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5类常用药全盘点!4种异常情况应警惕,电子血压计超有用!

 继一 2024-05-25 发布于辽宁
图片

高血压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顾名思义,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血压的情况,以此进行相应的预防和诊治。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当得了高血压,如何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血压异常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

得了高血压,如何选择降压方案?

图片
图片

高血压异常可能引发多种靶器官损伤,进而导致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生命构成威胁。因此,治疗高血压的根本目标在于有效控制血压从而降低与高血压相关的脑、肾、心脏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1]

目前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包括适应症,参见表1):

图片

表1  不同高血压药物起用推荐[1,2]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CCB:钙离子拮抗剂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图片

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够降低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生成,进而减轻AngII所引发的血管收缩效应及刺激醛固酮释放的作用。由此,外周血管得以扩张,血压得以降低。

适用群体:

1)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

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3)中青年(18-64岁)高血压患者;

4)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ARB大多作为无法耐受ACEI的备选方案,需注意这两类型药物有致胎儿畸形风险,计划妊娠或已经妊娠状态禁用[3,4,5]

2

钙离子拮抗剂(CCB)

图片

CCB(钙通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阻断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从而减少钙离子内流,进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并促进血管舒张。

适用群体:

1)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

2)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3)高血压合并心绞痛(变异性);

4)高血压合并房颤;

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群体;

6)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3,6,7]

3

β-受体阻滞剂

图片

作用机制: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与血管中的β受体,减轻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效应,降低心肌收缩力度与心率,促使血管扩张,进而降低血压。

适用群体:

1)高血压合并快速心律失常;

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3)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4)高血压合并交感神经活性增高;

5)中青年高血压合并快速心律失常[4,8]

4

利尿剂

图片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肾脏钠的重吸收,促进体内钠、水的排泄。以此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存有以下两种类型(参见图1):

图片

图1  利尿剂类型及代表药物[3]

适用群体:

1)老年性高血压(≥65岁);

2)难治性高血压;

3)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4)盐敏感性高血压(高盐摄入后血压明显升高)[9,10,11]

得了高血压,如何选择降压方案?

图片
图片

药店售卖电子血压计已属常态,然而,许多人仍然将血压诊断视为医生的专属,从而严重低估了电子血压计在高血压患者实际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在连续5-7天的血压监测中,若平均血压值达到或超过135/85mmHg,就可确诊为高血压。此监测过程需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前提下进行。

因此在药店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患者就医及治疗建议。同时,除了日常明显可测量的血压异常,以下几种血压异常情况也应给予关注:

这些血压异常,同需重视

图片
图片

隐匿性高血压:

许多人过分强调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准确性,从而对一般电子血压计的监测结果持有较大的偏见。但这导致最直接的后果表现在:当在进行诊室测量时未体现出血压高该有的数值,就有可能导致隐匿性高血压的不被重视。

白大衣高血压:
在常见的情况下,如医疗场所中身着白大衣的工作人员等场景,可能导致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从而引发血压异常。通常,这类血压异常无需依赖药物干预或治疗,主要通过优化患者心理状态和消除环境障碍加以改善。但若不加以重视,白大衣高血压也可能发展至常规高血压,进而出现严重并发症。

夜间高血压:

就诊大多集中在白天时段,因此对血压的关注程度也主要集中在白天。然而当夜间血压≥120/80mmHg,即使白天血压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此类高血压现象也属异常,被称为夜间高血压。其为隐蔽性高血压的一种表现类型,由于部分群体属于夜间高血压,且大家都已习惯将血压诊断切点定在140/90mmHg,因此极其容易忽视和漏诊。

药物抵抗性高血压:

在应对高血压的过程中,许多患者不断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甚至将三联降压药物增至最大剂量,但仍无法保持血压稳定。这类高血压多为抵抗性高血压,其发生往往与早期治疗不足或未遵循规范治疗有关,服药不规律也是原因之一[12]

充分增加对动态血压重视和家用血压的使用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可对长期血压控制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13]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1):21-28

[2] Al-Makki A, DiPette D, Whelton PK, Murad MH, Mustafa RA, Acharya S, Beheiry HM, Champagne B, Connell K, Cooney MT, Ezeigwe N, Gaziano TA, Gidio A, Lopez-Jaramillo P, Khan UI, Kumarapeli V, Moran AE, Silwimba MM, Rayner B, Sukonthasan A, Yu J, Saraffzadegan N, Reddy KS, Khan T. Hypertension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in Adults: 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 Executive Summary. Hypertension. 2022 Jan;79(1):293-301. 

[3]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31(6):508-538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4):316-324

[5] 上海市医学会,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J],上海医学,2021,44(1):8-18

[6] 国家计生委合理用药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理用药(第2版)[J],中国前沿医学杂志,2017年第9卷第7期

[7] 殷琪,何扬利,个体化血压控制方案在老年中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年1月4卷

[8] 中国心血管病相关专家小组(统称),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4):29-39

[9] 王志翔,黄丽,浅谈对《利尿剂治疗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的认识[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3月第6期

[10] 北京大学医院心脏中心 陈源源,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药物治疗篇[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2):2-5

[1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盐敏感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4):364-376

[12] 李新立.抵抗性高血压的原因及处理[J].铁道医学,2001,(03):141-142.

[13] Huang QF, Yang WY, Asayama K, Zhang ZY, Thijs L, Li Y, O'Brien E, Staessen JA.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to Diagnose and Manage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2021 Feb;77(2):254-2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