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痛”“痒”困扰着中老年人 | 全国护肤日

 yy2751 2024-05-25 发布于黑龙江

5月25日是“全国护肤日”

·

“疼痛”与“瘙痒”是很多皮肤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中老年人皮肤瘙痒和疼痛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人群。近些年,在皮肤科就诊患者中,中老年人占比呈现上升趋势。


图片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各器官脏器功能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同样也经历着老化的过程,表现为皮肤屏障和皮肤附属器等功能的降低,因此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

年龄是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及以上人群高发。同时,中老年人易患慢性疾病,皮肤疾病与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增加。肝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本身以及部分治疗药物均会增加皮肤瘙痒的发生概率。

此外,错误的生活习惯和就医理念也会促成皮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比如不爱涂保湿乳、偏信偏方等。

皮肤痒并非“挠一挠”完事

皮肤瘙痒是中老年人皮肤病主要症状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老化和屏障功能下降,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出现皮肤瘙痒。通常将持续超过6周以上的瘙痒定义为慢性瘙痒。慢性瘙痒是多种皮肤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不仅仅是简单的皮肤问题,还是影响患者身心的系统性疾病。特应性皮炎患者往往要忍受剧烈的瘙痒,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银屑病又被称为“牛皮癣”,患者常常因皮肤脱屑和红斑症状遭受歧视,因此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皮肤瘙痒可不是“挠一挠”那么简单。在做好保湿的基础上,如果瘙痒持续存在甚至伴有皮损,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正规诊疗。有些引发瘙痒的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患者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图片

皮肤痛不能“忍一忍”再说

疼痛往往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疼痛不是单独作为一种疾病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症状或一组综合征出现在许多疾病中。因此,需要警惕身体发出的疼痛信号。

带状疱疹、软组织感染、皮肤神经痛等均可引起皮肤疼痛。作为典型的与疼痛相关的皮肤疾病,带状疱疹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带状疱疹常多发于胸背部、颈部、头面部、腰部。疼痛为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之一。带状疱疹康复后还可能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干扰患者的睡眠、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时可导致精神障碍和抑郁。

老年人对皮肤疼痛问题普遍就诊不及时,长期忍耐很常见。殊不知,治疗带状疱疹的抗病毒药物在皮疹出现后的72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早期干预可以减轻神经受损,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皮肤疼痛不能强忍,一旦发展为中枢性疼痛,衣物摩擦等微小的刺激都可能诱发剧烈的疼痛。此外,有些带状疱疹还可能是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信号”。

远离皮肤健康认知误区

误区一:盲目相信偏方、土方。

很多中老年患者偏信身边人的建议,尝试各种偏方、土方来治疗皮肤病。例如,往身上涂抹大蒜、生姜等刺激性物质,或者用开水烫洗、酒精消毒、火烧等方法。这样做非但不能治疗疾病,还会刺激病变部位,导致病程延长。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皮肤过度清洁,避免洗澡水温度过高和暴力搓澡,同时要加强皮肤保湿,勤涂保湿乳。

误区二:盲目忌口。

许多皮肤病患者为了早日康复盲目忌口,实际上对于带状疱疹这类和免疫力息息相关的疾病,吃好、睡好、适当锻炼、接种疫苗比忌口更重要。盲目忌口只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误区三:盲目祛湿。

一些皮肤病患者认为自身湿气重,因此盲目祛湿。实际上,很多中老年人的皮肤瘙痒与皮肤干燥有关,应当养成勤保湿、勤涂润肤乳的好习惯。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副教授  盛宇俊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  崔勇

策划:李天舒  王珊珊

编辑:王建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