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陇上农人 2024-05-25 发布于河北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48岁,美国农民

Tony,48岁,是我朋友的朋友,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经营一个中型农场。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我,开车行驶在美国的玉米地

这里距离最近的大城市芝加哥约1000公里,距离南边的休斯顿1700公里,距离东边的纽约2200公里,距离西边的洛杉矶2700公里……总之,你在美国,很难找到比这个这里更加偏僻,更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了。即便在人烟稀少的南达科他州,这里也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旮旯。

他农场的面积,从20年前的1000英亩,扩大到现在的3000英亩(12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西湖的面积),其中2000英亩是他自己的,其余1000英亩从别的农场主租赁而来。3000英亩在广袤的美国中西部,也只能算一个中等规模的农场。Tony的这种行为,用咱们的说法就是“农村土地流转”,这有助于农业生产加快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我,Tony 和 农机

Tony农场的面积增加了两倍,但劳动力反而减少了。30年前,1000英亩的农场里有5个成年男子劳动力,现在全职的劳动力只剩下他一个,所以,严格地说,他既是农场主,也是个体户农民。

农忙季节来帮忙的还有2.5个人——Tony的哥哥,和Tony的侄儿,另外那0.5个人是Tony那82岁的老爹,他平时不干活,但在忙碌的收割季节,老爹依然身手矫捷,每天可以驾驶6个小时的收割机。当然,农忙的时候,他也雇临时工,主要是墨西哥的非法移民,现金结算,价格便宜。

为了应付这“一增一减”的新局面,Tony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采购了很多昂贵的大型农机。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的农机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的农机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的农机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的农机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的农机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的农机

NEW HOLLAND CR960:纽荷兰联合收割机,总价约40万美元。纽荷兰是世界顶级的农机品牌,总部在意大利,曾经是尤文图斯队的主赞助商。目前中国农业使用数量最多的100马力以上进口四轮驱动拖拉机、进口方捆打捆机等,多数来自纽荷兰品牌。

Case IH 7120:“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是目前美国最流行的的机型之一,总价约50万美元。

CASE IH PUMA 125:大马力拖拉机,约15万美元。

CASE IH MAGNUM 305:大马力拖拉机,约15万美元。

沃尔沃集装箱卡车一台,约10万美元。

国际牌重型卡车一台,约7万美元。

大排量皮卡,一共4台。

……

粗略估计,Tony的各类农机和车辆价值至少200万美元。

至于土地价格,我不敢直接问Tony,怕侵犯他的隐私,我打开网上一搜:根据2022年,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的数据,当地农地的价格为每英亩40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Tony的2000英亩农地估值在800万美元左右,加上这价值200万的农机,他的固定资产约1000万美元——也就是0.7亿人民币!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当地 谷仓

至于Tony务农的净收入有多少,我当然不能直接问他,但我可以问万能的ChatGPT。

据美国农业部 (USDA) 的数据,2023年美国平均每英亩的玉米纯收入,大约在500至700美元之间。

我保守假设,Tony农场的每亩净收入为500美元,而他农场的面积是3000英亩,以此计算,Tony农场每年的净收入就在150万美元左右。

我掐指一算:Tony一家的固定资产约1000万美元,年收入150万美元。我焕然大悟,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美国农民,如果以人民币为单位,居然是个亿万富翁!人家Tony才是土豪——有土地的富豪啊!但我眼前的这位美国土豪,无论从“衣、食、住、行、玩”哪个方面,都丝毫看不出咱国内土豪的那种霸气。

衣。

Tony从来都是一身户外打扮,他最喜欢的牌子就两个——North Face 和Coleman,两者都很牢固耐用,而且他还喜欢从折扣店TJmaxx买,打完折都是白菜价。基本上,以国内买安踏和李宁的钱,就可以在TJmaxx买North Face 和Coleman。除户外服装外,Tony还有两套西装,它们常年在衣柜里关禁闭,每年出来放风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全身上下唯一值点钱的是他那只SUUNTO(松拓)手表,不过也就四千人民币。

我曾经打趣地对Tony说:“你也太寒酸了吧,好歹也是个百万富翁了,怎么说,也弄一些大牌来体现以下成功人士的品味嘛。”

“那么你有什么高见呢?”

我开玩笑地说:“去买LV包、Hermès丝巾、Ferragamo皮鞋、Hugo Boss的衬衫西装,再来一只劳力士手表,以你的资质,瞬间就可以成为万人迷的大叔。”

Tony竖起中指:“牛屎!脑子进水的傻蛋才会去买这些鬼东西。”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

食。

在中国人眼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美国人不懂美食!平心而论,对于美国的大城市,这话严重不靠谱。只要你有钱有闲,在美国大城市,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正宗美食,甚至连原汁原味的北京烤鸭和鼎泰丰小笼包都不是问题。但在美国中西部内陆偏远地区,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首先,那里食材单调,荤菜无非就是猪肉、牛肉和鸡肉。而且他们只吃不带皮的肉,被中国人视为美味的内脏、头、脚、尾巴……他们从来不碰。Tony和很多美国中西部人一样,不吃虾肉,他说,虾会让他联想到不停蠕动的虫子,恶心得想吐。

其次,烹饪手法单调,90%的食物是油炸而成,其余的就是烤。再次,餐馆类型单调。所有的欧系餐厅,比如法国、意大利、希腊餐厅,都彻底被美国化,食之无味。而所谓中国、日本、越南、泰国餐厅,都可以统称为“混搭风格的亚洲餐厅”,特点是“分量大、味道差”。除此之外,就是墨西哥餐厅。

你要再吃点高级的?抱歉,没有。由于没有被各路绝色美食勾搭过,Tony觉得每天吃牛肉汉堡和炸薯条,日子过得也挺滋润。总之,在“食”这方面,Tony处于有钱没地方花的境地。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美国农民的食物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美国农民的日常食物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美国农民的食物

住。

大多数美国民宅的价格都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查到,甚至连“历次成交价和每年物业税”的详细记录也一览无遗。但Tony的房子你查不到,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的house自建成之日起,没转过手,也没出租过。没错,他的house是自建、自住,至今已29年。这house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大约230平米,Tony自己造,成本在10万美元以内——这点钱也就够在宁波一个老小区买一个4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美国农宅厨房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美国农宅餐厅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 的农场

行。

Tony的代步工具是一台低配版(Regular cab),5.3排量的雪佛兰Silverado皮卡,税后车价不超过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万都不到。但好在美国人对车的虚荣心没有中国人那么强,开着这么一台皮卡上街也不丢人。刚和Tony认识那几天,他都开这台皮卡。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日子长了,我才发现,这车他一般出门或见朋友才开,平时下地劳动,他开得更多的是另外一台Jeep Cherokee XJ——“首款合资SUV”北京吉普切诺基的原型车,车龄足足15年,车里面有两杆猎枪、一堆空弹壳、三只沾满污泥的长筒靴、七个空啤酒瓶、若干张破损的美钞、一个摊开的全天候帐篷、五根干瘪的玉米棒,泥沙遍地、线头裸露、仪表脱落,后排两个车门只能打开一个。更要命的是,这车喇叭坏了,油表也失灵,但Tony说不要紧,乡下基本没人,不需要按喇叭,至于油表也不是问题,因为他随车携带一个副油箱,随手就可以加油。

我直截了当地问Tony:“这么破的车为什么还不扔了?”

Tony淡定地回答:“这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尽情蹂躏,你不用担心它会变得更破、更脏,开起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我五年前就决定,只要这车的发动机或者变速箱出现问题,我就扔掉,但至今它依然表现良好。再说车开时间长了,就日久深情,我也舍不得扔……”

玩。

美国一共50个州,我去过47个,Tony去过26个,他说,够了,南方那几个破州没有必要去。在美国,北方佬(Yankee)瞧不起南方(Dixie)是从南北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老传统,但时至今日,一般人也就拿来开开玩笑而已,很少人像Tony这么认真。

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不出国旅游?他会一本正经地说:“美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国家,这里有最美丽的景色、最勤劳聪明的人民、最发达的科技……而在美国,就数北方各州最好,全世界人民都应该来这里走走、看看,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出国去玩呢?”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态度严肃,一本正经,我甚至可以感受到一股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从他那粗大的毛孔中弥漫而出,笼罩在他身体周围。你说他坐井观天也好,自以为是也好,反正他就是这么想的。

我说:“你都没去过国外,怎么知道不好?”

“这还用亲自去吗?我每天看电视,什么都知道。”

我不以为然地说:“我去过法国,挺漂亮。”

“得了吧,法国佬就知道吃,连田螺、鹅肝、兔子头都吃,”Tony边说变皱起眉头,“南达科他州本来属于法国,但那些蠢货居然把这么好的地,以这么便宜的价格卖给我们,你知道每英亩多少钱吗?”

还没等我回答,他就伸出三个手指,瞪大眼睛说:“才三分钱!”

我故作吃惊。

Tony虽然读书不多,但对“路易斯安那购地案”还是了如指掌。

言毕,Tony吐了一口痰,补充道:“拿破仑就是个蠢蛋!”

被他这么一数落,连我都觉得法国实在是有些不堪。我本来还想说,瑞士、德国、中国都各有特色,看这情况,还是知趣地顾左右而言他了。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 的木结构游泳池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Tony给孙子辈造的小木屋

美国:一个农民的生活

shop(家庭工作室)

比较出门旅游,Tony更喜欢在家里玩,玩木头!Tony说,他只是靠种地谋生,木工才是他的最爱,他花在木工房的时间远超过田间地头。很多美国男人热爱木工,我前后去过几十个大大小小的shop(家庭工作室),Tony的shop是规模最大,装备最专业的一个,没有之一。锤、锉刀、刨、万能刀、水平尺、木凿、圆形锯、钻、往复锯、钉枪、复合式斜切锯、台锯……只要你想得到的设备,这里应有尽有。Tony不仅能做家具,他还给孙女造了一个迷你house,小屁孩们过家家用。不仅如此,Tony的游泳池也是纯木结构,一家老小夏天避暑用。

Tony喜欢木工的原因很简单,他说,在学校读书时,他是学生,在地里种地时,他是农民,在家时,他是丈夫和父亲,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只有在shop的时候,他才只是他自己,纯粹地享受着自己的世界。他最喜欢锯子锯木头时发出的那种声音——不同的木质,不同的锯子,能组合出不同的音效——对他来说,犹如天籁之音。他还喜欢看着木屑像雨点一样轻柔地散落在地上,那一刻,他的世界无比宁静。

写在最后

Tony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农民,工作非常努力,和中国的农民一样,他对土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执念,有了钱就买地,他的一生就是不断购地的一生。虽然身价上亿,但也不怎么花钱,生活非常节俭。虽然Tony是一个美国白人,但骨子里的价值观,其实和中国农民也没什么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