治疗34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8.2%。

亦有学者用麦门冬汤治疗胃阴亏耗证型的慢性胃炎及非糜烂性反流病,疗效显著。

黄煌教授认为,麦门冬汤亦特别适合于高龄老人消瘦不能进食,呕吐不止者。日本医家浅田宗伯说:“治老人津液枯槁,食物难咽,似膈症者。”

再者,亦用于治疗高龄老人或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口腔干燥,食欲不振,或唾液减少,或频吐涎沫,或吞咽困难者。因为麦冬擅治口腔干燥。《备急千金要方》提供了一个治疗虚劳口干的药方:麦门冬二两,大枣30枚去核,上二味,以蜜一升和,令熟,五升米下,蒸之,任性服。

图片



麦门冬汤的治疗范围甚广,除主要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外,亦可治疗其他系统的疾病,以下抄录现代诸医家的经验:

有学者运用加味麦门冬汤治疗70例典型倒经患者,总有效率98.57%。

有学者认为,麦门冬汤能止逆下气,故可用于妊娠呕吐等病的治疗。

有学者用加味麦门冬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1%,疗效显著。

有学者用麦门冬汤治疗慢性咽炎,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5.35%。

有学者用加减麦门冬汤治疗20例梅核气,总有效率为90%。

有学者用麦门冬汤治疗阿维A引起的口咽干燥等症状,改善尤为明显。

有学者用麦门冬汤加味治疗小儿退热后多汗咳嗽26例,疗效显著,收效时间平均为4天。

此外,还有学者应用麦门冬汤治疗小儿厌食、小儿吐泻、盗汗、阴虚喉痹等证属肺胃阴亏的疾病。

日本汉方还常用麦门冬汤治疗以运动性气喘、顽固干咳为主的疾病,如全身性进行性硬化时出现的肺纤维化。

有学者用麦门冬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源于此方功效为滋肺胃之阴,故而其辨证要点主要在于津伤,又因肺外合皮毛。

……

综上所述,古今医家对麦门冬汤的应用多有发挥,并未囿于“肺痿”一病,引例推类,应用无穷。

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文献研究亦表明,该方临床加减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多病因咳嗽、肺结核、肺纤维化、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糖尿病性胃轻瘫等)、咽喉病(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肿瘤病(肺癌、胃癌、食管癌等)等,辨证施治,效如桴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